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8643发布日期:2020-08-11 21:3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轮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组装如图5所示的一种褶皱式抛光轮时,需手动将圆筒形的抛光体01压合成圆盘形抛光体01’,再手动将夹爪02嵌入并固定在圆盘形抛光体01’的盘心孔内,组装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旨在提高上述褶皱式抛光轮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包括抛光体成型装置和夹爪压合装置;

抛光体成型装置包括垂直导向柱和设于该垂直导向柱顶部的第一固定盘,第一固定盘的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环设有一个由多把内成型刀合围成的环形内刀阵和一个由多把外成型刀合围成的环形外刀阵;多把外成型刀与多把内成型刀之间相互周向交错地设于多把内成型刀的外围,以在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之间隔出一圈用于容置圆筒形抛光体的环形间隙;所有内成型刀和外成型刀均相对于第一固定盘的盘心孔俯仰运动地旋转连接于第一固定盘,并分别由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驱动而同步俯仰运动;

夹爪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垂直导向柱顶部的顶块、设于顶块正上方的压块、以及用于驱动压块相对于顶块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固定盘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盘,该第二固定盘通过其盘心孔套接固定于垂直导向柱的底端,其盘面固定安装于一底座上,从而将整个抛光体成型装置固定安装于底座上;

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设于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以分别驱动多个内成型刀和外成型刀同步俯仰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固定盘的顶面以其盘心孔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内刀座,多把内成型刀均刀口朝外地设置且通过各自的底部内端旋转轴接于对应的内刀座,从而在第一固定盘的顶面合围成一个相对于第一固定盘的盘心孔俯仰运动的环形内刀阵;

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升降盘、第一连杆和第一同步油缸;

第一升降盘设于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并通过其盘心孔活动套接于垂直导向柱,其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阵列环设有多个第一杆座;

第一连杆设有多根,多根第一连杆的底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旋转轴接于多个第一杆座、顶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旋转轴接于多把内成型刀的底部外端,以用于驱动多把内成型刀相对于第一固定盘的盘心孔同步俯仰运动;

第一同步油缸的缸体垂直地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盘上、活塞杆连接于第一升降盘,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盘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固定盘的顶面以其盘心孔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外刀座,多把外成型刀均刀口朝内地设置并通过各自的底部内端旋转轴接于对应的外刀座,从而在第一固定盘的顶面合围成一个相对于第一固定盘的盘心孔俯仰运动的环形外刀阵;

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升降盘、第二连杆和第二同步油缸;

第二升降盘设于第一升降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并通过其盘心孔活动套接于垂直导向柱,其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阵列环设有多个第二杆座;

第二连杆设有多根,多根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旋转轴接于多个第二杆座、顶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旋转轴接于多把外成型刀的底部外端,以用于分别驱动多把外成型刀相对于第一固定盘的盘心孔同步俯仰运动;

第二同步油缸的缸体垂直地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活塞杆连接于第二升降盘,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盘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驱动部为异步油缸,压块固定安装于异步油缸的活塞杆上,异步油缸活塞杆朝下地固定安装于一固定架的顶部,固定架的顶部跨设于第一固定盘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该抛光轮组装机还设有用于向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提供高压油的供油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供油装置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体成型装置中的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可内外配合将放入二者之间的圆筒形抛光体压合成带盘心孔的圆盘形抛光体,并在圆盘形抛光体的顶底两面压出径向的褶槽,夹爪压合装置可将放入圆盘形抛光体盘心孔内的夹爪上下周边的夹齿压入抛光体内,将夹爪固定于抛光体以形成褶皱式抛光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效率高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抛光体成型装置某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抛光体成型装置顶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抛光体成型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5为一种褶皱式抛光轮及其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4:

一种褶皱式抛光轮组装机,包括抛光体成型装置;抛光体成型装置包括垂直导向柱1和设于该垂直导向柱1顶部的第一固定盘2,第一固定盘2的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环设有一个由多把内成型刀3合围成的环形内刀阵和一个由多把外成型刀4合围成的环形外刀阵;多把外成型刀4与多把内成型刀3之间相互周向交错地设于多把内成型刀3的外围,以在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之间隔出一圈用于容置圆筒形抛光体的环形间隙;所有内成型刀3和外成型刀4均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的盘心孔俯仰运动地旋转连接于第一固定盘2,并分别由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驱动而同步俯仰运动。

