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2969发布日期:2020-06-12 14:0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蜡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脱蜡铸造是精密铸造的一种,其制作工艺为:首先制作蜡模,然后组装形成蜡树,在利用蜡树制作形成浇铸用模具件,然后将模具件与模头组合,将熔融的原料(例如金属熔液、玻璃溶液等)由模头的浇口注入,在模具件中成型,最后将模具件敲破即可取出成型的产品。

脱蜡铸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工业蜡,为了节约成本,并且利于环保,这些工业蜡在制作成蜡模后,并经过熔融脱蜡后,所产生的蜡液需要进行回收,以便于后续制作蜡模继续使用,但是这种回收的蜡液中不可避免的会含有杂质和高压蒸汽熔融后所夹杂的水分,如果不进行处理是无法直接用于蜡模制作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352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蜡液回收处理装置,属于熔模铸造脱蜡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脱蜡釜脱蜡后蜡液含有水分的问题,通过在脱蜡池和冷却池之间设置有蒸汽脱水桶,所述蒸汽脱水桶由内胆与外胆构成,内胆与外胆组成空心夹层,所述外胆一侧设置有蒸汽管路,蒸汽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所述外胆另一侧设置有放蜡管道,放蜡管道上设置有放蜡阀;利用蒸汽的热交换原理对脱蜡液中水分蒸发,蒸煮蜡液以起到去除水分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对蒸汽脱水桶的桶体进行加热以实现对蜡液的加热,但是很容易存在加热不均匀的情况,蒸汽脱水桶芯部的蜡液温度低于蜡液外部的温度,从而导致蜡液分离效率较低,分离效果较差;同时蜡液分离过程中部分残留的蜡液会粘附在蒸汽脱水桶内壁,待分离处理结束后温度降低,粘附在蒸汽脱水桶内壁的固蜡便难以除去,从而导致蜡液回收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能够使蜡液受热均匀且不会粘附于桶壁,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使蜡液回收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静置桶和煮蜡桶,所述静置桶上设有用于保持蜡液液态的加热器一,所述静置桶上部设有进料口,且所述静置桶下部分别设有出水管和出蜡管,所述出水管处设有用于开闭出水管的开关阀一,所述出蜡管的另一端与煮蜡桶连通,所述出蜡管设有滤网一、用于开闭出蜡管的开关阀二和输送泵一;所述煮蜡桶的下部设有排蜡口和用于开闭排蜡口的开关阀三,所述煮蜡桶还设有用于加热沸腾蜡液的加热器二、用于搅拌蜡液的搅拌杆、驱动搅拌杆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升降搅拌杆的升降组件,所述搅拌杆的周壁设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一侧固定有抵触于煮蜡桶内壁的刮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蜡机所脱下的蜡液通过进料口进入静置桶内,蜡液于静置桶内保持液态且静置分层,蜡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蜡水分层现象,然后开启开关阀一,通过出水管排出水,待液面降低后,再打开开关阀二和输送泵一,通过出蜡管将蜡液输送至煮蜡桶,该过程中蜡液经过滤网一可过滤掉其中的一部分颗粒杂质,然后煮蜡桶继续加热蜡液使其沸腾水汽蒸发,蒸发过程中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同时启动升降组件带动搅拌杆上下移动,增大搅拌杆搅拌范围,从而使蜡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并且搅拌杆转动过程中,搅拌叶上的刮片刮除掉附着在煮蜡桶内壁的蜡,减少煮蜡桶内的残留蜡,使蜡液回收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蜡桶上设有由升降组件带动升降的升降板,所述搅拌杆穿设于所述升降板且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上部套设固定有由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齿轮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齿轮一,从而实现搅拌杆的转动,并且通过升降组件对升降板的升降,可以实现升降组件对搅拌杆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升降板上端面的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所述齿轮一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通过齿轮二和齿轮一的啮合,从而带动搅拌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蜡桶的外桶壁凸出固定有环状的支撑板,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上端面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为至少两个,各所述液压缸沿煮蜡桶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抵触的抵触槽,所述抵触槽的深度为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长度的四分之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液压缸,活塞杆上升抵触于抵触槽内,从而带动升降板上升;并且活塞杆没于抵触槽内的部分可以确保升降板不会因电机振动而与活塞杆发生脱离,从而确保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凸出固定有用于封闭煮蜡桶开口的封闭部,所述封闭部为圆台状,当所述液压缸回退复位时,所述封闭部随升降板下落抵靠封闭于煮蜡桶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当煮蜡桶不工作时,液压缸带动升降板下移,封闭部随升降板下移并抵靠封闭于煮蜡桶开口,从而避免外部空气内的灰尘等杂质从煮蜡桶开口进入,从而确保蜡液的纯洁度;同时封闭部抵靠于煮蜡桶开口时,液压缸对升降板无支撑作用,从而确保非工作状态时液压缸没有受到承载压力,从而减少液压缸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部下端面边缘设有倒角一,所述煮蜡桶的开口端面与所述煮蜡桶内周壁的交界处设有倒角二,所述倒角一和所述倒角二的角度一致,所述倒角二的表面凸出固定有凸块,所述倒角一的表面沿所述煮蜡桶的径向开设有供所述凸块卡嵌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角一和倒角二的配合,可以提高封闭部与煮蜡桶开口的对位精度,并且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抵靠稳定性,从而避免封闭部与煮蜡桶开口相对移动,从而避免下次抬升升降板时活塞杆无法抵靠进抵触槽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热油箱,所述热油箱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两端同时与热油箱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有输送泵三,所述回油管折叠设置,且所述回油管的折叠处外侧包裹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插设于搅拌杆内,且所述导热柱与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导热柱的加热,从而将热量传递给搅拌杆,从而实现对蜡液的芯部的加热,与此同时加热器二对蜡液的外部进行了加热,二者相结合,从而使得蜡液受热均匀;并且搅拌叶受搅拌杆上的热传递,刮片受煮蜡桶内壁的热传递,因此在搅拌叶和划片搅拌混合蜡液同时还能将热量传递给蜡液,更进一步使蜡液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蜡口连通有排蜡管,所述排蜡管上设有输送泵二,且所述排蜡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储料桶,所述排蜡口设有滤网二,所述储料桶设有加热器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桶可以作为备用储备,当排蜡管内的蜡液非直接投入生产用时,可以进行储备以留待下次生产,可以提高整体装置的灵活性;同时滤网二能过滤掉剩余的颗粒杂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静置桶和煮蜡桶,先使蜡液静置分层,从而除去大部分水分,再通过煮蜡桶,煮沸蜡液蒸发水汽,与此同时搅拌杆搅拌蜡液使其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并且搅拌杆转动过程中,搅拌叶上的刮片刮除掉附着在煮蜡桶内壁的蜡,减少煮蜡桶内的残留蜡,使蜡液回收彻底;

