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6546发布日期:2020-06-20 15:5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高速钢淬火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承重板一,所述底板顶部中心处设有真空炉,所述真空炉内底部靠近所述承重板一一侧设有油缸,所述真空炉内底部远离所述油缸一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真空炉顶部设有支撑板一,所述真空炉顶部与所述支撑板一相通,所述支撑板一与所述承重板一焊接固定,所述承重板一顶部设有承重板二,所述承重板二顶部靠近所述承重板一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侧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液压缸一侧焊接固定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二底部两侧均设有两个滚轮,所述支撑板二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柱,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活塞杆焊接固定,两根所述支撑柱相对一侧均设有凹槽一,两根所述支撑柱顶部相对一侧中心处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两侧边均设有固定杆,两根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电机一一侧均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在两侧所述支撑柱内的所述凹槽一内滑动,所述电机一底部中心处设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通过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支撑板二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二下方的连接件内,所述连接件内部中心处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设有螺纹圈,所述螺纹圈与所述凹槽二之间设有若干个钢珠,所述螺纹圈与所述转轴一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连接件底部设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底部两侧均设有电机二,两个所述电机二相对一侧均设有转轴二,两个所述转轴二上均套设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电机二一侧均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顶部与所述支撑板三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套筒贯穿所述紧固件且焊接连接夹具。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二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套筒内部设有螺纹,所述转轴二与所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紧固件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筒与所述紧固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钢珠由球墨铸铁材料制成,所述钢珠为球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一外表面设有一层螺纹,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啮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圈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圈为圆环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板二为中空结构,所述承重板二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二通过若干个滚轮在所述承重板二内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夹板的存在避免了工人用手夹住原材料,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2、钢珠的存在使螺纹圈在连接件内转动而不会破坏连接件。

3、承重板二为中空结构,方便了支撑板二在承重板二内滑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板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二及其推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加热装置;3、油缸;4、承重板二;5、液压缸;6、活塞杆;7、支撑板二;8、支撑柱;9、凹槽一;10、滑块;11、固定杆;12、电机一;13、螺纹孔;14、转轴一;15、连接件;16、凹槽二;17、支撑板三;18、电机二;19、转轴二;20、套筒;21、紧固件;22、钢珠;23、螺纹圈;24、承重板一;25、滚轮;26、真空炉;27、支撑板一;28、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速钢渗碳淬火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承重板一24,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真空炉26,所述真空炉26内底部靠近所述承重板一24一侧设有油缸3,所述真空炉26内底部远离所述油缸3一侧设有加热装置2,所述真空炉26顶部设有支撑板一27,所述真空炉26顶部与所述支撑板一27相通,所述支撑板一27与所述承重板一24焊接固定,所述承重板一24顶部设有承重板二4,所述承重板二4顶部靠近所述承重板一24一侧设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一侧设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远离所述液压缸5一侧焊接固定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板二7,所述支撑板二7中心处设有螺纹孔13,所述支撑板二7底部两侧均设有两个滚轮25,所述支撑板二7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柱8,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8与所述活塞杆6焊接固定,两根所述支撑柱8相对一侧均设有凹槽一9,两根所述支撑柱8顶部相对一侧中心处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两侧边均设有固定杆11,两根所述固定杆11远离所述电机一12一侧均设有滑块10,两个所述滑块10在两侧所述支撑柱8内的所述凹槽一9内滑动,所述电机一12底部中心处设有转轴一14,所述转轴一14通过所述螺纹孔13贯穿所述支撑板二7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二7下方的连接件15内,所述连接件15内部中心处设有凹槽二16所述凹槽二16内设有螺纹圈23,所述螺纹圈23与所述凹槽二16之间设有若干个钢珠22,所述螺纹圈23与所述转轴一14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连接件15底部设有支撑板三17,所述支撑板三17底部两侧均设有电机二18,两个所述电机二18相对一侧均设有转轴二19,两个所述转轴二19上均套设有套筒20,两个所述套筒20远离所述电机二18一侧均设有紧固件21,所述紧固件21顶部与所述支撑板三17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套筒20贯穿所述紧固件21且焊接连接夹具28。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二19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套筒20内部设有螺纹,所述转轴二19与所套筒2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20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紧固件21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筒20与所述紧固件21通过螺纹连接。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所述钢珠22由球墨铸铁材料制成,所述钢珠22为球形结构,所述螺纹圈23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圈23为圆环形结构。

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一14外表面设有一层螺纹,所述转轴一14与所述螺纹孔13通过螺纹啮合在一起。

实施例五,如图3所示,所述承重板二4为中空结构,所述承重板二4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二7通过若干个滚轮25在所述承重板二4内滑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先通过外部电源启动两侧电机二18,电机二18带动转轴二19旋转,转轴二19外表面与套筒20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转轴二19转动带动套筒20前进,套筒20外表面与固定件21中部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且固定件21焊接固定在支撑板三底部,套筒20会一直朝另一个套筒20的方向前进,套筒20带动夹板28前进,最终两块夹板28会固定住需要淬火的工件,再通过外部电源启动液压缸5调节活塞杆6,活塞杆6带动支撑柱8移动,支撑柱8带动支撑板二7移动,支撑板二7带动转轴一14移动,转轴一14带动连接件15移动,连接件15带动支撑板三17移动,支撑板三17带动夹板28移动,移动至真空炉26上放,通过外部电源启动电机一12,电机一12带动转轴一14转动,转轴一14通过外表面的螺纹与螺纹孔13的配合向下移动,转轴一14带动连接件15下移,连接件15带动支撑板三17下移,支撑板三17带动夹具28下移,直至工件落入加热装置2内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再将工件通过液压缸5移至油缸3内,油缸3内的机油对工件进行淬火。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