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2895发布日期:2020-07-29 02:56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光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钢化膜的过程中,需要对钢化磨进行表面的抛光,通过机械表面磨削,抛光液的化学腐蚀,来达到时玻璃表面平整、光滑的过程。钢化膜抛光及抛光下盘后的全过程受抛光粉(也称为扫光粉)及抛光用水的酸碱度、抛光液使用时间延续趋于呈碱性及周围环境中潮湿空气、酸性气体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化学腐蚀,并且在机械磨削的效应下将产生塑性流动的钢化膜凹凸表面填平。通过上盘的毛毯或毛刷对玻璃表面进行高速抛光,以使得磨削过的钢化膜边缘呈光滑状态,在这过程中用到的毛毯也称为扫光磨皮。

在使用扫光机扫光钢化膜时,需要扫光机内的上磨盘和下磨盘相对转动配合,在扫光磨皮和扫光粉的辅助下完成对钢化膜加工;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目前扫光机所用的扫光磨皮是直接依据钢化膜的外形尺寸以及简单的直线气槽设计,气槽往往包括三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气槽2以及连通于横向气槽2中分段的纵向气槽1,这种结构在进行扫光后,扫光粉固结在气槽的端部,由于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的端部较窄小,贴在扫光磨皮表面的钢化膜与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末端相对应的位置容易被扫光粉粘结,扫光粉干燥后附着在钢化膜上而难以清洗,故此需要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包括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所述纵向气槽的两端连通有用于暂存扫光粉的储藏圆槽;所述横向气槽与纵向气槽相连通,所述横向气槽与纵向气槽连接处设置有便于扫光粉扩散的扩散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化膜置于扫光磨皮上,并且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附着在上扫光磨皮上实现抛光,因此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均用于通气抽真空;纵向气槽的两端设置有储藏圆槽,在对钢化膜进行抛光时,随着下磨盘转动,扫光粉能随着离心作用而积聚在储藏圆槽中,储藏圆槽的容纳空间大于纵向气槽末端的容纳空间,因此位于储藏圆槽中的扫光粉不易堆积在纵向气槽末端至与钢化膜接触。扫光粉不易粘结附着在钢化膜上,因此钢化膜较易保持清洁的状态;横向气槽以及纵向气槽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扩散边缘,扩散边缘能增大横向气槽以及纵向气槽的连接处的空间,扫光粉容易在扩散边缘处扩散,不易卡在横向气槽以及纵向气槽的连接转角处积聚,因此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并且扫光粉能随着抛光下盘的转动而容易积聚在储藏圆槽中,扫光粉不易在扫光磨皮上积聚过多而粘附在钢化膜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纵向气槽与横向气槽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气槽连通于纵向气槽的中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气槽与横向气槽相互垂直,因此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之前的夹角相同,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之间不易产生锐角,扫光粉不易集中卡在锐角处,便于扫光粉的扩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纵向气槽连通有侧横向槽,所述侧横向槽与横向气槽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横向槽的设置使得扫光磨皮通气抽真空的面积更大,因此当钢化膜置于扫光磨皮上时,钢化膜能被吸附得更牢固,钢化膜不易在扫光的过程中与扫光磨皮托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横向槽一端与纵向气槽末端的储藏圆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横向槽一端与储藏圆槽相连通,当扫光粉落在扫光磨皮的侧横向槽中,侧横向槽与储藏圆槽相连通,因此位于侧横向槽的扫光粉能在储藏圆槽中扩散,不易堆积至钢化膜的高度,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扩散边缘为圆弧形,所述扩散边缘分别与纵向气槽、横向气槽过渡圆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散边缘与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上的过渡圆滑,因此扫光粉在经过扩散边缘时,扫光粉不易卡在扩散边缘以及纵向气槽或横向气槽的连接处,钢化膜不易被扫光粉附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横向槽在扫光磨皮上以横向气槽为中心轴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侧横向槽以及关于横向气槽为中心对称,因此扫光粉落向横向气槽两侧的侧横向槽的份量较均匀,扫光粉不易在其中一侧的侧横向槽中积聚过多,扫光粉大面积固结,导致清洗困难。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扫光磨皮呈矩形,所述矩形的四个角设置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扫光磨皮呈规则的矩形,与钢化膜的形状相近,并且圆弧倒角的设置便于钢化膜在扫光过程中打磨出圆润的圆弧边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软质层以及硬质层,所述硬质层以及软质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层能在扫光过程中起到保护钢化膜的作用,软质层具有缓冲作用,不易刮损钢化膜;硬质层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纵向气槽以及横向气槽的抽真空吸气作用下不易产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纵向气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储藏圆槽,横向气槽以及纵向气槽的连接处设置有扩散边缘,因此扫光粉不易卡在横向气槽与纵向气槽的转角连接处堆积,导致扫光粉附着并固结在钢化膜上;