2、通过设置可随升降板升降的封闭部,可以实现封闭部随升降板下移并抵靠封闭于煮蜡桶开口,从而避免外部空气内的灰尘等杂质从煮蜡桶开口进入,从而确保蜡液的纯洁度;

3、通过设置通有热油的回油管和导热柱,可以实现对蜡液的芯部的加热;并且搅拌叶受搅拌杆上的热传递,刮片受煮蜡桶内壁的热传递,因此在搅拌叶和划片搅拌混合蜡液同时还能将热量传递给蜡液,更进一步使蜡液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煮蜡桶的三维剖视图。

图中,1、静置桶;2、煮蜡桶;3、储料桶;4、升降板;5、驱动组件;11、进料口;12、出蜡管;13、滤网一;14、开关阀二;15、输送泵一;16、出水管;17、开关阀一;18、加热器一;21、排蜡管;22、排蜡口;23、开关阀三;24、输送泵二;25、滤网二;26、加热器二;27、支撑板;31、加热器三;41、封闭部;42、抵触槽;43、倒角一;44、倒角二;45、凸块;46、凹槽;51、电机;52、齿轮二;53、齿轮一;61、搅拌杆;62、搅拌叶;63、刮片;71、液压缸;81、热油箱;82、输送泵三;83、回油管;84、导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蜡液回收利用装置,如图1、图2所示,依次包括静置桶1、煮蜡桶2和储料桶3,其中静置桶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蜡管12,出蜡管12的另一端与煮蜡桶2连通;煮蜡桶2的下部设有排蜡口22和用于开闭排蜡口22的开关阀三23,排蜡口22连通有排蜡管21,排蜡管21上设有输送泵二24,且排蜡管21的另一端与储料桶3连通,排蜡口22设有滤网二25,储料桶3设有加热器三31;蜡液依次过进料口11进入静置桶1内,再由出蜡管12进入至煮蜡桶2内,最后由排蜡管21流进储料桶3内,此过程中蜡液经由静置煮沸,从而完成分离过程。

