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966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钻头是常用的开孔工具,钻头是通过棒料研磨切削而成。pcb微钻为用于对pcb电路板进行开孔的微型钻头,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pcb微钻的规格也相继越来越小,相应的对微钻研磨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pcb微钻加工的主要设备为钻头研磨机床,由于pcb微钻的规格较小,研磨设备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现有的钻头研磨设备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在对钻头研磨完成后,需要人工将钻头取出,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效率低,不便于钻头研磨的高效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实现自动出料操作,代替人工操作,不但可降低安全隐患,而且效率高,便于提高钻头研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取料组件、及设置于取料组件上的一推动出料组件组成,其中,该取料组件主要由一取料基座、滑动设置于取料基座上的一取料臂、及设置于取料基座后端且连接于取料臂后端的一取料驱动电机组成;该推动出料组件主要由设置于取料基座侧边上的一出料斗、固定设置于取料基座一侧边上的一固定连接架、及架设于取料基座上且位于出料斗开口处的一推料驱动气缸组成,该推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固定连接架,在该推料驱动气缸下端且位于取料臂上方设置有一推料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取料臂上形成有一取料载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取料臂前端部具有一取料头,在该取料头两侧分别形成有一让位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取料组件与推动出料组件的特殊结构相结合,实现自动出料操作,代替人工操作,不但可降低安全隐患,而且效率高,便于提高钻头研磨的效率。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头精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主动轮压到旋转支撑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5,主要由一取料组件51、及设置于取料组件51上的一推动出料组件52组成,其中,该取料组件51主要由一取料基座511、滑动设置于取料基座511上的一取料臂512、及设置于取料基座511后端且连接于取料臂512后端的一取料驱动电机513组成,在该取料臂512上形成有一取料载槽5121。由取料驱动电机513带动取料臂512在取料基座511上滑动,当取料臂512端部伸出取料基座511并延伸至研磨完成的钻头尖端时,由钻头精磨设备的钻头上料机构的辅助推动力,使钻头推到取料臂512的取料载槽5121上;然后,取料驱动电机513带动取料臂512后退。

同时,该推动出料组件52主要由设置于取料基座511侧边上的一出料斗521、固定设置于取料基座511一侧边上的一固定连接架522、及架设于取料基座511上且位于出料斗521开口处的一推料驱动气缸523组成,该推料驱动气缸523的活塞杆连接于固定连接架522,在该推料驱动气缸523下端且位于取料臂512上方设置有一推料块524。取料臂512后退,使得钻头移动至出料斗521的开口处时,由推料驱动气缸523提供驱动力,而由于固定连接架522为固定于取料基座511,则推料驱动气缸523的活塞杆会推动推料驱动气缸523往出料斗521方向移动,则推料驱动气缸523下端的推料块524将钻头推至出料斗521内,完成出料操作。

为了便于取料臂512能够顺利的取料,本实施例在所述取料臂512前端部具有一取料头5122,在该取料头5122两侧分别形成有一让位缺口5123。在取料头5122靠近钻头精磨设备的研磨工位时,让位缺口5123的设置,起到让位作用,防止取料头5122因尺寸过大,无法顺利取出钻头。

本实施例提供的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5,特别适用于钻头精磨设备中,在对钻头研磨完成后,由出料机构5完成出料操作。