扫光磨皮上还设置有侧横向槽,侧横向槽能增大通气抽真空的面积,使得钢化膜能在扫光磨皮上附着牢固,钢化膜在扫光的过程中不易脱离扫光磨皮;

扫光磨皮还包括硬质层以及软质层,软质层用于与钢化膜相贴紧,硬质层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抽真空吸附钢化膜的过程中扫光磨皮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2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3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4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5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6中扫光磨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8中扫光磨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向气槽,11、储藏圆槽,2、横向气槽,21、扩散边缘,3、侧横向槽,31、端部圆孔,4、圆弧倒角,5、软质层,6、硬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扫光粉不易附着在钢化膜上的扫光磨皮,扫光磨皮呈矩形,具体的长宽、大小根据钢化膜的形状而设置成扫光磨皮与钢化膜相贴合的外形。扫光磨皮的四个角的设置有圆弧倒角4,钢化膜贴在扫光磨皮的表面上,最终在扫光时能对钢化膜的边沿磨出圆弧形的倒角。

扫光磨皮开设有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用于通气,钢化膜置于扫光磨皮的一侧表面,扫光磨皮的另一侧通过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对钢化膜抽真空。纵向气槽1沿着扫光磨皮的长度方向设置,横向气槽2沿着扫光磨皮的宽度设置,如此,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互相垂直设置。并且纵气槽以及横向气槽2相交,使得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相互连通,只需要接一个接头即可实现真空的抽取。纵向气槽1与横向气槽2相互垂直,横向气槽2连通于纵向气槽1的中段,纵向气槽1设置有1段,纵向气槽1位于扫光磨皮的居中位置。横向气槽2设置有3段,相邻横向气槽2之间间距相等。

扫光磨皮上开设有储藏圆槽11,储藏圆槽11在纵向气槽1的两端均相连通;当扫光磨皮随着下磨盘转动时,在扫光的过程中,扫光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纵向气槽1流向纵向气槽1末端的储藏圆槽11中,由于储藏圆槽11的开孔较大,因此储藏圆槽11的容纳空间较大,扫光过程中遗漏到纵向气槽1的扫光粉流向储藏圆槽11,扫光粉由储藏圆槽11中间向四周有回旋的余地,不会固结在钢化膜的表面。储藏圆槽11呈圆弧形,减少残留扫光粉的堆积;扫光磨皮的纵向气槽1的末端不易形成扫光粉印或脏污,因此还能解决扫光磨皮清洗的问题。

横向气槽2与纵向气槽1连接处开设有扩散边缘21,扩散边缘21相当于扩宽了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交接处的转角空间,因此扩散边缘21的开设能增大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的连接处的空间,粉料不易卡在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之间连接处的转角位置,便于扫光粉在横向气槽2以及纵向气槽1上扩散。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钢化膜通过真空抽气的方式粘附在扫光磨皮的表面,扫光磨皮的纵向气槽1两端设置有储藏圆槽11,扫光磨皮在横向气槽2与纵向气槽1相连接的位置开设有扩散边缘21,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扫光粉在储藏圆槽11以及扩散边缘21处有足够的扩散空间,不易在高度方向积聚,因此扫光粉不易堆积至钢化膜所在的高度,从而扫光粉不易粘附并且固结在钢化膜的表面,钢化膜较易清洗。

