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6041发布日期:2020-02-14 15:3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阴极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



背景技术:

国内外主流测试桩大部分为钢质测试桩、水泥测试桩和塑料测试桩。测试桩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阴极保护参数的检测,是管道管理维护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按测试功能沿线布设。带有参比电极的测试桩需要工作人员带着万用表或电位测试仪沿线检测;不带参比电极的测试桩需要工作人员携带万用表和携带参比电极测量管道或管网沿线被保护电位。根据被保护管道或管网寿命,需要几十年的连续检测被保护电位,尤其是长输管道每几公里就需要设一个测试桩,又在野外,天气因素不可控制,如遇到下雨,土壤会变的松软,进而测试桩可会会发生倾斜甚至倾倒,需要对测试桩进一步的固定,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其具有加强测试桩固定在土壤中时的稳定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加设在测试桩和土壤之间,包括用于套设测试桩的固定套筒和与固定套筒下端部连接的加强板,所述固定套筒内部的下端部加设有限制测试桩位置的限位环,固定套筒外壁的下端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固定套筒的上端加设有固定环,所述测试桩与固定套筒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设置为穿过固定环的螺栓,且螺栓与测试桩的接触端加设有与螺栓转动连接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测试桩接触的端面设置为与测试桩同弧度的转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测试桩在土壤中的接触面积,且加设加强板,进一步增大了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进而使测试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土壤中,进而减少了测试桩的后期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环上至少均匀穿设有四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设至少四组连接件使测试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正对测试桩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测试桩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试桩放置在限位环上时,限位环上的凹槽会对测试桩起到一个辅助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测试桩放入到固定套筒内时,测试桩不能位于固定套筒的中部,进而不易于使用连接件固定测试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上加设有若干个穿过加强板的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穿过加强板并将加强板固定在土壤中,使加强板不易倾斜,更稳定的固定在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加设有辅助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两个与测试桩外周壁半径相同的半圆形环片,所述半圆形环片与固定套筒通过若干个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测试桩与半圆形环片相抵触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固定组件将测试桩位于固定套筒内部时,不仅可以起到辅助固定测试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测试桩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方便工作人员用连接件固定测试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桩正对半圆形环片中部的位置开设有孔,所述孔内穿设有与半圆形环片固定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的长度大于当弹簧处于正常状态下半圆形环片到测试桩外壁的水平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固定套筒内固定测试桩时,先将拉杆向远离半圆形环片的方向拉动拉杆,弹簧收缩,直到测试桩可以进入到固定套筒内为止,然后松开拉杆,弹簧回弹,直到半圆形环片与测试桩抵触为止,进而将测试桩卡紧在固定套筒内,通过加设拉杆,方便了工作人员向固定套筒内套入测试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加设固定底座,增加了测试桩在土壤中的接触面积,且加设加强板,进一步增大了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进而使测试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土壤中,进而减少了测试桩的后期维护成本;

2.通过在限制环上开设凹槽,对测试桩起到一个辅助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测试桩放入到固定套筒内时,测试桩不能位于固定套筒的中部,进而不易于使用连接件固定测试桩;

3.通过加设辅助固定组件,不仅可以起到辅助固定测试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测试桩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方便工作人员用连接件固定测试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固定套筒;211、限位环;212、凹槽;213、固定环;214、连接件;215、螺栓;216、转动块;217、穿线孔;3、加强板;311、加强杆;4、辅助固定组件;411、半圆形环片;412、弹簧;5、拉杆;6、阴极保护测试桩;611、测试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阴极保护测试桩的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套筒2和加强板3,结合图3,固定套筒2的内周圆半径大于测试桩611的外周圆半径,加强板3与固定套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增大固定套筒2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且有四个加强板3与固定套筒2的底端固接,且均匀排布在固定套筒2的底端,固定套筒2内加设有限位环211,限位环211位于固定套筒2的下端部,用于限制测试桩611与固定套筒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套筒2在位于限位环211下端部的周面上开设有供测试桩611内线缆穿过的穿线孔217,固定套筒2的上端部固接有固定环213,固定环213上穿设与连接件214,连接件214将测试桩611固定在固定套筒2内。

连接件214设置为穿过固定环213的螺栓215,螺栓215与测试桩611抵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16,转动块216与测试桩611接触的端面设置为与测试桩611接触面同弧度的转动块216,通过该连接件214可以稳定的将测试桩611固定在固定套筒2内。

固定环213上穿设有四组连接件214,且四组连接件214沿固定环213均匀布设,通过加设四组连接件214使测试桩611更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套筒2内。

限位环211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测试桩611的凹槽212,当测试桩611放置在限位环211上时,限位环211上的凹槽212会对测试桩611起到一个辅助限位并固定的作用,防止测试桩611放入到固定套筒2内时,测试桩611不能位于固定套筒2的中部,进而不易于使用连接件214固定测试桩611。

固定套筒2的内部加设有辅助固定组件4,辅助固定组件4包括两个半圆形环片411,半圆形环片411的半径大小与测试桩611的外周壁半径大小相同,且两个半圆形环片411与固定套筒2通过若干个弹簧412固定连接,当测试桩611位于固定套筒2内部时,弹簧412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加设该辅助固定组件4,使测试桩611位于固定套筒2内部时,不仅可以起到辅助固定测试桩611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测试桩611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方便工作人员用连接件214固定测试桩611。

固定套筒2正对半圆形环片411中部的位置开设有孔,孔内穿设有拉杆5,拉杆5靠近半圆形环片411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半圆形环片411正对拉杆5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拉杆5与半圆形环片411螺纹连接,当固定套筒2内不固定测试桩611时,弹簧412处于正常状态,连接杆远离半圆形环片411的一端伸出固定套筒2的孔。当需要向固定套筒2内固定测试桩611时,先将拉杆5向远离半圆形环片411的方向拉动拉杆5,弹簧412收缩,直到测试桩611可以进入到固定套筒2内为止,然后松开拉杆5,弹簧412回弹,直到半圆形环片411与测试桩611抵触为止,进而将测试桩611卡紧在固定套筒2内,通过加设拉杆5,方便了工作人员向固定套筒2内套入测试桩611。

每个加强板3上均穿设有两个加强杆311,且加强杆311垂直穿过加强板3并将加强板3固定在土壤中,使加强板3不易倾斜,更稳定的固定在土壤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该固定底座1固定测试桩611时,现在指定位置挖好一个容纳固定底座1的坑,然后再将测试桩611插进固定套筒2内。

首先将拉杆5向远离半圆形环片411的方向拉动拉杆5,弹簧412收缩,直到测试桩611可以进入到固定套筒2内为止,向下移动测试桩611,直到测试桩611的下端部位于限位环211上的凹槽212内为止,然后松开拉杆5,弹簧412回弹,直到半圆形环片411与测试桩611抵触为止,进而将测试桩611卡紧在固定套筒2内,然后在依次用四组连接件214固定测试桩611,向靠近测试桩611的位置旋拧螺栓215,直到转动块216与测试桩611完全抵触为止,然后将线缆穿过穿线孔217。

最后将固定套筒2放置进坑内,然后将加强杆311依次穿过加强板3,并将加强杆311插入进土壤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