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及拆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5087发布日期:2020-12-22 13:4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及拆除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高炉热风炉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及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热风炉球顶处于高炉热风炉的最高部位,在炉壳等上部设施拆除后,便无能够为球顶耐材拆除作业人员提供悬挂安全带、防坠器等保护措施的固定安全吊挂点。为此,现有技术中使用高度通常大于40米的大型吊机,为作业人员提供固定安全措施悬挂点。

目前,采用吊机悬挂的方式,在拱顶耐材的拆除作业中,即使进行连续作业,通常也需要4~5天,仅吊机的使用费用就非常高。而且,从安全管控来说,吊机作业方式通常只能安排在白天,使得工期更长,导致拆除作业的成本更高。另外,由于高炉热风炉的现场布置通常都比较紧凑,使用大型吊机进行高空拆除作业,作业时容易受现场场地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及拆除方法,无需使用吊机,在现场场地作业方便,且拆除工期缩短。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包括作业支架以及作业楼梯。作业支架包括支撑梁及支架平台;支撑梁的底部用于固定于施工场地;支架平台与支撑梁的顶部连接,并能够延伸至球顶的拱顶朝天孔,支架平台设置有作业吊挂部位。作业楼梯用于与作业支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作业楼梯被配置为:拆除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形成作业开口后,作业楼梯能够从作业开口伸入球顶,且作业楼梯的底端能够延伸至接近球顶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其中,预设区域为作业人员能够站立在耐材上进行拆除的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业支架为相互连接的支撑梁和支架平台的框架结构,其占地面积小,在现场场地作业方便。通过支撑梁安装支架平台,支架平台的作业吊挂部位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悬挂安全带、防坠器等保护措施的吊挂点,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辅助,一方面,能够节约使用吊机的成本;另一方面,不受吊机作业方式只能在白天作业的影响。

在进行拆除作业时,支架平台能够延伸至球顶的拱顶朝天孔的方式,方便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上对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同时,由于作业楼梯能够从作业开口伸入球顶并得作业人员能够在作业楼梯完成对球顶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将作业楼梯连接在支架平台,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完成对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然后站立在耐材上对预设区域的耐材进行拆除,即可完成球顶耐材的拆除,其拆除作业方式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拆除工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作业支架包括能够沿球顶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每个支架均设置有支撑梁和支架平台,且支架平台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能够延伸至拱顶朝天孔的边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作业支架设置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方便进行起吊和安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沿球顶对称设置,且每个支架的支架平台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能够延伸至拱顶朝天孔的边缘,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上方的区域,一方面,方便在支架平台上对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另一方面,方便将作业楼梯连接在作业支架的底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梁与支架平台垂直,支撑梁能够沿球顶的高度方向延伸,支架平台能够沿球顶的横截面的径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平台沿球顶的横截面的径向延伸的方式,能够提供平稳的操作平台,同时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上移动时能够方便地对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具有较大直径的作业开口,方便后续作业的进行。支撑梁沿球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能够较稳定地固定在施工场地;该支撑梁与支架平台垂直的关系,还能够较好地对位于其顶部的支架平台进行支撑。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梁与支架平台之间连接有加强梁。

