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β相大尺寸单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3568发布日期:2020-12-29 12:4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钛合金β相大尺寸单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兵器、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钛合金单晶由于消除了晶界,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钛合金零件的高温持久寿命、蠕变强度等高温力学性能。此外,由于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和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均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因此钛合金单晶可显著提高特定方向的力学性能,更有助于钛合金应用潜力的挖掘。目前,钛合金单晶可通过定向凝固或定向生长的方法制备。但是,这些方法需要专用设备,且制备的钛合金单晶尺寸较小,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工艺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合金β相大尺寸单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与传统的定向凝固或定向生长制备金属单晶的方法相比,制备的单晶尺寸更大、生产效率更高,而且不需要专用设备,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钛合金β相大尺寸单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钛合金棒坯加热至tβ-45℃~tβ-30℃,然后多火次镦拔锻造得到锻坯,其中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大于等于50%,tβ为所述棒坯的相变点温度;

(2)将步骤(1)中得到的锻坯加热至tβ+10℃~tβ+50℃,然后镦拔锻造得到锻坯一,其中锻坯一变形量为20%~50%;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锻坯一加热至tβ-30℃~tβ+30℃保温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水冷至室温得到坯料;

(4)使用化学试剂侵蚀步骤(3)得到的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机加工,截取钛合金β相单晶。

所述步骤(1)采用电阻炉加热钛合金棒坯,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3~10火次得到锻坯。

所述步骤(2)中锻坯一的终锻温度不低于750℃。

所述步骤(3)中坯料的保温时间为大于等于12小时。

所述步骤(4)中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线切割机加工。

所述步骤(4)中截取的钛合金β相单晶体积大于100cm3

所述步骤(1)中棒坯采用的是tc18、ti55531、tb6或tc17钛合金。

所述步骤(1)中锻坯的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制备体积大于100cm3的钛合金β相单晶,与传统的定向凝固或定向生长制备金属单晶的方法相比,制备的单晶尺寸更大、生产效率更高,而且不需要专用设备,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原理:钛合金在两相区变形时,变形量越大、温度越高,{100}取向β相晶粒比例越高;在后续的接近相变点的单相区变形时,{100}取向β相晶粒以回复为主,相对其他再结晶晶粒形成了尺寸优势;而在接近相变点的保温过程中,{100}取向β相晶粒容易利用尺寸优势吞并其他取向晶粒,当吞并完成后,取向接近的{100}β相晶粒发生合并,并形成单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钛合金β相大尺寸单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电阻炉将钛合金棒坯加热至tβ-45℃~tβ-30℃,保温系数0.7~1,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3~10火次得到锻坯,其中锻坯单火次的变形量为大于等于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大于120mm/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00℃,tβ为所述棒坯的相变点温度;

(2)采用电阻炉将步骤(1)中得到的锻坯加热至tβ-45℃~tβ-30℃,保温系数0.6~0.8,然后加热至tβ+10℃~tβ+50℃,保温系数0.2~0.4,而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火次得到锻坯一,其中变形量为20%~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大于120mm/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50℃;

(3)采用电阻炉将步骤(2)中得到的锻坯一加热至tβ-30℃~tβ+30℃保温,保温时间为大于等于12小时,然后快速淬水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坯料;

(4)使用13%~30%硝酸+10%~16%氢氟酸+水侵蚀步骤(3)中得到的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线切割加工,截取体积大于100cm3的tc18、ti55531、tb6或tc17钛合金β相单晶。

实施例1

制备体积约为200cm3的tc18钛合金β相单晶。

采用电阻炉将tc18钛合金φ300mm×170mm的棒坯加热至tβ-35℃,保温系数0.7,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6火次得到锻坯,其中单火次的变形量为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200mm/次;用电阻炉将锻坯加热至tβ-30℃,保温系数0.7,然后加热至tβ+15℃,保温系数0.3,而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火次得到锻坯一,其中变形量为2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200mm/次;采用电阻炉将锻坯一加热至tβ+30℃保温,保温时间为24小时,然后快速淬水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坯料;使用30%硝酸+10%氢氟酸+水侵蚀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机加工,截取体积约为200cm3的tc18钛合金β相单晶。

实施例2

制备体积约为100cm3的ti55531钛合金β相单晶。

采用电阻炉将ti55531钛合金φ300mm×150mm的棒坯加热至tβ-45℃,保温系数1,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3火次得到锻坯,其中单火次的变形量为6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150mm/次;用电阻炉将锻坯加热至tβ-35℃,保温系数0.8,然后加热至tβ+10℃,保温系数0.2,而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火次得到锻坯一,其中变形量为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150mm/次;采用电阻炉将锻坯一加热至tβ+10℃保温,保温时间为12小时,然后快速淬水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坯料;使用30%硝酸+10%氢氟酸+水侵蚀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机加工,截取体积约为100cm3的ti55531钛合金β相单晶。

实施例3

制备体积约为300cm3的tb6钛合金β相单晶。

采用电阻炉将tb6钛合金φ320mm×200mm的棒坯加热至tβ-30℃,保温系数1,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0火次得到锻坯,其中单火次的变形量为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120mm/次;用电阻炉将锻坯加热至tβ-45℃,保温系数0.6,然后加热至tβ+50℃,保温系数0.4,而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火次得到锻坯一,其中变形量为3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120mm/次;采用电阻炉将锻坯一加热至tβ-30℃保温,保温时间为48小时,然后快速淬水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坯料;使用30%硝酸+10%氢氟酸+水侵蚀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机加工,截取体积约为300cm3的tb6钛合金β相单晶。

实施例4

制备体积约为100cm3的tc17钛合金β相单晶。

采用电阻炉将tc17钛合金φ320mm×200mm的棒坯加热至tβ-30℃,保温系数1,然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6火次得到锻坯,其中单火次的变形量为5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120mm/次;用电阻炉将锻坯加热至tβ-45℃,保温系数0.7,然后加热至tβ+30℃,保温系数0.3,而后用快锻机镦拔锻造1火次得到锻坯一,其中变形量为30%,拔长采用四方拔长,拔长压下量为200mm/次;采用电阻炉将锻坯一加热至tβ-30℃保温,保温时间为24小时,然后快速淬水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坯料;使用30%硝酸+10%氢氟酸+水侵蚀坯料表面获得晶界,在坯料上沿晶界进行机加工,截取体积约为100cm3的tc17钛合金β相单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