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罐加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578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9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铁水罐加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厂铁水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罐加盖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高炉炼制的高温铁水需要引流至铁水罐中,并运送到转炉进行进一步的冶炼,以便得到成分和温度均合格的钢液。在现有技术下,高炉铁水从出铁沟槽流出后直接流至铁水罐中。由于高炉铁水从出铁溜槽流至铁水罐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此会出现各种弊端,其主要表现为:第一,铁水从出铁口流至铁水罐中时,铁水完全暴露在周围的空气中,同时,由于高炉出铁流量有限,出铁时间通常较长,因此出铁时铁水流动过程的温度损失较大,浪费能源;第二,由于高温铁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被氧化,因此,铁水裸露流出会导致大量铁水二次氧化,降低铁水的最终收得率;第三,铁水裸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一部分是高温铁水氧化而产生的氧化铁烟尘,另一部分是铁水中的c因为降温而析出产生的烟尘。

另外,现有的生产中,出现一些铁水罐加盖系统,但是其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这些加盖装置只是在铁水罐注满铁水后由炼铁厂运行至炼钢车间才处于工作状态。由于铁水注入铁水罐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还未有解决铁水加注铁水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铁水被氧化及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铁烟尘及铁水中因降温而析出的c引起的烟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铁水罐加盖系统,以可减小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的过程中暴露的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水罐加盖系统,包括,

铁水罐主体;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铁水罐主体的罐口处,并相对于所述铁水罐主体固定,于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可承接铁水溜槽流出的铁水的进铁口,及可将所述铁水罐主体内的铁水倾倒出的至少一个出铁口;

探测液面装置,所述探测液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铁水罐主体上方的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可经其一所述出铁口可采集所述铁水罐主体内铁水的液面高度。

进一步的,于所述盖体上固设有紧固链,对应于所述紧固链,于所述铁水罐主体上设有可紧固所述紧固链的紧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成型于所述铁水罐主体外周壁上的安装座,及可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销轴,和设于所述销轴一端的螺母。

进一步的,于所述盖体上成型有两个出铁口,且两个所述出铁口相对于所述铁水罐主体的倾倒轴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盖体内填充有耐火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铁水溜槽设于所述铁水罐主体上方的工作平台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工作平台可拆卸连接,所述铁水溜槽具有呈漏斗状的导入槽,于所述导入槽的下端设有可封挡所述进铁口的耐火帘。

进一步的,所述铁水溜槽还包括与所述导入槽连通的、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向上布置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截面形状呈u型。

进一步的,于所述铁水溜槽的上方罩设有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入槽的小径端插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导入槽的外周壁上构造有径向外凸的安装座,且于所述导入槽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后,所述安装座抵接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于所述安装座上构造有以所述导入槽的中轴线为圆心呈圆形分布的多个腰形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水罐加盖系统,通过在铁水罐主体的罐口处盖设盖体,可对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粉尘,并可有效减小在注入铁水过程中铁水与空气的接触。同时,设置的盖体能够对铁水罐体内的铁水起到保温的作用,以可提高铁水在储运过程中的能效。另外通过设置的探测液面装置,可探测出铁水罐主体内铁水的液面高度,从而有利于实现对铁水注入铁水罐主体内的监测。本实用新型的铁水罐加盖系统具有结构较简单,且可有效减小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中与空气的接触,同时可有效提高金属的制得率,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的紧固链及紧固件,可将盖体固定在铁水罐主体上,并且在铁水罐体需要维修时,通过紧固链及紧固件的可拆卸,以便于盖体相对于铁水罐体的可拆卸。

(3)设置销轴与安装座的安装实现对紧固链的紧固。

(4)在盖体内设置的耐火材料,以便于实现对注入至铁水罐主体内的铁水起到保温的作用。

(5)设置的铁水溜槽与工作平台的连接可拆卸,以便于维修活更换铁水溜槽。另外设置耐火帘,能够对进铁口和导入槽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分遮挡,从而可有效减少铁水与空气的接触,进而提高金属的制得率。

(6)通过罩设在铁水溜槽上方的除尘装置,能够有效的吸收出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设置的安装孔,以便于溜槽本体与工作平台的安装。

(8)通过设置的安装座,及安装座上的腰形孔,一方面以有利于实现溜槽本体的可拆卸安装,另一方面导入槽可相对于工作平台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引流槽的位置可调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铁水罐加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铁水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铁水溜槽,2-工作台,3-除尘装置,4-铁水罐主体,5-盖体,6-紧固链,7-行走小车,8-探测液面装置,9-耐火帘;

11-引流槽,12-导入槽,13-安装座,14-腰形孔,41-吊装轴,51-进铁口,52-第一出铁口,53-第二出铁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铁水罐加盖系统,其一种示例性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述,该铁水罐加盖系统包括设于行走小车7上的铁水罐主体4,盖合于铁水罐主体4罐口处的盖体5,该盖体5相对于铁水罐主体4固定,于盖体5上设有可承接铁水溜槽1流出的铁水的进铁口51,及可将铁水罐主体4内的铁水倾倒出的至少一个出铁口。还包括探测液面装置8,该探测液面装置8包括设于铁水罐主体4上方的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其可经其一出铁口可采集铁水罐主体4内部铁水的液面高度,从而可实现对铁水注入铁水罐主体4内的监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器优选为摄像头,其连接方式及图像传输技术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实现。由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实现盖体5于铁水罐主体4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于盖体5上固设有紧固链6,对应于紧固链6,于铁水罐主体4上设有可紧固紧固链6的紧固组件。具体结构上,紧固组件包括成型于铁水罐主体4外周壁上的安装座13,及可穿设于安装座13上的销轴,和设于销轴一端的螺母,当然除了为螺母外,还可为开口销或挡圈等结构。通过设置的紧固链6及紧固件,可将盖体5固定在铁水罐主体4上,并且在铁水罐体需要维修时,通过紧固链6及紧固件的可拆卸,以便于盖体5相对于铁水罐体的可拆卸。