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强梁能够加强支撑梁与支架平台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球顶的横截面的径向上,作业楼梯倾斜设置,作业楼梯的底端朝向靠近支撑梁的一侧延伸;在球顶的高度方向上,作业楼梯的底部能够延伸至球顶的中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业楼梯倾斜设置并朝向靠近支撑梁的一侧延伸,使得作业楼梯能够朝向靠近球顶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同时使得作业楼梯在高度上延伸至球顶的中部,使得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的作业范围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中部及以上区域的耐材。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作业时能够将耐材拆除至球顶的中部的位置,完成在作业楼梯的拆除作业后,剩下的预设区域的耐材能够提供稳定的操作平台,方便作业人员进一步站立正在耐材上继续拆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作业楼梯具有与支架平台相对固定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在支架平台的延伸方向上与支架平台相对滑动的第二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业楼梯能够相对支架平台滑动的方式,便于调节作业楼梯与球顶的相对位置,使得作业楼梯能够更好地与球顶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对应,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的拆除作业更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采用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拆除设备进行,拆除方法包括:切割炉壳位于球顶的顶部外侧的部位。在球顶的外侧安装作业支架;将支撑梁的底部固定于施工场地,并使得支架平台延伸至拱顶朝天孔。将作业人员的安全绳吊挂在作业吊挂部位。拆除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形成作业开口以扩大拱顶朝天孔。在作业支架的底部安装作业楼梯,将作业楼梯从作业开口伸入球顶。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完成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然后作业人员站立在预设区域的耐材上继续拆除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割炉壳后,将作业支架安装在球顶外侧,作业人员吊挂在支架平台的作业吊挂部位,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辅助。在进行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上对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随后安装作业楼梯,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对球顶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进行拆除;然后,作业人员站立在耐材上对预设区域的耐材进行拆除,即可完成球顶耐材的拆除。其拆除作业方式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拆除工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切割炉壳位于球顶的顶部外侧的部位的操作中,至少部分保留炉壳的靠近球顶的底部的部位。在球顶的外侧安装作业支架的操作中,将支撑梁的底部与炉壳保留的部位进行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炉壳的材质为钢材,在切割炉壳时保留部分炉壳,用于与支撑梁进行焊接,支撑梁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安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将作业楼梯配置为:在球顶的横截面的径向上,作业楼梯从支架平台朝向靠近球顶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在球顶的高度方向上,作业楼梯的底部能够延伸至球顶的中部。作业人员沿作业楼梯向下移动,以从球顶的顶部往下拆除耐材。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作业楼梯朝向靠近球顶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同时使得作业楼梯在高度上延伸至球顶的中部,使得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的作业范围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中部及以上区域的耐材。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作业时能够将耐材拆除至球顶的中部的位置,使得作业人员后续站立在耐材上进行拆除的操作稳定且方便。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将作业楼梯配置为:具有与支架平台相对固定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在支架平台的延伸方向上与支架平台相对滑动的第二工作状态。从球顶的顶部往下拆除耐材时,调节作业楼梯靠近耐材的内壁,以使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完成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作业楼梯配置成能够相对支架平台滑动,在作业时通过调节作业楼梯与球顶的相对位置,使得作业楼梯能够更好地与球顶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对应,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上的拆除作业更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及拆除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作业支架提供支架平台、提供作业吊挂部位并用于实现作业楼梯的安装。在进行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可以先在支架平台上对拱顶朝天孔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然后在通过作业开口伸入球顶的作业楼梯上对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进行拆除,再直接站立在预设区域的耐材继续进行耐材的拆除。

作业支架的占地面积小,在现场场地作业方便,且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辅助,能够节约使用吊机的成本,同时不受吊机作业只能在白天作业的影响。拆除作业时只需要进行作业支架的安装和作业楼梯的安装,操作方便,且拆除作业方式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拆除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一阶段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二阶段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三阶段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四阶段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五阶段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在第六阶段的示意图。

图标:100-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110-作业支架;1101-第一支架;1102-第二支架;111-支撑梁;112-支架平台;113-作业吊挂部位;1131-第一吊挂点;1132-第二吊挂点;114-加强梁;120-作业楼梯;200-球顶;210-拱顶朝天孔;220-作业开口;300-炉壳;400-场地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垂直”、“平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或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高炉热风炉的球顶200位于高炉热风炉的最高部位,其球顶200由耐材砌成,球顶200的顶部开设有拱顶朝天孔210。球顶200外覆盖有材质为钢材的炉壳300。在进行球顶200的耐材的拆除作业时,通常先将炉壳300切割去除,将球顶200的耐材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耐材的拆除。

此外,高炉热风炉所在的现场场地通常搭建有场地平台400,该场地平围设于球顶200的下部的接近中部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球顶200的中部是指球顶200的横截面的直径最大的位置,该球顶200的横截面是指球顶200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球顶200的上部是指位于球顶200的中部的上方的位置,球顶200的下部是指位于球顶200的中部的下方的位置。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100,包括作业支架110以及作业楼梯120。

作业支架110包括支撑梁111及支架平台112。支架平台112设置有作业吊挂部位113,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悬挂安全带、防坠器等保护措施的吊挂点,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辅助,一方面,能够节约使用吊机的成本;另一方面,不受吊机作业方式只能在白天作业的影响。