如图1、图2所示,静置桶1上设有用于保持蜡液液态的加热器一18,静置桶1的下部还设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处设有用于开闭出水管16的开关阀一17,通过出水管16可以排出静置分离后的大部分水分,出蜡管12设有滤网一13、用于开闭出蜡管12的开关阀二14和输送泵一15。

如图3所示,煮蜡桶2设有用于加热沸腾蜡液的加热器二26、升降板4、穿设于升降板4的搅拌杆61、驱动搅拌杆61转动的驱动组件5和用于升降升降板4的升降组件,其中搅拌杆61与升降板4转动连接,搅拌杆61的周壁设有若干个搅拌叶62,搅拌叶62的一侧固定有抵触于煮蜡桶2内壁的刮片63。

如图3所示,煮蜡桶2的外桶壁凸出固定有环状的支撑板27,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27上端面的液压缸71,液压缸71设置为三个,各液压缸71沿煮蜡桶2周向均匀分布,液压缸7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升降板4的下端面开设有供液压缸71的活塞杆抵触的抵触槽42,通过液压缸71的进给回退,活塞杆抵触于抵触槽42内,从而带动升降板4的上升下降,同时为了确保升降板4的稳定性,将抵触槽42的深度设置为液压缸71的活塞杆长度的四分之一,确保升降板4不会脱离活塞杆。

如图3所示,升降板4的下端面凸出固定有用于封闭煮蜡桶2开口的封闭部41,封闭部41为圆台状,当液压缸71回退复位时,封闭部41随升降板4下落抵靠封闭于煮蜡桶2开口;封闭部41下端面边缘设有倒角一43,煮蜡桶2的开口端面与煮蜡桶2内周壁的交界处设有倒角二44,倒角一43和倒角二44的角度一致,倒角二44的表面凸出固定有凸块45,倒角一43的表面沿煮蜡桶2的径向开设有供凸块45卡嵌的凹槽46,凸块45与凹槽46的配合可以避免封闭部41与煮蜡桶2开口相对移动,从而避免下次抬升升降板4时活塞杆无法抵靠进抵触槽42内的情况。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于升降板4上端面的电机51和固定于电机51输出轴上的齿轮二52,搅拌杆61的上部套设固定有齿轮一53,齿轮二52与齿轮一53啮合,启动电机51,通过齿轮二52和齿轮一53的啮合,从而带动搅拌杆61转动。

如图3所示,升降板4上固定有热油箱81,热油箱81连接有回油管83,回油管83的两端同时与热油箱81连通,回油管83上设有输送泵三82,回油管83折叠设置,且回油管83的折叠处外侧包裹有导热柱84,导热柱84插设于搅拌杆61内,且导热柱84与搅拌杆61转动连接。

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脱蜡机所脱下的蜡液通过进料口11进入静置桶1内,蜡液于静置桶1内保持液态且静置分层,蜡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蜡水分层现象,然后开启开关阀一17,通过出水管16排出水,待液面降低后,再打开开关阀二14和输送泵一15,通过出蜡管12将蜡液输送至煮蜡桶2,该过程中蜡液经过滤网一13可过滤掉其中的一部分颗粒杂质,然后煮蜡桶2继续加热蜡液使其沸腾水汽蒸发,蒸发过程中启动驱动组件5带动搅拌杆61转动搅拌,同时启动升降组件带动搅拌杆61上下移动,增大搅拌杆61搅拌范围,从而使蜡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并且搅拌杆61转动过程中,搅拌叶62上的刮片63刮除掉附着在煮蜡桶2内壁的蜡,减少煮蜡桶2内的残留蜡,使蜡液回收彻底;

如图3所示,搅拌过程中可启动输送泵三82,使热油回流,对导热柱84的加热,从而将热量传递给搅拌杆61,从而实现对蜡液的芯部的加热,与此同时加热器二26对蜡液的外部进行了加热,二者相结合,从而使得蜡液受热均匀;并且搅拌叶62受搅拌杆61上的热传递,刮片63受煮蜡桶2内壁的热传递,因此在搅拌叶62和划片搅拌混合蜡液同时还能将热量传递给蜡液,更进一步使蜡液受热均匀;

煮蜡完毕后,液压缸71回退,带动升降板4下移,封闭部41随升降板4下移并抵靠封闭于煮蜡桶2开口,从而避免外部空气内的灰尘等杂质从煮蜡桶2开口进入,从而确保蜡液的纯洁度;打开开关阀三23和输送泵二24,将煮蜡桶2内的蜡液输送至储料桶3内留作备用,与此同时滤网二25还过滤掉剩余的颗粒杂质,结束蜡液分离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