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接地金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可靠、稳定的接地系统,是各行业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而接地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于选择良好的接地材料。
目前,通常使用镀锌钢材、镀铜钢材或纯铜材作为接地材料。镀锌钢材造价相对较低,但镀锌钢材耐腐蚀性较差,使用寿命短,后期维护保养费用较高。纯铜热稳定性能好、导电性能强、耐腐性强,但对其附近的钢结构会造成电化学腐蚀,同时采用铜材作为接地材料一次投入成本较高,且会对环境产生重金属离子污染。镀铜钢材兼有铜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造价适中,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包括:铝al、铜cu、稀土元素re、硼b和其他杂质,各成分的含量为:
cu:2.5%~3.5%,re:0.05%~0.2%,b:0.02%~0.06%,其他杂质:0.5%以下,余量为al。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接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根据所述接地材料中各成分的含量,配备各成分的原材料;
步骤2:熔炼,待铝的原材料将要完全融化时,分别加入铜、稀土元素和硼的原材料,形成熔炼液;
步骤3:对所述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
步骤4:热挤压,对所述拉铸棒进行预热,在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形成所需截面的热挤压件;
步骤5:喷丸,对所述热挤压件进行喷丸处理;
步骤6:氧化,将所述喷丸后的热挤压件置于温箱内,调节氧化温度进行氧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铝合金作为接地材料,通过在铝中增加少量的铜,改善表面氧化物导电性能不佳,不能作为接地材料使用的缺点;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起到到细化晶粒和净化晶界的作用;合金中加入硼,起到抑制铝铜θ相的产生;喷丸工艺消除了由于挤压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起到细化表面晶粒的作用。此外,所述接地材料可代替纯铜,减少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铜对环境产生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铸棒的金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挤压后接地件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丸前接地件的表面形貌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丸后接地件的表面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所述接地材料包括铝al、铜cu、稀土元素re、硼b和其他杂质,各成分的含量为:
cu:2.5%~3.5%,re:0.05%~0.2%,b:0.02%~0.06%,其他杂质:0.5%以下,余量为al。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接地材料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根据所述接地材料中各成分的含量,配备各成分的原材料;
步骤2:熔炼,待铝的原材料将要完全融化时,分别加入铜、稀土元素和硼的原材料,形成熔炼液;
步骤3:对所述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
步骤4:热挤压,对所述拉铸棒进行预热,在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形成所需截面的热挤压件;
步骤5:喷丸,对所述热挤压件进行喷丸处理;
步骤6:氧化,将所述喷丸后的热挤压件置于温箱内,调节氧化温度进行氧化。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铝的原材料采用99.9%的铝锭,铜的原材料采用99.5%的电解铜,稀土元素的原材料采用铝稀土,硼的原材料采用铝硼中间合金。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熔炼温度为:50~800℃。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拉铸直径为600~1500mm,拉铸速度为12cm/min~18cm/min;冷却水温度为25℃以下,水量为500~1000m3/h。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拉铸棒的晶粒度级别大于gb/t6394-2017中的7级。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拉铸棒的预热温度为400~450℃,预热时间为20min。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热挤压件的成分为α+β(al-cu固溶相)基体和θ相(cual2相),其中θ相的颗粒直径小于10μm,析出相总面积小于观察面积的30%。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喷丸处理的丸粒为20#~40#的玻璃丸或0.8~1.0mm的钢丸,喷丸压力为0.15~0.2mpa,喷丸覆盖率为100%。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氧化温度为200~300℃,氧化时间为2~3h。