支撑梁111的底部用于固定于施工场地,支架平台112与支撑梁111的顶部连接,并能够延伸至球顶200的拱顶朝天孔210,方便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上对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

作业楼梯120用于与作业支架11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其示例性的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作业楼梯120被配置为: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拆除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形成作业开口220后,作业楼梯120能够从作业开口220伸入球顶200,且作业楼梯120的底端能够延伸至接近球顶200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以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作业楼梯120完成对球顶200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其中,预设区域为作业人员能够站立在耐材上进行拆除的区域。

在进行拆除作业时,方便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上对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形成作业开口220,如图5所示。然后将作业楼梯120安装在支架平台112的底部,如图6所示。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上完成对球顶200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之后作业人员站立在为拆除的预设区域的耐材上继续耐材的拆除,如图7和图8所示。

关于作业支架11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梁111固定于施工场地的方式不限。支撑梁111可以通过连接在场地平台400,例如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支撑梁111也可以连接在球顶200的侧壁,例如作业支架110的材质采用钢材,其能够保证具有较好的强度,在切割炉壳300时保留部分炉壳300,将支撑梁111焊接在保留的炉壳300部分实现固定。

示例性的,支撑梁111能够沿球顶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其固定于施工场地后,沿竖直方向延伸,能够较稳定地固定在施工场地,同时能够较好地对位于其顶部的支架平台112进行支撑。

可选的,支撑梁111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和多个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并排设置,且均沿球顶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横梁沿球顶200的高度方向并排设置,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垂直且相连。该设置方式使得支撑梁111呈爬行梯的结构,方便作业人员爬行到支架平台112。

示例性的,支撑梁111与支架平台112垂直,支架平台112能够沿球顶200的横截面的径向延伸,支架平台112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200上方的位置,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上移动时能够方便地对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作业支架110固定于施工场地后,支架平台112沿水平方向延伸,还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平稳的操作平台。

可选的,支架平台112的宽度为600~800mm,为作业人员提供较大的作业区域。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为支架平台112从靠近支撑梁111的一端朝向远离支撑梁111的方向延伸的方向,支架平台112的高度方向为与支撑梁111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支架平台112的宽度方向是指与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均垂直的方向。

进一步的,支撑梁111与支架平台112之间连接有加强梁114。加强梁114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平台112的靠近支撑梁111的一端底部,加强梁114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梁111的顶部的靠近支架平台112的一侧。加强梁114的设置能够加强支撑梁111与支架平台112的连接强度,提高作业支架110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作业支架110包括能够沿球顶200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1101和第二支架1102;每个支架均设置有支撑梁111和支架平台112,且支架平台112的远离支撑梁111的一端能够延伸至拱顶朝天孔210的边缘。

由于高炉热风炉的球顶200位于高炉热风炉的最高部位,在安装作业支架110前,需要先将作业支架110起吊到场地平台400,然后再进行作业支架110的安装。将作业支架110设置为第一支架1101和第二支架1102,方便进行起吊和安装。第一支架1101和第二支架1102能够沿球顶200对称设置,且每个支架的支架平台112的远离支撑梁111的一端能够延伸至拱顶朝天孔210的边缘,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200上方的区域。该设置方式方便在支架平台112上对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220,且方便将作业楼梯120连接在作业支架110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业支架110不限于设置为第一支架1101和第二支架1102的分体式结构,其也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作业支架110包括两个支撑梁111和一个支架平台112。进一步的,将支架平台112连接在两个支撑梁111之间。将支架平台112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控制在不低于球顶200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使得两个支撑梁111能够对称设置在球顶200的两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作业吊挂部位113具有位于支架平台112的上表面的上方的第一吊挂点1131和位于支架平台112的上表面的第二吊挂点1132。采用拆除设备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先在支架平台112进行操作,再行走到作业楼梯120上或者预设区域的耐材上进行操作。第一吊挂点1131用于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进行操作时进行吊挂,第二吊挂点1132用于作业人员行走到低于支架平台112的位置进行操作时进行吊挂,能够较好地满足作业人员在不同作为位置处的吊挂需要。

