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的湿法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4824发布日期:2020-07-17 17: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土镍矿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s1,对红土镍矿进行酸浸处理,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铁酸浸渣和酸浸液;

步骤s2,采用钢渣粉调节所述酸浸液的ph值在1.5~1.8进行预中和,固液分离后得到膏渣和预中和液;

步骤s3,采用钢渣粉调节所述预中和液的ph值为3.5~4.8进行除铁铝,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铁铝渣和除铁铝液;

步骤s4,采用硫酸调节所述除铁铝液的ph值为3.5~5.5后采用金属粉置换所述除铁铝液中的镍钴,固液分离后得到除镍钴后贫液和含镍钴沉淀物,所述金属粉为粒径在1nm~100μm的金属粉;

步骤s5,采用化学氧化沉淀法对所述除镍钴后贫液进行除铁,其中采用钢渣粉作为中和剂,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铁氧体渣和除铁后液;以及

步骤s6,对所述除铁后液进行氧化处理后采用钢渣粉作为中和剂进行除锰,得到含锰渣和除锰后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粒径在100nm~50μm的金属粉,优选所述步骤s4的置换反应时间为0.5~5.0h,优选所述金属粉与所述镍钴的摩尔比为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铁粉、镁粉、铝粉、锰粉、锌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固液分离过程包括对所述预中和后得到的矿浆进行逆流洗涤,得到底流形式的膏渣和预中和液,

或者包括对所述预中和后得到的矿浆进行过滤,得到滤饼形式的膏渣和预中和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控制所述除铁后液的ph值在7.5~8.5之间,至少部分所述除铁后液作为所述逆流洗涤的洗水或者所述过滤的洗水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控制所得到的除锰后液的ph值在7.5~8.5之间,至少部分所述除锰后液作为所述逆流洗涤的洗水或者所述过滤的洗水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洗涤为多级逆流洗涤,优选为4~8级逆流洗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处理工艺还包括对所述含镍钴沉淀物进行磁选处理,得到镍钴富集中间粉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采用钢渣粉调节所述预中和液的ph值为3.5~3.8进行除铁铝,固液分离后得到所述含铁铝渣和所述除铁铝液,

或者所述步骤s3包括:

采用钢渣粉调节所述预中和液的ph值为3.5~3.8进行一段除铁铝,固液分离后得到一段含铁铝渣和一段除铁铝液;

采用钢渣粉调节所述一段除铁铝液的ph值为4.4~4.8进行除铁铝,固液分离后得到所述含铁铝渣和所述除铁铝液,

所述含铁铝渣返回所述步骤s1中与所述红土镍矿一起进行酸浸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采用钢渣粉作为中和剂调节所述除镍钴后贫液的ph值为7.5~8.5,加热所述除镍钴后贫液至40~60℃并向加热后的所述除镍钴后贫液通入压缩空气以进行氧化得到含有铁氧体的矿浆;

对所述含有铁氧体的矿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铁氧体渣和除铁后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控制所得到的除铁后液的ph值在7.5~8.5之间,所述步骤s6包括:

将至少部分所述除铁后液与所述膏渣、所述含铁铝渣和所述含锰渣混合形成尾矿浆;

利用钢渣粉对所述尾矿浆进行中和处理并向所述尾矿浆中通入压缩空气以进行氧化除锰,得到含锰渣和除锰后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土镍矿的湿法处理工艺。该湿法处理工艺包括:步骤S1,对红土镍矿进行酸浸处理得到含铁酸浸渣和酸浸液;步骤S2,采用钢渣粉调节酸浸液的pH值在1.5~1.8进行预中和得到膏渣和预中和液;步骤S3,采用钢渣粉调节预中和液的pH值为3.5~4.8进行除铁铝得到含铁铝渣和除铁铝液;步骤S4,采用硫酸调节除铁铝液的pH值为3.5~5.5后采用金属粉置换除铁铝液中的镍钴得到除镍钴后贫液和含镍钴沉淀物,金属粉为粒径在1nm~100μm的金属粉。采用置换的方式去除除铁铝液中的镍钴,使得镍钴以金属单质的形式从除铁铝液中分离出来,由于其组成特点,所得到的含镍钴沉淀物中的含水量很少,因此便于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磊;刘苏宁;刘诚;秦丽娟;曹敏;林洁媛;黄松宇;彭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