如图3所示,于盖体5上成型有两个出铁口,也即是第一出铁口52和第二出铁口53,并且两个出铁口相对于铁水罐主体4的、图中未示出的倾倒轴对称布置。从而可使得铁水罐主体4可沿两个方向进行倾倒铁水。当然出铁口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三个或其他多个,基于使用上便利性及遮盖罐口面积大小上综合考虑,优选为两个出铁口,其中一个出铁口与摄像头对正,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铁口52与摄像头对正,以便于摄像头通过该出铁口观测铁水罐主体4内铁水的液面高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于盖体5内填充有耐火材料,以能够对铁水罐主体4内的铁水起到保温效果,从而提高铁水在储运过程中的能效。其中,耐火材料可为硅酸铝纤维棉等。另外,为了便于铁水罐主体4的吊装,于铁水罐主体4的外周壁上设有吊装轴41。

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铁水溜槽1设于铁水罐主体4上方的工作平台上,并可相对于工作平台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的铁水溜槽1包括溜槽本体,该溜槽本体包括上部呈倾斜状布置的引流槽11,和下部呈漏斗状的导入槽12。其中,引流槽11的截面形状呈u型,铁水流经引流槽11而流入导入槽12内,然后注入到铁水罐本体内,为了能够对进铁口51和导入槽12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分遮挡,于导入槽12的下端设有可封挡进铁口51的耐火帘9。通过设置的耐火帘9可有效减少铁水与空气的接触,进而提高金属的制得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工作平台是由建筑材料比如砖石砌成或混凝土浇筑等制成的平台,可供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操作或是设备的检修等。为了便于溜槽本体与工作平台的安装,结合图1和图4所示,于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供导入槽12的小径端插装的安装孔。也即是溜槽本体通过导入槽12的小径端与工作平台上的安装孔连接,当然导入槽12和安装孔可通过卡接的形式进行连接,由于卡接配合时,很可能造成二者的过盈配合,或是导入槽12与安装孔的轴线不重合导致导入槽12的偏斜等问题,从而在设备检修或是溜槽本体更换时拆卸费时费力。

为了便于实现溜槽本体的方便快捷的拆卸,本实施例中,于导入槽12的外周壁上构造有径向外凸的安装座13,且于导入槽12插装于安装孔后,安装座13抵接于工作平台的上表面,此时,安装孔的孔径稍大于与安装孔配合处的导入槽12的外径,从而使得导入槽12与安装孔之间存在较小的缝隙。同时,于安装座13上构造有以导入槽12的中轴线为圆心呈圆形分布的多个腰形孔14。本实施例中为4个均布的腰形孔14,且4各腰形孔14的对称中心的连线围构成圆形,该圆形的中心位于导入槽12的轴线上。

对应于腰形孔14,于工作平台上设有圆形状的固定孔,通过腰形孔14与固定孔的配合,一方面便于溜槽本体的可拆卸安装,另一方面可实现导入槽12相对于工作平台的转动,从而通过导入槽12转动的角度,实现引流槽11位置的调节,进而便于与高炉的铁水出口连接。

本实施例的溜槽本体可通过碳钢材质进行制成引流槽11和导入槽12,同时在引流槽11和导入槽12的内侧面上砌筑有耐火材料,以用于盛接铁水。

本实施例的引流槽11的截面形状为u型,其上端的开口尺寸小于下端圆弧状的直径尺寸,从而可在铁水流经引流槽11的过程中,防止铁水的溢出。另外,引流槽11的中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25°。从而有利于铁水顺利从引流槽11流入至导入槽12,并可有效避免角度过大造成铁水的飞溅,角度过小而影响铁水的流速。

为了进一步对溜槽本体上方裸露的部分进行封挡,以可减小铁水与空气的接触,于除尘装置3的下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且图中未示出的耐火挡帘,并使得该耐火挡帘以能够罩设在溜槽本体的上方,从而可有效减少铁水被氧化,进而提高金属的制得率。

本实施例的铁水罐加盖系统,通过在铁水罐主体4的罐口处盖设盖体5,可对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4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粉尘,并可有效减小在注入铁水过程中铁水与空气的接触。同时,设置的盖体5能够对铁水罐体内的铁水起到保温的作用,以可提高铁水在储运过程中的能效。另外通过设置的探测液面装置8,可探测出铁水罐主体4内铁水的液面高度,从而有利于实现对铁水注入铁水罐主体4内的监测。此外设置的除尘装置3能够有效的吸收出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铁水罐加盖系统具有结构较简单,且可有效减小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4中与空气的接触,同时可有效提高金属的制得率,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