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0228发布日期:2021-03-09 14:5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热浸镀法生产铜包钢线材的生产工艺是利用热浸镀原理,将金属线材浸入到熔融的铜液中,从而在金属表面获得铜镀层。
3.在镀覆过程中存在2个步骤:一是在很短的接触时间内通过比较浅的熔体,可获得最大厚度的镀层,此阶段为凝固期;二是在其后较长的接触时间内通过比较深的熔体,镀层厚度减少,甚至完全重熔,此阶段称为重熔期。在凝固期问,由于母线的温度低,金属受到热渗透作用被加热到高温,界面处的温度梯度随之下降。当固/液界面的热流达到平衡时,便可获得最大厚度的镀层。在重熔期间,热流平衡反向,固/液界面处的温度梯度接近于零。完全重熔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界面传热系数。
4.铜的冷凝包覆率取决于铜液与钢线的热交换。通过控制钢线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浸镀时间,可得到不同厚度的铜层。铜的附着比随钢线预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由于经过预热芯体与熔融铜之间的温度差减小,凝固周期缩短,则镀层厚度减小。但钢芯经过预热,铜镀层与钢芯间将结合得更紧密。
5.传统热浸镀法生产铜包钢线材的生产工艺存在这样的缺陷,无法了解钢线上附着的铜层厚度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具有装有铜液的铜液熔炉、钢线,所述钢线以一定速度从下至上垂直穿过铜液熔炉,所述铜液熔炉内设有用于测量铜液高度的带有刻度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为碳化硅棒。
8.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上浮,则钢线上形成的铜层的厚度增加,所述测量杆下降,则钢线上形成的铜层的厚度减少。
9.进一步的,测量杆一端伸入铜液内,测量杆另一端伸出铜液熔炉外。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测量杆在熔炉中上下位置的变化来辨别钢线上吸附的铜层厚度变化,从而便于工人实时了解钢线上铜层厚度情况。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的简图;
13.其中,1、铜液熔炉,2、钢线,3、测量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5.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测量杆的热浸铜包钢生产装置,具有装有铜液的铜液熔炉1、钢线2,钢线2以一定速度从下至上垂直穿过铜液熔炉1,铜液熔炉1内设有用于测量铜液高度的带有刻度的测量杆3,测量杆3为碳化硅棒,测量杆3上浮,则钢线2上形成的铜层的厚度增加,测量杆3下降,则钢线2上形成的铜层的厚度减少。
16.测量杆3一端伸入铜液内,测量杆3另一端伸出铜液熔炉1外。伸出端便于操作工观察测量杆3的上下位置变化。
17.作业时,钢线2以一定速度从下至上垂直穿过铜液熔炉1,测量杆3上浮,表示铜液深度深,即钢线穿过铜液的深度深,附着在钢线上的铜层厚度增加,测量杆3下降,则钢线2上形成的铜层的厚度减少。可以通过测量杆3在熔炉中上下位置的变化来辨别钢线2上吸附的铜层厚度变化,从而便于工人实时了解钢线2上铜层厚度情况。
1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