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6336发布日期:2020-06-09 20:26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一台机床设备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夹具的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对设备最终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当前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加工的趋势,数控珩磨机床需要和上游加工设备组成自动化生产线。这就要求数控珩磨夹具必须与自动化生产线相匹配,满足自动找正,自动上料,自动装夹,自动检测的要求。目前国内数控珩磨机床大多情况下是单机使用,需要手动上下料,效率较低,且每个工位的夹具配置一套气缸,采用气缸压紧和松开工件,由于珩磨液具有腐蚀性,气缸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较差、浮动性不好,影响最终珩磨精度。因此,根据空调压缩机轴承的珩磨加工的特点和数控珩磨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的新特点、新要求,本方案对原有夹具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开发完成了新型空压轴承珩磨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包括转台和工件夹具,所述转台为圆形,沿所述转台的台面外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工件夹具;所述工件夹具还包括夹具底板、浮动环、定位板、上下料位夹具、夹具打开气缸、浮动底座和杠杆锁紧机构;在所述夹具底板的表面安装固定有所述浮动底座,在所述浮动底座的中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定位孔上且在所述定位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定位孔位置相匹配的中心孔;沿所述定位孔的外圈向外延伸设有若干根定位轴,所述浮动环的环体套在所述定位轴的外部,在所述浮动环和定位轴上开设有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浮动环和定位轴之间的通孔用浮动轴进行连接;在所述浮动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杠杆锁紧机构;工件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并通过所述上下料位夹具进行固定;在所述转台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夹具打开气缸和检测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气缸和检测头,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的头端与检测头连接,且在气缸的气路上安装有调压阀。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转台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一通孔,检测气缸位于所述转台的下方,检测头位于转台的上方且穿过通过与检测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浮动环的环体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浮动轴与通孔之间还安装有衬套。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转台和夹具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的的直径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夹具打开气缸的顶出端通过通孔与工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板是采用钢件耐磨材料加工而成,并通过定位销定位所述工件,加工时防止工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轴的数量为4根,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孔和浮动环,且沿所述定位孔的外圈壁和浮动环的内圈壁均匀分布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改进了夹具结构,在上下料位置通过气缸自动打开夹具,松开工件,匹配机械手自动抓取工件,实现自动上下料。

2.改进夹具结构,夹具在上下料位置通过气缸松开工件,夹具在加工工位通过杠杆机构中碟簧的复位力锁紧工件,提高夹具可靠性

3.改进夹具结构,将原有夹具本体浮动部分材料由钢件改为铸铝件,减轻了夹具浮动部分的自重,使夹具浮动灵活,提高珩磨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转台、2.工件夹具、3.夹具底板、4.浮动环、5.定位板、6.上下料位夹具、7.夹具打开气缸、8.浮动底座、9.杠杆锁紧机构、10.定位孔、11.定位轴、12.浮动轴、13.检测组件、14.衬套、15.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珩磨加工夹具,包括转台1和工件夹具2,所述转台1为圆形,沿所述转台1的台面外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工件夹具2,工件夹具2的夹具底板3和转台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工件夹具2还包括夹具底板3、浮动环4、定位板5、上下料位夹具6、夹具打开气缸7、浮动底座8和杠杆锁紧机构9;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夹具底板3的表面安装固定有所述浮动底座8;在所述浮动底座8的中部设有定位孔10,所述定位板5固定在所述定位孔10上且在所述定位板5的中部开设有与定位孔10位置相匹配的中心孔;沿所述定位孔10的外圈向外延伸设有若干根定位轴11,所述浮动环4的环体套在所述定位轴11的外部,在所述浮动环4和定位轴11上开设有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浮动环4和定位轴11之间的通孔用浮动轴12进行连接;所述定位轴11的数量为4根,所述定位轴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孔10和浮动环4,且沿所述定位孔10的外圈壁和浮动环4的内圈壁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浮动环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杠杆锁紧机构9;工件放置在所述定位板5上并通过所述上下料位夹具6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在所述转台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夹具打开气缸7和检测组件13。在所述转台1和夹具底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0的的直径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夹具打开气缸7的顶出端通过通孔与工件接触。

检测组件13包括检测气缸和检测头,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的头端与检测头连接,且在气缸的气路上安装有调压阀,当不满足珩磨前工件尺寸时,检测头会被工件卡住,气缸不能完全伸出,起到报警停机作用。

如图1所示,在所述转台1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一通孔,检测气缸位于所述转台1的下方,检测头位于转台的上方且穿过通过与检测气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浮动环4的环体为圆形,在所述浮动轴12与通孔之间还安装有衬套14。固定底座8通过浮动轴及12衬套14支撑浮动环4,浮动环4能沿浮动轴12轴向旋转,浮动环4通过浮动轴12及衬套14支撑浮动底座8,浮动底座8能沿浮动轴12轴向旋转,同时浮动底座8和浮动环4一起能能沿浮动轴12轴向旋转,实现万向摇篮式浮动机构。

本夹具中,定位板5是采用钢件耐磨材料加工而成,并通过定位销定位所述工件。本夹具中,定位板5是连接浮动底座8和工件的过渡板,不同工件需调整或更换定位板5。

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转台1的一侧与夹具打开气缸7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机械手15,将工件放在工件夹具2的定位板5上,然后用上下料位夹具6对工件进行限位固定,在工件加工完成后转台将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夹具2转到正对应夹具打开气缸7和机械手15的位置,然后将夹具打开气缸7,气缸的伸缩轴的轴端从转台1和夹具底板3上的通孔顶出,打开杠杆锁紧机构9,使工件松开,然后用机械手15取走加工后的工件,然后放新工件,新工件放好后,气缸退回,杠杆锁紧机构9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锁紧工件。锁紧力大小可以在簧处增加或减少垫片来调整到最佳状态。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