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5461发布日期:2020-08-07 18:3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

淬火装置指进行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的设备,主要分为中频淬火炉,高频淬火炉,工频淬火炉,数控淬火机床,一体化淬火机床。淬火设备本身主要由淬火机床、中高频电源、冷却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公告号为cn208440676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淬火装置,包括轧辊淬火装置本体与底座,所述轧辊淬火装置本体是由轧辊放置箱、加热箱、油冷箱、水冷箱、空冷箱、底座和顶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中,本轧辊淬火装置本体,结构紧凑,机械化程度高,能够科学的改善淬火处理后轧辊的物理性质,本轧辊淬火装置本体采用多重介质进行冷却处理,当加热后的轧辊通过机械手运动送入到油冷箱进行油冷处理,当温度降至300度以下时,会被机械手送至水冷箱内进行水冷处理,当温度降至50度以下时,会被机械手送至空冷箱内进行沥水空冷处理,这种复式的冷却处理,可以根据钢材的物理性质,进行科学有效的淬火处理,从而提高钢的强度与硬度。

虽然以上轧辊的淬火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对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且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厂家,由于成本问题,很难适用,现有的做法都是首先将轧辊挂接在挂钩上,然后使用带有钩子的操作杆挂接在挂钩上,然后操作人员将操作杆伸入池子内,将挂接有轧辊的挂钩挂接在淬火池子内,从而进行淬火,由于油池周围地面较滑,但是这样的淬火方式需要人为挂接在池子内,稍微不注意,较为危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装置,其具有生产成本小,操作安全性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淬火装置,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淬火池,所述淬火池上方设置有门型架,所述门型架由两个竖板和一个横板组成,所述横板固定在两个竖板的顶端,所述竖板远离横板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便于门型架滑动的滚动件,所述淬火池位于两个竖板之间,所述横板下方设置有吊板,所述吊板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所述吊板远离横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挂接轧辊的挂接件,其中一个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吊板上下滑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轧辊进行油淬时,此时通过驱动件驱动吊板竖直向下滑动,然后通过挂接件将堆积在淬火池一端的轧辊挂起,再次通过驱动件将轧辊吊起,然后推动门型架,使得底座沿着淬火池的边沿滑动,直至吊板位于淬火池的上方,进而再次通过驱动件,使得吊板竖直向下滑动,直至轧辊浸入油液里,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将挂接有轧辊的挂钩挂接在淬火池的内壁上,使得操作人员难以滑入油池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件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限位槽、固定在底座下方的滑杆、转动在滑杆远离底座一端的滚轮,所述滑杆滑动在限位槽内,所述滚轮滚动在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挂接好轧辊的门型架朝向淬火池推动时,滚轮在限位槽内滑动,限位槽使得滑杆只能沿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推动底座时,门型架朝向淬火池的方向滑动,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接件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吊板远离横板一侧的吊环、挂接在吊环上的挂钩、挂接在挂钩上的吊绳,所述吊绳远离挂钩一端固定有安全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已知现有生产的轧辊为环状物,当挂接轧辊时,首先将固定有安全扣一端的吊绳从轧辊的内腔中穿过,然后将安全扣挂接在挂钩上,从而轧辊被挂接在挂钩上,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在其中一个底座上表面上的绞线辊、同轴固定在绞线辊转轴一端上的伺服电机、转动在竖板顶端的第一导向轮、转动在横板上的第二导向轮、贯穿开设在横板上的穿线孔、绕卷在绞线辊上的钢丝绳,所述第一导向轮与绞线辊位于横板的同一端,所述钢丝绳一端绕卷在绞线辊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且固定在吊板靠近横板一侧,所述钢丝绳滑动在穿线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轧辊需要浸入油里进行冷却时,此时开启伺服电机的开关,使得伺服电机驱动绞线辊进行放卷,钢丝绳首先绕过第一导向轮,然后再绕过第二导向轮,再然后从穿线孔内穿出,钢丝绳在轧辊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吊板竖直向下滑动,直至轧辊浸入油液里的时候,停止伺服电机转动,浸油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通过伺服电机,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吊板上一次性可以挂接至少五个轧辊,油淬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线孔的内壁上转动有若干个便于钢丝绳滑动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滑动在穿线孔内,滚珠减小了钢丝绳与穿线孔之间的摩擦力,便于钢丝绳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呈u字形,所述把手的两端均固定在竖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门型架的时候,便于操作人员拽着把手,推动门型架,便于门型架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淬火池中间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将淬火池划分为油淬池、水淬池、空冷池,所述水淬池位于油淬池与空冷池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淬火池不仅可以进行油淬,还可以进行水淬以及空冷,淬火方便,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淬火池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盖设淬火池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转轴垂直于限位槽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没有进行淬火的时候,将盖板盖设在淬火池的上边,使得杂物难以掉入淬火池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门型架,便于将轧辊吊起来浸油冷却;通过设置滚轮与滑杆,便于门型架在淬火池上滑动;通过设置吊环、挂钩和吊绳,便于将轧辊挂接在门型架上;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绞线辊和钢丝绳,浸油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通过伺服电机,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在淬火池内设置隔板,将淬火池划分为油淬池、水淬池、空冷池,使得淬火池功能多样;通过设置盖板,当没有进行淬火的时候,将盖板盖设在淬火池的上边,使得杂物难以掉入淬火池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淬火池;2、门型架;3、竖板;4、横板;5、底座;6、滚动件;7、吊板;8、挂接件;9、驱动件;10、限位槽;11、滑杆;12、滚轮;13、吊环;14、挂钩;15、吊绳;16、安全扣;17、绞线辊;18、伺服电机;19、第一导向轮;20、第二导向轮;21、穿线孔;22、钢丝绳;23、滚珠;24、把手;25、隔板;26、油淬池;27、水淬池;28、空冷池;2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1,淬火池1开设在厂区内的地面上,淬火池1俯视图呈矩形状,淬火池1的上方盖设盖板29,盖板29的转轴垂直于淬火池1的长度方向,盖板29使得杂物以及灰尘难以掉入淬火池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淬火池1内设置有两个隔板25,两个隔板25将淬火池1划分为油淬池26、水淬池27和空冷池28,水淬池27位于油淬池26与空冷池28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淬火池1的上方设置有门型架2,门型架2由两块竖板3与一块横板4组成,两块竖板3分别位于淬火池1的两侧,横板4固定在两块竖板3的上端面上,竖板3的侧壁上固定有把手24,把手24为u型板,把手24的两端均固定在竖杆的侧壁上。

