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819发布日期:2020-05-22 21:42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富集植物无害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隐蔽性、长期性、难降解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利用超富集植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具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影响地下水环境、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超富集植物可对重金属离子实现高效的吸收转运,并向地上部输送,最后完成解毒。但植物修复后的超富集植物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正常的植物落叶和植物腐烂等情况因素会导致重金属重回土壤,对土壤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安全、无害化处理超富集植物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采用的对超富集植物处置的技术有焚烧法、堆肥法、压缩填埋法等。但这些技术都是将修复植物作为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加以处置,而不是将其加以综合利用。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干燥装置、粉碎混合装置、配料混合装置、焚烧炉、热筛、第一冷筛、第二冷筛、分料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粉碎混合装置、配料混合装置、焚烧炉依次布设,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粉碎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粉碎混合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配料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连接,粉碎混合装置进料端设有燃料投入口,所述配料混合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焚烧炉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配料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设有冶金矿原料投入口、返矿投入仓,所述焚烧炉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热筛的上料端连接,所述热筛的底部设有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且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连接,所述热筛的下料端设有第一筛上料斗,所述第一筛上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冷筛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一冷筛的底部设有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且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下料端设有第二筛上料斗,所述第二筛上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第二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二冷筛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冷筛的底部设有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提升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提升装置的出料端位于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方,所述第二冷筛7的下料端设有第三筛上料斗,所述第三筛上料斗出料口设有分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制超富集植物、燃料、冶金矿原料以及热返矿、冷返矿,充分利用超富集植物,其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冶金矿的烧结,使超富集植物残体无害化,植物干燥后本身残留的水分为冶金矿的烧结提供液相,植物所含重金属参与火法冶金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提升冶金矿料成品的重金属含量的优点,同时,能够减少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筛、冷筛,实现生成不同粒径的冷返矿、热返矿并输送至配料混合装置,再参与焚烧,起到能源循环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装置,2-粉碎混合装置,3-配料混合装置,4-焚烧炉,5-热筛,6-第一冷筛,7-第二冷筛,8-分料装置,9-燃料投入口,10-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1-返矿投入仓,12-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3-第一筛上料斗,14-第一冷却装置,15-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6-第二筛上料斗,17-第二冷却装置,18-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9-提升装置,20-第三筛上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所述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依次布设,所述干燥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粉碎混合装置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粉碎混合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连接,粉碎混合装置2进料端设有燃料投入口9,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焚烧炉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设有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0、返矿投入仓11,所述焚烧炉4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热筛5的上料端连接,所述热筛5的底部设有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且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热筛5的下料端设有第一筛上料斗13,所述第一筛上料斗13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装置14,第一冷却装置14的出料端与第一冷筛6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一冷筛6的底部设有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且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4的下料端设有第二筛上料斗16,所述第二筛上料斗16的出料口设有第二冷却装置17,第二冷却装置17的出料端与第二冷筛7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冷筛7的底部设有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的输送末端与提升装置19的进料端连接,提升装置19的出料端位于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的输送面上方,所述第二冷筛7的下料端设有第三筛上料斗20,所述第三筛上料斗20出料口设有分料装置8。

优选地,所述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从上到下依次布设。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位于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上方,所述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位于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上方。

优选地,所述热筛5筛孔直径为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筛6的筛孔直径为8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筛7筛孔直径为15mm。

优选地,所述干燥装置1为热风式干燥装置。

优选地,所述粉碎混合装置2为剪切式粉碎混合装置。

优选地,所述超富集植物为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芒萁及壶瓶碎米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伴矿景天的拉丁名为sedumplumbizincicola;东南景天的拉丁名为sedumalfredii;蜈蚣草的拉丁名为pterisvittata;美洲商陆的拉丁名为phytolaccaamericana;海州香薷的拉丁名为elsholtziasplendens;芒萁的拉丁名为dicranopterisdichotoma;壶瓶碎米荠的拉丁名为cardaminehupingshanensis

本实用新型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装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干燥后经输送装置,送入粉碎混合装置2中,并通过燃料投入口9向粉碎混合装置2中投入燃料,然后将超富集植物和燃料一起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粉碎料;粉碎料经输送装置送入配料混合装置3中,同时由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0投入冶金矿原料,返矿投入仓11投入热返矿、冷返矿;然后配料混合装置3将物料混合均匀,再通过输送装置送入焚烧炉4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产物经输送装置送至热筛5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并被输送至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物料中的热返矿,而筛上部分从热筛5的下料端经第一筛上料斗13,落入第一冷却装置14中进行冷却;物料冷却后落在第一冷筛6的上料端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并被输送至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物料中的冷返矿,而筛上部分从第一冷筛6的下料端经第二筛上料斗16,落入第二冷却装置17中进行冷却;物料冷却后落在第二冷筛7的上料端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并输送,再经提升装置19提升,落在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上,与冷返矿合并,再送入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的物料,而筛上部分进入分料装置8,物料分配外送后,即完成一次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处理;分料装置8将物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铺底料,可在下次处理过程时,将铺底料铺设于焚烧炉4底部,另一部分送至冶金矿料成品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