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979发布日期:2020-08-07 17:4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佛像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公元7世纪佛教由印度、汉地传入西藏,1300多年来藏族人民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与卓越的艺术天分,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辉煌的西藏佛教艺术。藏传金铜佛像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主要门类,成就骄人,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林中绽放着奇异光彩。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藏传佛教的金银铜铁法器在技术上,工艺水平上,兼收并蓄,且逐渐发展出自身的多样风格。无论在数量,品质等方面,都逐渐进步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其后,汉藏的冶炼,铸造,金属雕刻等工艺,也始终相互交融,日趋精细,不断发展进步。藏传铜佛像雕塑工艺有两种:铸造与打制。对于铸造砂范法而言,就是通过制备砂范,然后将合金熔化后浇铸进入砂范中进行凝固成型。显然,大型的佛像并不适合采用砂范法进行制备。当佛像的尺寸过大的时候,要采用锻打工艺进行成型,它也称为锤打工艺。主要是通过合金板进行锻制而成,再进行有效的拼接。在生产佛像时,必须要先设计好图纸,并且把部件绘制到铜板上,制作佛像的顺序必须是由上至下,通常在金属板上而标明尺寸的大小以及要制作的形状特征,如果佛像的体积较大时,则应当先在图纸上画好,再按照尺寸粘在相应的模板上而,以确保佛像大小的准确度。通过不同的强烈打击而使得铜板具有所需要的形状,然后再通过拼接的方法就得到了所需的大型铜佛像。

目前的市场上大部分的佛像均采用浇注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而成,现有的浇注装置难以保证每次加的浇注液量相同,容易发生溢出或者缺少浇注液的情况,降低了佛像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定量控制浇注液,使每次浇注的量相同,提高了佛像的品质,加快了加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原料罐、浇注箱和浇注罐,所述原料罐的一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浇注罐的顶部连接,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a,所述浇注箱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浇注罐的底部通过开口延伸至浇注箱的内部,所述浇注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b,所述浇注罐的顶部两侧固设有横向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垂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浇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且固定块搭接在支撑柱上且与称重传感器接触;所述浇注箱的前端面铰接有箱门,所述浇注箱内底部固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进一步,所述浇注箱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而控制箱的前端面安装有键盘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称重传感器和键盘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a和电磁阀b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主要包括位于放置台上方两侧的固定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固设在浇注箱内壁上的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靠近放置台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设在浇注箱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固定板之间固设有多个横向的连接弹簧,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浇注罐的内侧壁上由外向里依次设有保温层、电加热板和导热内衬,所述电加热板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浇注罐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位置与放置台的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称重传感器监测浇注罐内部浇注液的量,从而控制电磁阀a的进料,从而控制每次浇注的量相同,提高品质;利用夹持机构限制模具的位置,对模具进行固定和缓冲,同时还作为进行浇注开始的信号,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对浇注罐进行保温和加热,维持浇注液的温度,并免其发生凝结,影响佛像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定量控制浇注液,使每次浇注的量相同,提高了佛像的品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中浇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中浇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罐;2、浇注箱;3、控制箱;4、浇注罐;5、电磁阀a;6、进料管;7、箱门;8、观察窗;9、固定块;10、支撑柱;11、称重传感器;12、电动推杆;13、固定板;14、夹板;15、连接弹簧;16、放置台;17、定位板;18、压力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保温层;21、电加热板;22、导热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原料罐1、浇注箱2和浇注罐4,原料罐1的一侧连接有进料管6,进料管6的一端与浇注罐4的顶部连接,进料管6上安装有电磁阀a5,浇注箱2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开口,浇注罐4的底部通过开口延伸至浇注箱2的内部,浇注罐4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23,出料管23上安装有电磁阀b24,电磁阀a5和电磁阀b24的型号均为,浇注罐4的顶部两侧固设有横向的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下方设置有垂直的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底端与浇注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0的顶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1,且固定块9搭接在支撑柱10上且与称重传感器11接触,该称重传感器11的型号可为hx711;浇注箱2的前端面铰接有箱门7,浇注箱2内底部固设有放置台16,放置台16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浇注箱2的一侧设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型号为at89c51,而控制箱3的前端面安装有键盘和显示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称重传感器11和键盘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a5和电磁阀b24电性连接。

夹持机构主要包括位于放置台16上方两侧的固定板13和定位板17,定位板17与固设在浇注箱2内壁上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定位板17靠近放置台16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8,固定板13的一侧固设有电动推杆12,其型号为sea801,电动推杆12的另一端固设在浇注箱2的内壁上,固定板13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14,夹板14与固定板13之间固设有多个横向的连接弹簧15,电动推杆12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8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浇注罐4的内侧壁上由外向里依次设有保温层20、电加热板21和导热内衬22,电加热板21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浇注罐4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加热板21的型号为m112581,温度传感器19的型号为t30tse02b。

箱门7上设置有观察窗8,观察窗8的位置与放置台16的位置对应。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佛像铸造用浇注装置,首先通过键盘设置每次浇注的浇注液量,然后打开电磁阀a5使原料罐1内的浇注液通过进料管6进入浇注罐4中,随着浇注液进入浇注罐4,使得浇注罐4的整体重量增大,当增大的重量达到预设量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5关闭;浇注时,打开箱门7,将浇注的模具放置到放置台16上,然后关闭箱门7,启动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伸长带动固定板13和夹板14运动,夹板14接触模具后继续伸长直至模具挤压定位板17,定位板17上的压力传感器18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2停止伸长,然后控制电磁阀b24打开,浇注液进入模具中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关闭电磁阀b24,电动推杆12恢复初始位置,打开箱门7取出模具。

浇注液位于浇注罐4内,温度传感器19监测其中浇注液的温度,在浇注液温度降低时启动电加热板21,保持浇注液的温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