具体的,钻头精磨设备包括一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一钻头上料机构2、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钻头上料机构2后侧的一钻头旋转机构3、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钻头旋转机构3后侧的一钻头精磨机构4。出料机构5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钻头精磨机构4后侧。由钻头上料机构2将钻头上料到钻头旋转机构3上,由钻头旋转机构3带动钻头不断的旋转,在钻头旋转的过程中,由钻头精磨机构4对钻头尖端进行四周全面精磨,最后由出料机构5完成出料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头旋转机构3主要由设置于钻头上料机构2后侧的一旋转从动组件31、及设置于旋转从动组件31上方的一旋转主动组件32组成,具体的,如图3至图6所示,该旋转从动组件31包括设置于钻头上料机构2后侧的一底座311、设置于底座311上的一旋转支撑座312、及分别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12两端的一旋转从动轮组313。具体的,在所述旋转支撑座312上形成有一钻头旋转卡槽3121,由钻头上料机构2上料的钻头移动到钻头旋转卡槽3121上;所述旋转从动轮组313主要由转动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12端部上的两个旋转从动轮3131并排设置而成,在对两个旋转从动轮3131施加旋转作用力,该两个旋转从动轮3131可沿着旋转支撑座312旋转,且该两个旋转从动轮3131位于钻头旋转卡槽3121的端部上,当钻头移动到钻头旋转卡槽3121上时,钻头也位于两个旋转从动轮3131之间。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该旋转主动组件32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连接板321、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旋转驱动电机322、连接于旋转驱动电机322的输出端的一旋转传动结构323、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12上方且连接于旋转传动结构323的一旋转主动轮324、及连接于连接板321上端部的一上推驱动组件325。为了便于清楚看出旋转从动组件31的结构,图2为将旋转主动组件32往上抬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实际运行时,旋转主动组件32的旋转主动轮324压在旋转支撑座312上,如图3与图4所示。

具体的,所述旋转传动结构323主要由设置于旋转驱动电机322的输出端上的一主动齿轮、设置于连接板321上的一从动齿轮3232、及围设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3232外围的一链条3233组成,其中,该从动齿轮3232套设于旋转主动轮324的中心轴上。由旋转传动结构323将旋转驱动电机322提供的驱动力传递至旋转主动轮324,带动旋转主动轮324旋转。

具体的,所述上推驱动组件325主要由设置于连接板321上端部上的一配重块3251、及设置于机台上且连接于配重块3251的一上推驱动气缸3252组成,该上推驱动气缸3252的活塞杆与配重块3251连接。配重块3251的设置,可使得连接板321上端部往下沉,以使得旋转主动轮324随着下摆,从而压到旋转支撑座312上。

通过由旋转驱动电机322与旋转传动结构323相结合,带动旋转主动轮324在旋转支撑座312上旋转,而由于钻头为圆柱形结构,旋转主动轮324的旋转会带动钻头旋转,同时,带动旋转支撑座312两端的四个旋转从动轮3131同步旋转。由此,由钻头上方的旋转主动轮324与钻头下方的四个旋转从动轮3131相结合,带动钻头同步稳定的旋转,便于对钻头尖端进行研磨。

当一根钻头研磨完成后,由上推驱动气缸3252向上推动旋转主动轮324,使旋转主动轮324上移,松开这根钻头,使钻头可移出。再将下一根钻头移到旋转支撑座312上,旋转主动轮324再压到旋转支撑座312上,带动钻头旋转。由此,上推驱动气缸3252的设置,为旋转主动轮324提供间断性的上推作用力,以实现旋转主动轮324可在上移与下压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头精磨机构4包括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12侧边上的一钻头定位组件41、及设置于钻头定位组件41正前方的一砂轮精磨组件42,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砂轮精磨组件42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砂轮旋转驱动电机421、及连接于砂轮旋转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上且朝向钻头定位组件41的一砂轮422。由钻头定位组件41对钻头尖端进行定位,同时由砂轮旋转驱动电机421带动砂轮422不断的旋转,以对不断旋转的钻头尖端进行研磨,由此提高对旋转中的钻头尖端研磨的精度。

