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造型机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173发布日期:2020-02-28 07:3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造型机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造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造型机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造型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铸造设备,主要包括采用四柱结构的砂箱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模板进退的中框进退机构、用于储砂和射砂的射砂机构、用于推出砂型的推型机构以及对砂子进行压实、铸型的上砂箱机构和下砂箱机构。

其中,上砂箱机构具有压板和位于压板上方的顶板,通过压板对砂子进行压实。应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产品,需要上下调节压板,以获得不同厚度的砂型。

现有技术中,一种调节方式是人工加装垫块,调节过程繁琐导致调节效率低,另一种调节方式是通过液压缸调节,虽然调节效率提高了,但是,调节精准度低,导致生产出的砂型厚度有较大偏差。

有鉴于此,如何高效精准地调节砂型的厚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造型机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所述自动造型机包括顶板和压板,所述砂型厚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多根调节杆、多个从动齿轮、齿圈以及带有驱动齿轮的驱动部件,各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均与自动造型机的压板相连,各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均与所述齿圈啮合,且各所述从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外套于所述调节杆并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的螺距p的范围为:2mm≤p≤5mm。

应用时,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圈带动各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从动齿轮的转动通过螺纹转化为调节杆和压板的上下移动,由于螺纹的螺距很小,所以从动齿轮每转动一圈压板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很小的距离,而不会大幅移动,因此,可以精准地调节砂型的厚度。而且,压板移动到位后在螺纹的锁紧作用下能够保持在该位置,而不需要设置其他的定位机构。而且,调节过程中,仅需要操作驱动部件启闭即可,操作简便,调节效率高。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还包括第一平面轴承、第二平面轴承和外套于所述调节杆的盖板,所述从动齿轮的下端面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轴承支撑于所述顶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连于所述顶板且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轴承支撑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上端面。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多个托辊和多个定位辊,所述齿圈的下端面通过各所述托辊支撑于所述顶板,所述齿圈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与各所述定位辊的周向面接触。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板和连在所述平板下方的角形板,所述角形板通过螺栓固连于所述顶板,所述驱动部件的主体安装在所述平板上方,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平板伸到所述平板的下方,所述驱动齿轮固套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所述驱动部件为液压马达。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所述齿圈为外齿圈。

如上所述的自动造型机,各所述从动齿轮分为两组,两组关于所述驱动齿轮中心与所述齿圈中心的连线对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顶板,102压板,103调节杆,104从动齿轮,105齿圈,106驱动部件,1061驱动齿轮,107第一平面轴承,108第二平面轴承,109盖板,110定位辊,111平板,112角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砂型厚度调节机构包括多根调节杆103、多个从动齿轮104、齿圈105以及带有驱动齿轮1061的驱动部件106,各者均安装于自动造型机的顶板101。

其中,各调节杆103均穿过顶板101,且各调节杆103的下端均与自动造型机的压板102相连。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压板102上开设安装孔,使调节杆103下端过盈插装在安装孔内。具体实施中,调节杆103的数目优选四根或四根以上。

其中,从动齿轮104一一对应地外套于调节杆103,并且从动齿轮104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调节杆103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使从动齿轮104与调节杆103螺纹连接。并且,螺纹的螺距p的范围为:2mm≤p≤5mm。

具体实施中,外螺纹可以布满调节杆103的外周,也可以仅设置在调节杆103的部分杆段外周。

其中,驱动齿轮1061和各从动齿轮104均与齿圈105啮合,这样,仅需要布置一个驱动齿轮1061就可以带动各从动齿轮104转动,既利于结构简化,还能够保证各从动齿轮104转动的同步性,从而能够规避压板102上下移动过程中出现歪斜的风险。