第一固定盘2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盘7,该第二固定盘7通过其盘心孔套接固定于垂直导向柱1的底端,其盘面固定安装于一底座8上,从而将整个抛光体成型装置固定安装于底座8上。

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设于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7之间,以分别驱动多个内成型刀3和外成型刀4同步俯仰运动。

第一固定盘2的顶面以其盘心孔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内刀座9,多把内成型刀3均刀口朝外地设置且通过各自的底部内端旋转轴接于对应的内刀座9,从而在第一固定盘2的顶面合围成一个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的盘心孔俯仰运动的环形内刀阵。

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升降盘10、第一连杆11和第一同步油缸12。

第一升降盘10设于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7之间,并通过其盘心孔活动套接于垂直导向柱1,其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阵列环设有多个第一杆座13。

第一连杆11设有多根,多根第一连杆11的底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旋转轴接于多个第一杆座13、顶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旋转轴接于多把内成型刀3的底部外端,以用于驱动多把内成型刀3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的盘心孔同步俯仰运动。

第一同步油缸12的缸体垂直地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盘7上、活塞杆连接于第一升降盘10,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盘10上下运动。

第一固定盘2的顶面以其盘心孔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外刀座14,多把外成型刀4均刀口朝内地设置并通过各自的底部内端旋转轴接于对应的外刀座14,从而在第一固定盘2的顶面合围成一个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的盘心孔俯仰运动的环形外刀阵。

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升降盘15、第二连杆16和第二同步油缸17。

第二升降盘15设于第一升降盘10和第二固定盘7之间,并通过其盘心孔活动套接于垂直导向柱1,其顶面以其盘心孔为中心阵列环设有多个第二杆座18。

第二连杆16设有多根,多根第二连杆16的底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旋转轴接于多个第二杆座18、顶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旋转轴接于多把外成型刀4的底部外端,以用于分别驱动多把外成型刀4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的盘心孔同步俯仰运动。

第二同步油缸17的缸体垂直地固定安装于底座8上、活塞杆连接于第二升降盘15,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盘15上下运动。

该抛光轮组装机还包括夹爪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垂直导向柱1顶部的顶块5、设于顶块5正上方的压块6、以及用于驱动压块6相对于顶块5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为异步油缸19,压块6固定安装于异步油缸19的活塞杆上,异步油缸19活塞杆朝下地固定安装于一固定架20的顶部,固定架20的顶部跨设于第一固定盘2的上方、底部固定安装于底座8上。

该抛光轮组装机还包括向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提供高压油的供油装置21,供油装置21也设于底座8上。

该抛光轮组装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各电器件运行的控制器22,该控制器22设于固定架22上,并连接于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1-6所示,当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均处理直立状态时,将圆筒形抛光体01从上而下插入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之间的间隙中。

控制器22控制供油装置21向第一同步油缸12和第二同步油缸17同步供油,第一同步油缸12和第二同步油缸17同向同步运行,第一同步油缸12驱动第一升降盘10上升,第一升降盘10通过第一连杆11驱动所有内成型刀3同步向内旋转,第二同步油缸17驱动第二升降盘15上升,第二升降盘15通过第二连杆16驱动所有外成型刀4同步向内俯卧,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相互内外配合,将圆筒形抛光体01压成带径向褶槽及中心孔的圆盘形抛光体01’;在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尚未完全平卧、圆盘形抛光体01’的中心孔尚未完全收缩时,将夹爪02放入圆盘形抛光体01’的中心孔内,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环形内刀阵和环形外刀阵同步继续向内旋转,直至将夹爪02平放于顶块5上。控制器22控制供油装置21向异步油缸19供油,异步油缸19驱动压块6下行,压块6将夹爪02压合于顶块5上,将夹爪02上下周边的夹齿压入圆盘形抛光体01’内,从而将夹爪02固定于圆盘形抛光体01’,以形成褶皱式抛光轮成品0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