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5139发布日期:2020-07-04 0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筒(2),所述箱体(1)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破碎机构(3)、筛分机构(4)、除铁机构(5)、收料机构(6)和混合机构(7);

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两根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端内壁的转杆(31),所述转杆(31)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破碎辊(32),所述箱体(1)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33),所述粉碎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筛分机构(4)包括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筛框(41),所述筛框(41)的左端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42),所述筛框(41)的右端贯穿伸出箱体(1)外,所述箱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托板(43),所述托板(4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4),所述驱动电机(44)的上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筛框(41)右端对应设置的凸轮(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框(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机构(5)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箱体(1)左右相对一侧内壁的转辊(51),所述转辊(51)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磁铁板(52),所述箱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53),所述正反电机(53)的输出轴贯穿箱体(1)的侧壁且与转辊(51)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收集盒(61),所述收集盒(61)的左右相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匹配连接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混料箱(71),所述混料箱(71)的左右相对一侧内壁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根搅拌杆(72),所述搅拌杆(72)的杆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73),所述搅拌杆(72)的一端贯穿伸出箱体(1)外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74),所述箱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7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从动齿轮(74)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76),所述混料箱(7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7),所述混料箱(71)的底部还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位于出料口(77)一侧的固定杆(78),所述固定杆(78)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用于密封遮挡出料口(77)的遮挡板(79),所述固定杆(7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710),所述混料箱(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7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从动齿轮(710)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7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接料箱(8),所述接料箱(8)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滚轮对应的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通有与混料箱(71)对应的进料斗(7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搅拌杆(72)上的搅拌叶片相互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铰接有开关门(9),所述开关门(9)与箱体(1)之间通过开关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模砂循环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全自动化潮模砂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筒,所述箱体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破碎机构、筛分机构、除铁机构、收料机构和混合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破碎、筛分、除铁和加入棕刚玉模料混合的过程集成在一个装置内实现,便于人们的操作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东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