具体实施中,各从动齿轮104分为两组,两组关于驱动齿轮1061中心与齿圈105中心的连线对称。这样,更利于提升传动稳定性。

应用时,驱动齿轮1061转动,通过齿圈105带动各从动齿轮104同步转动,从动齿轮104的转动通过螺纹转化为调节杆103和压板102的上下移动,由于螺纹的螺距很小,所以从动齿轮104每转动一圈压板102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很小的距离,而不会大幅移动,因此,可以精准地调节砂型的厚度。而且,压板102移动到位后在螺纹的锁紧作用下能够保持在该位置,而不需要设置其他的定位机构。而且,调节过程中,仅需要操作驱动部件106启闭即可,操作简便,调节效率高。

具体的,该砂型厚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平面轴承107、第二平面轴承108和盖板109。

其中,第一平面轴承107位于从动齿轮104的下端面和顶板101之间,使从动齿轮104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平面轴承107支撑于顶板101,这样,既实现了对从动齿轮104的支撑,还不影响从动齿轮104的转动。

具体实施中,顶板101的上板面设置与第一平面轴承107的座圈适配的安装槽,第一平面轴承107的座圈过盈嵌装在该安装槽内。

其中,盖板109外套于调节杆103,并且,盖板109通过螺栓固连于顶板101。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09仅空套于调节杆103,与调节杆103之间没有接触,所以不会影响调节杆103的上下移动。

具体实施中,盖板109优选三角形板,并且,三个角均贯穿有螺栓,这样设置,稳固性更高。

其中,第二平面轴承108位于盖板109和从动齿轮104的上端面之间,使盖板109通过第二平面轴承108支撑于从动齿轮104的上端面。这样,既能够限定从动齿轮104的轴向位置,还不会影响从动齿轮104的转动,并且,限定从动齿轮104的轴向位置,能够有效提高传动稳定性。

具体的,该砂型厚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多根托辊(图中不可见)和多根定位辊110,托辊和定位辊均安装于顶板101。

其中,各托辊位于齿圈105的下端面与顶板101之间,使齿圈105的下端面通过各托辊支撑于顶板101。这样,既实现了对齿圈105的支撑,还不影响齿圈105的转动。

具体实施中,托辊的数目优选四根或四根以上,并且,各托辊优选沿齿圈105的径向延伸并沿齿圈105的周向均匀等间隔排布。

其中,各定位辊110位于齿圈105内或者齿圈105外,并且,齿圈105的内周面或外周面与各定位辊110的周向面接触。具体而言,若为内齿圈,则各定位辊110设置在齿圈105外,使齿圈105的外周面与各定位辊110的周向面接触;若为外齿圈,则各定位辊110设置在齿圈105内,使齿圈105的内周面与各定位辊110的周向面接触。这样,既能够限定齿圈105的径向位置,还不会影响齿圈105的转动,并且,通过限定齿圈105的径向位置,可以有效提高传动稳定性。

具体实施中,定位辊110的数目优选四根或四根以上,并且,各定位辊110优选沿齿圈105的轴向延伸并沿齿圈105的周向均匀等间隔排布。

具体实施中,齿圈105优选外齿圈,这样,从动齿轮104和驱动齿轮1061均可以布设在齿圈105外周,这样,更便于从动齿轮104和驱动齿轮1061的安装和维修。

具体的,该砂型厚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平板111和支撑在平板111下方的角形板112,角形板112通过螺栓固连于顶板101。图中,平板111与顶板101平行,平板111的两端各连有一块角形板112。驱动部件106的主体安装在平板111上方,驱动部件106的驱动轴穿过平板111伸到平板111的下方,驱动齿轮1061固套在驱动轴的下端。这样,可以使驱动齿轮1061悬在平板111和顶板101之间,不会影响驱动齿轮1061的转动。

具体实施中,驱动部件106优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扭矩大、驱动能力强、不易损坏、经久耐用。当然,驱动部件106也可以为电机或者机械泵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具有高效准确、操作简便、传动稳定性高、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驱动扭矩大、经久耐用等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造型机的砂型厚度调节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