本发明所提供的铝合金接地材料,通过在铝中增加少量的铜,改善表面氧化物导电性能不佳,不能作为接地材料使用的缺点;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起到到细化晶粒和净化晶界的作用;合金中加入硼,起到抑制铝铜θ相的产生;喷丸工艺消除了由于挤压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起到细化表面晶粒的作用。所述接地材料可代替纯铜,减少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铜对环境产生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问题。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所述接地材料各成分的含量为al:97.42%,cu:2.5%,re:0.05%,b:0.02%,杂质0.0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接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根据接地材料的各成分含量要求进行配料,铝和铜的原材料分别采用99.9%的铝锭和99.5%的电解铜,稀土元素和硼分别以铝稀土和铝硼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步骤2:熔炼。在50℃下,待原料铝将要完全融化时加入原料铜、稀土中间合金和硼中间合金。
步骤3:拉铸。对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对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拉铸直径为600mm,拉铸速度为12cm/min,冷却水温度为25℃,水量500m3/h。图1为拉铸棒的金相图,如图所示,拉铸后圆棒晶粒度级别大于7(根据gb/t6394-2017)。
步骤4:热挤压。对拉铸棒在400℃下预热20min,在挤压机中按照要求进行挤压,最终挤压成所需截面的接地体。熔铸热挤压后,材料的成分为α+β(al-cu固溶相)基体和少量的θ相(cual2相)。图2为热挤压后接地件的电镜图,如图所示,θ相的颗粒直径为9μm,析出相总面积为观察面积的28%。
步骤5:喷丸。对接地体进行喷丸处理,丸粒为20#的玻璃丸或0.8mm的钢丸,喷丸压力设置为0.15mpa,喷丸覆盖率100%。图3和图4分别为喷丸前和喷完后的接地件在光学轮廓仪下的表面形貌图,可以看出,喷丸工艺消除了由于挤压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起到细化表面晶粒的作用。
步骤6:氧化。将热挤压喷丸后的接地体放入温箱中,调节温箱温度为200℃进行氧化,氧化3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所述接地材料各成分的含量为al:95.74%,cu:3.5%,re:0.2%,b:0.06%,杂质0.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接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根据接地材料的各成分含量要求进行配料,铝和铜的原材料分别采用99.9%的铝锭和99.5%的电解铜,稀土元素和硼分别以铝稀土和铝硼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步骤2:熔炼。在800℃下,待原料铝将要完全融化时加入原料铜、稀土中间合金和硼中间合金。
步骤3:拉铸。对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拉铸直径为1500mm,拉铸速度为18cm/min,冷却水温度为20℃,水量1000m3/h。拉铸后圆棒晶粒度级别大于7(根据gb/t6394-2017)。
步骤4:热挤压。对拉铸棒在450℃下预热20min,在挤压机中按照要求进行挤压,最终挤压成所需截面的接地体。熔铸热挤压后,材料的成分为α+β(al-cu固溶相)基体和少量的θ相(cual2相)。θ相的颗粒直径为5μm,析出相总面积为观察面积的25%。
步骤5:喷丸。对接地体进行喷丸处理,丸粒为40#的玻璃丸或1.0mm的钢丸,喷丸压力设置为0.2mpa,喷丸覆盖率100%。
步骤6:氧化。将热挤压喷丸后的接地体放入温箱中,调节温箱温度为300℃进行氧化,氧化2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铝合金接地材料,所述接地材料各成分的含量为al:96.61%,cu:3%,re:0.1%,b:0.04%,杂质0.2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接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根据接地材料的各成分含量要求进行配料,铝和铜的原材料分别采用99.9%的铝锭和99.5%的电解铜,稀土元素和硼分别以铝稀土和铝硼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步骤2:熔炼。在400℃下,待原料铝将要完全融化时加入原料铜、稀土中间合金和硼中间合金。
步骤3:拉铸。对熔炼液进行拉铸,经冷却水冷却,形成拉铸棒。拉铸直径为1000mm,拉铸速度为15cm/min,冷却水温度为15℃以下,水量750m3/h。拉铸后圆棒晶粒度级别大于7(根据gb/t6394-2017)。
步骤4:热挤压。对拉铸棒在425℃下预热20min,在挤压机中按照要求进行挤压,最终挤压成所需截面的接地体。熔铸热挤压后,材料的成分为α+β(al-cu固溶相)基体和少量的θ相(cual2相)。θ相的颗粒直径为3μm,析出相总面积为观察面积的20%。
步骤5:喷丸。对接地体进行喷丸处理,丸粒为30#的玻璃丸或0.9mm的钢丸,喷丸压力设置为0.18mpa,喷丸覆盖率100%。
步骤6:氧化。将热挤压喷丸后的接地体放入温箱中,调节温箱温度为250℃进行氧化,氧化2.5h。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