具体的,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钻头定位组件41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定位前推电机411、连接于定位前推电机411的输出轴的一定位前推臂412、及设置于定位前推臂412端部且朝向砂轮422的一定位头413,在该定位头413端面上形成有一定位卡槽4131。由定位前推电机411提供驱动力,带动定位前推臂412向砂轮422方向移动,以将不断旋转的钻头尖端卡入定位卡槽4131内,而卡入定位卡槽4131内的钻头尖端依然不断的旋转,但不会左右上下晃动,即限位于定位卡槽4131内,以便于砂轮422对钻头尖端进行准确的研磨。研磨完成后,定位前推电机411带动定位前推臂412后退,以便于完成出料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钻头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12前侧的一上料轨道21、设置于上料轨道21前端的一送料推动组件22、及设置于上料轨道21上方的一上料漏斗23,其中,在该上料轨道21长度方向上形成有一送料槽211;该送料推动组件22主要由一送料推动气缸221、及连接于送料推动气缸221的活塞杆端部且活动插设于送料槽211中的一送料推杆222组成;在该上料漏斗23下端形成有位于送料槽211正上方的一竖直落料通道231。当钻头由上料漏斗23经过竖直落料通道231落到上料轨道21的送料槽211后,由送料推动气缸221驱动送料推杆222,将送料槽211中的钻头推至旋转支撑座312的钻头旋转卡槽3121上,再完成后续的旋转研磨操作。为了便于送料的准确性,本实施例送料槽211与钻头旋转卡槽3121位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使钻头能一根根单独的落到竖直落料通道231内,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上料漏斗23上设置有一落料下推控制组件24,该落料下推控制组件24主要由纵向设置于上料漏斗23外侧边上的一落料下推驱动气缸241、及连接于落料下推驱动气缸241的活塞杆下端部的一带动头242组成,在该带动头242侧端部上连接有嵌入上料漏斗23内的一落料下推部2421,该落料下推部2421位于竖直落料通道231的上端开口处。在上料时,钻头放到上料漏斗23中,由重力作用,钻头堆积到竖直落料通道231上端开口处。由落料下推控制组件24的落料下推驱动气缸241带动带动头242作上下往复运动。具体的,当带动头242向上运动时,连接于带动头242侧端部上的落料下推部2421向下摆动;当带动头242向下运动时,落料下推部2421向上摆动;则由带动头242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落料下推部2421作上下往复摆动动作。在落料下推部2421作上下往复摆动动作时,将堆积于竖直落料通道231上端开口处的钻头一根根向下推入竖直落料通道231内,从而实现钻头一根根单独的落到竖直落料通道231内,从而保证钻头一根根单独的上料至上料轨道21的送料槽211上。

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所述落料下推部2421上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一上凸部24211、中凸部24212与一下凸部24213,且在该上凸部24211与中凸部24212之间形成有一凹陷部24214,在该凹陷部24214上形成有一下倾斜面242141,该下倾斜面242141朝竖直落料通道231的上端开口方向倾斜。在落料下推部2421作上下往复摆动动作的过程中,由上凸部24211将位于上凸部24211侧边上的钻头往左下方推动,同时,由中凸部24212将位于中凸部24212侧边上的钻头往左下方推动,由下凸部24213将位于下凸部24213侧边上的钻头往竖直落料通道231中推入。由此,由分段式推动动作相配合,实现将钻头有序的一根根推入到竖直落料通道231中,最终便于实现钻头一根根有序的单独的上料至上料轨道21的送料槽211上。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竖直落料通道231的宽度与钻头的尺寸相匹配,使得竖直落料通道231的宽度只能容纳一根钻头下落。

为了便于由上述分段式推动动作来实现落料动作,本实施例所述上料漏斗23内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竖直内壁面232与一倾斜内壁面233,所述竖直落料通道231形成于竖直内壁面232与倾斜内壁面233下端,在该竖直内壁面232上开设有供落料下推部2421嵌入并活动的一活动开口2321。落料下推部2421在活动开口2321处作上下往复摆动动作,且以活动开口2321的内底部作为基准点,以实现带动头242的上下往复摆动带动落料下推部2421作上下往复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钻头精磨设备出料机构,是对具体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各种驱动气缸、驱动电机及其他部件,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