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翻板钢球自滚式连续回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7594发布日期:2020-03-31 17:3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气缸翻板钢球自滚式连续回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火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缸翻板钢球自滚式连续回火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回火炉为传统网带式连续回火炉,采用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带动的平面式的台面,钢球在台面网带上被拖动行走或被刮板式链条驱动滚动,需电机减速机驱动,成本较高、生产维护费用高、结构复杂。而且由于台面比较长,钢球表面有较大缺陷时钢球在回火炉内容易出现停滞。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缸翻板钢球自滚式连续回火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气缸翻板钢球自滚式连续回火炉,包括进球翻筒、架体、炉体、台面、加热和温控系统以及风机,进球翻筒安装在炉体的前端,炉体由架体支撑,炉体内有台面,加热和温控系统安装在炉体上,在炉体顶安装有风机,所述台面为倾斜的台面,还包括若干气缸翻板机构,所述气缸翻板机构沿倾斜的台面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气缸翻板机构将台面上的钢球分成若干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翻板机构包括气缸、翻转轴和翻板,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炉体的一侧,气缸与翻转轴的一端连接并带动翻转轴转动,翻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炉体的另一侧,沿翻转轴长度方向均匀的固定有若干阻挡钢球用的翻板。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为半圆形的板,翻板的一端设有安装孔,翻板通过安装孔偏心安装于翻转轴上。

进一步地,半圆形的翻板一侧为竖直侧,另一侧为弧形侧,气缸翻板机构阻挡钢球时,翻板的竖直侧正对钢球。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轴上的翻板均匀设置,且相邻两翻板之间的间距小于钢球的直径,翻转轴两端的翻板与炉体内侧壁的间距小于钢球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定时动作,前一气缸翻板机构的翻板落下时,后一气缸翻板机构的翻板立起。

进一步地,所述台面由间隔的立板组成,立板之间采用圆管连接,相邻两立板之间的间距小于钢球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炉体一侧安装有可启、闭的观察门,观察门采用耐高温的钢化玻璃制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进入回火炉前通过入球口翻筒上的计数器,翻筒内钢球满足规定数量时翻筒气缸推动气缸翻筒,使钢球成排按次序进入回火炉的倾斜式的立板台面,钢球可以在自重作用下沿倾斜的立板台面滚动,不需要采用电机、减速机及相应的传动机构等带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及维修成本低。立板台面相较于钢板台面能有效防止因受热变形导致上下方向的凹凸不平,同时立板台面能使钢球在立板间方向行进。炉体内翻板通过定时器控制气缸动作,从而控制翻板内钢球在回火炉炉体内的回火时间,实现回火炉回火处理量最大化,翻板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能有效减少滚动钢球因在斜坡产生的加速度对翻板的撞击,保护钢球表面,同时减少了冲击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翻转轴及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立板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立板台面与圆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进球翻筒、2.架体、3.台面、31.立板、32.圆管、4.气缸翻板机构、41.气缸、42.翻转轴、43.翻板,44.安装孔,5.观察门、6.加热和温控系统、7.风机、8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气缸翻板43钢球8自滚式连续回火炉,包括进球翻筒1、架体2、炉体、台面3、加热和温控系统6以及风机7,进球翻筒1安装在炉体的前端,炉体由架体2支撑,炉体内有台面3,加热和温控系统6安装在炉体上,在炉体顶安装有风机7。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台面3为倾斜的台面3,台面3由间隔的立板31组成,立板31之间采用圆管32连接,相邻两立板31之间的间距与钢球8直径相当但小于钢球8的直径。立板台面3是有扁钢组成,间隔规定距离,保证钢球8在立板31间运动,立板31带有圆孔使圆管32连接,立板31间隔用圆管32保证间隔。

立板台面3相较于钢板台面3能有效防止因受热变形导致上下方向的凹凸不平,同时立板台面3能使钢球8在相邻两立板间方向行进,不会发生钢球8在台面3内运动轨迹不确定的情形,减少钢球8间乱滚对钢球8表面质量造成的影响。

还包括若干气缸翻板43机构4,气缸翻板43机构4沿倾斜的台面3长度方向均匀地间隔布置,气缸翻板43机构4将台面3上的钢球8分成若干区域。气缸翻板43机构4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能有效减少滚动钢球8因在斜坡产生的加速度对翻板43的撞击,保护钢球8表面,同时减少了冲击产生的噪音。

如图3、图4所示,具体地,气缸翻板43机构4包括气缸41、翻转轴42和翻板43,所述气缸4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炉体的一侧,气缸41与翻转轴42的一端连接并带动翻转轴42转动,翻转轴4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炉体的另一侧,沿翻转轴42长度方向均匀的固定有若干阻挡钢球8用的翻板43。

翻板43为半圆形的板,翻板43的一端设有安装孔44,翻板43通过安装孔44偏心安装于翻转轴42上。翻板43对应安装在立板台面3的两立板之间,钢球8在带有坡度的立板台面3上滚动,此时气缸活塞处于起点,第一组翻板43处于直立状态,挡住来球,达到要求回火时间时翻板43气缸动作运动至终点,此时翻板43随旋转轴转动,翻板43运动至立板台面3以下,钢球8靠自身重力随斜坡做滚动趋势。第二组气缸活塞处于起点翻板43处于直立状态,挡住来球;以此类推,前一组翻板43运动至立板台面3以下时后一组翻板43直立。

半圆形的翻板43一侧为竖直侧,另一侧为弧形侧,气缸翻板43机构4阻挡钢球8时,翻板43的竖直侧正对钢球8。

翻转轴42上的翻板43均匀设置,且相邻两翻板43之间的间距小于钢球8的直径,翻转轴42两端的翻板43与炉体内侧壁的间距小于钢球8的直径。

在炉体一侧安装有可启、闭的观察门5,观察门5采用耐高温的钢化玻璃制作,可观察内部钢球8运动情况。

进入回火炉前通过入球口翻筒上的计数器,翻筒内钢球满足规定数量时翻筒气缸推动气缸翻筒,使钢球成排按次序进入回火炉的倾斜式的立板台面3,钢球可以在自重作用下沿倾斜的立板台面3滚动,不需要采用电机、减速机及相应的传动机构等带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及维修成本低。立板台面3相较于钢板台面3能有效防止因受热变形导致上下方向的凹凸不平,同时立板台面3能使钢球在立板间方向行进。炉体内翻板43通过定时器控制气缸动作,从而控制翻板43内钢球在回火炉炉体内的回火时间,实现回火炉回火处理量最大化,翻板43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能有效减少滚动钢球因在斜坡产生的加速度对翻板43的撞击,保护钢球表面,同时减少了冲击产生的噪音。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