实施例二:

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气槽1设置有多段,本实施例中设置有3段,横向气槽2设置有1段,并且相邻横纵向气槽1之间间距相等,横向气槽2之前相互平行,并且横向气槽2与纵向气槽1相垂直。

扩散边缘21分别与纵向气槽1、横向气槽2过渡圆滑,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之间的交接处的扩散边缘21呈圆弧状,并且圆弧状的凹陷位朝向纵向气槽1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纵向气槽1设置有多段,在抽真空吸附钢化膜时,钢化膜被吸附得更牢固,对称设置的横向气槽2使得钢化膜的吸附受力较均匀,不易松脱;扩散边缘21呈圆弧状,因此扫光粉可以在扩散边缘21之间流转,不易积聚在扫光磨皮上,使得扫光粉干燥后牢固附着在扫光磨皮上,导致扫光磨皮难以清洗。

实施例三:

参照图4,与图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之间的交接处的扩散边缘21呈圆弧状,并且圆弧状的凹陷位背离纵向气槽1设置,扩散边缘21分别与纵向气槽1、横向气槽2的边缘过渡圆滑。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扩散边缘21的圆滑设置使得扫光粉在流经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的交接处时,扫光粉不易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的交接处积聚,因此扫光粉不易在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的交接处堆积至与钢化膜接触,使得钢化膜的表面附着有扫光粉,难以清洗。

实施例四:

参照图5,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扫光磨皮的四个角呈直角形。扫光磨皮上开设有侧横向槽3,并且侧横向槽3设置在的中段位置,侧横向槽3与横向气槽2相平行,侧横向槽3设置有两个,并且侧横向槽3与靠近扫光磨皮的两侧边的纵向气槽1相连通。

扫光磨皮上开设有端部圆孔31,端部圆孔31设置在侧横向槽3远离连通纵向气槽1的一端,同样起到便于扫光粉扩散的作用,扫光粉不易积聚在钢化膜的表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侧横向槽3的一端设置在纵向气槽1的一端,因此通过抽真空对钢化膜进行吸附时,钢化膜与真空吸附的面积更大,吸附更牢固;侧横向槽3的端部连通有端部圆孔31,扫光粉在端部圆孔31中有足够的扩散空间,因此扫光粉不易积聚在侧横向槽3的末端。

实施例五:

参照图6,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侧横向槽3一端与纵向气槽1末端的储藏圆槽11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侧横向槽3的一端设置在纵向气槽1的末端,便于扫光粉在侧横向槽3两端的清洁,减少扫光粉在纵向气槽1以及侧横向槽3边缘的积聚。

实施例六:

参照图7,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气槽1设置有2段,并且2段纵向气槽1与横向气槽2连通形成“h”形,侧横向槽3在两纵向气槽1在相对的两侧边上,侧横向槽3在每段纵向气槽1上设置有4个,并且侧横向槽3在扫光磨皮上以横向气槽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侧横向槽3设置有多个,同样能起到抽真空时钢化膜被吸附牢固的作用。

实施例七:

参照图8,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扫光磨皮包括两层,两层分别为软质层5以及硬质层6,硬质层6以及软质层5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固定成一体,使得软质层5以及硬质层6具有同样的形状轮廓。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软质层5能在扫光过程中起到保护钢化膜的作用,软质层5具有缓冲作用,不易刮损钢化膜;硬质层6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纵向气槽1以及横向气槽2的抽真空吸气作用下不易产生变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5月04日 16:30
    请问老是掉是怎么回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