如图1所示,竖板3远离横板4一端设置有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用于滑动门型架2的滚动件6,滚动件6包括限位槽10、滑杆11和滚轮12,限位槽10开设在淬火池1的两侧地面上,限位槽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盖板29转轴的方向,滑杆11固定在底座5靠近限位槽10的一侧,滚轮12固定在滑杆11远离底座5的一端,滚轮12位于限位槽10内,滚轮12滚动在限位槽10的底面上,滑杆11滑动在限位槽10内。

如图1所示,横板4的下方设置有吊板7,吊板7的两端固定有滑块,两个竖板3的向对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在滑槽内,吊板7滑动在两个竖板3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吊板7上下滑动的驱动件9,驱动件9包括绞线辊17、伺服电机18、第一导向轮19、第二导向轮20、穿线孔21(如图4所示)和钢丝绳22,绞线辊17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底座5的上表面上,绞线辊17的转轴同轴固定在伺服电机18的转轴上,伺服电机18固定在底座5的上表面上,第一导向轮19转动在竖板3的上端面上,第一导向轮19与伺服电机18位于横板4的同一端,第二导向轮20转动在横板4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横板4的中间位置,穿线孔21(如图4所示)开贯穿设在横板4的中间位置处,穿线孔21(如图4所示)的轴线垂直于横板4长度方向,钢丝绳22一端绕卷在绞线辊17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19与第二导向轮20且从穿线孔21(如图4所示)中穿过,钢丝绳22穿出穿线孔2(如图4所示)1的一端固定在吊板7靠近横板4的一侧侧壁上,从而通过伺服电机18驱动绞线辊17转动,绞线辊17转动使得吊板7竖直上下滑动。

如图4所示,穿线孔21的内壁上转动有若干个滚珠23,若干个滚珠23间隔均匀的设置在穿线孔21的内壁上,当钢丝绳22从穿线孔21中穿过时,滚珠23减小了钢丝绳22与穿线孔21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钢丝绳22在穿线孔21内滑动。

如图1和图5所示,吊板7远离横板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挂接轧辊的挂接件8,挂接件8包括吊环13、挂钩14和吊绳15,吊绳15也为钢丝所制,若干个吊环13均固定在吊板7远离横板4的一侧,若干个吊环13沿着吊板7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挂钩14远离钩子一端挂接在吊环13上,吊绳15一端挂接在挂钩14的钩子上,另一端固定有安全扣1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根据加工要求选择轧辊热处理后的冷却方式,已知热处理后的工件会放置在淬火池1远离盖板29转轴一端的地方,热处理的加工件为环形轧辊,当选择油冷时,将门型架2滑动到堆放热处理工件的位置,然后驱动伺服电机18,使得吊板7竖直向下滑动,然后将带有安全扣16的吊绳15从轧辊的内腔中穿过,然后将安全扣16挂接在挂钩14的钩子上,此时开启伺服电机18的开关,使得吊板7竖直向上滑动,从而将需要被冷却的轧辊吊起,吊板7一次可以至少挂接五个左右的轧辊,然后推动门型架2,使得门型架2朝向油淬池26的方向滑动,当吊板7位于油淬池26的正上方时,此时开启伺服电机18的开关,使得伺服电机18驱动吊板7竖直向下滑动,直至轧辊浸入油面以下,然后停止伺服电机18转动,当冷却好之后,再次驱动伺服电机18将轧辊吊起,等待一段时间,使得附着在工件上的油滴入油淬池26内,然后推动门型架2,将工件取下,便可完成冷却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