示例性的,支架平台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围栏,每个围栏均包括多个竖栏和多个横栏。每个竖栏沿支架平台112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多个竖栏沿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每个横栏沿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横栏沿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多个横栏和多个竖栏交错设置并相互连接,形成网状围栏。围栏的设置对在支架平台112上作业的作业人员有保护作用。

上述设置方式中,横栏与竖栏的连接处可作为第一吊挂点1131,竖栏与支架平台112的连接处可作为第二吊挂点1132。当然,作业吊挂部位113的设置方式不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吊挂环进行吊挂。

关于作业楼梯12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业人员能够站立在耐材上进行拆除的预设区域,是指作业人员站立在耐材上时耐材有较好的稳定性的区域,该预设区域的耐材的下方较好的被支撑,其例如为球顶200的中部及以下部位,或者球顶200的下部,或者球顶200的上部中接近中部的位置及以下部位。

示例性的,预设区域为球顶200的中部及以下部位。进一步的,作业楼梯120倾斜设置,作业楼梯120的底端朝向靠近支撑梁111的一侧延伸,即在球顶200的横截面的径向上,作业楼梯120从支架平台112朝向靠近球顶200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在球顶200的高度方向上,作业楼梯120的底部能够延伸至球顶200的中部。作业楼梯120朝向靠近球顶200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同时使得作业楼梯120在高度上延伸至球顶200的中部,使得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上的作业范围能够较好地覆盖球顶200中部及以上区域的耐材。

进一步的,作业楼梯120具有与支架平台112相对固定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在支架平台112的延伸方向上与支架平台112相对滑动的第二工作状态。作业楼梯120能够相对支架平台112滑动的方式,便于调节作业楼梯120与球顶200的相对位置,使得作业楼梯120能够更好地与球顶200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对应,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上的拆除作业更方便。

可选的,作业楼梯120具有t形滑块,支架平台112的底部具有t形滑块可滑动地配合的与t形滑轨,该t形滑轨沿支架平台112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作业楼梯12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作业楼梯120设置有紧固件,支架平台11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多组紧固孔,以使作业楼梯12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拆除设备进行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拆除方法包括:

如图3所示,第一阶段:切割炉壳300位于球顶200的顶部外侧的部位。

如图4所示,第二阶段:在球顶200的外侧安装作业支架110;将支撑梁111的底部固定于施工场地,并使得支架平台112延伸至拱顶朝天孔210。

如图5所示,第三阶段:将作业人员吊挂在作业吊挂部位113的第一吊挂点1131。拆除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形成作业开口220。

如图6所示,第四阶段:在作业支架110的底部安装作业楼梯120,将作业楼梯120从作业开口220伸入球顶200。

如图7所示,第五阶段: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完成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

如图8所示,第五阶段:球顶200剩余预设区域的耐材,拆除作业楼梯120,作业人员站立在预设区域的耐材上继续拆除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拆除方法,切割炉壳300后,将作业支架110安装在球顶200外侧,将作业人员的安全绳吊挂在支架平台112的作业吊挂部位113,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辅助。在进行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在支架平台112上对拱顶朝天孔210周围的耐材进行拆除以扩大拱顶朝天孔210,形成后续作业的作业开口220;随后安装作业楼梯120,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上对球顶200的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进行拆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吊机的方式中,当耐材拆除至球顶200的下部时,通常是在蓄热室格子砖上搭排栅作为临时拆除作业平台,再对耐材进行拆除,费时费力,工期较长。本申请中,在拆除作业进行到剩余预设区域时,作业人员站立在耐材上对预设区域的耐材进行拆除,即可完成球顶200耐材的拆除,无需再搭排栅作为临时拆除作业平台。其拆除作业方式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拆除工期。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切割炉壳300位于球顶200的顶部外侧的部位的操作中,至少部分保留炉壳300的靠近球顶200的底部的部位。以使在球顶200的外侧安装作业支架110的操作中,将支撑梁111的底部与炉壳300保留的部位进行焊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壳体完成连接,且焊接的方式连接稳定,使得支撑梁111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安装。

示例性的,在切割炉壳300时,保留炉壳300围设于球顶200的中部以下的部位。将保留的炉壳30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切割,形成与球顶200的中部相切的竖直连接面。该竖直连接面用于与支撑梁111进行焊接,使得支撑梁111能够较好地与炉壳300贴合,并使支撑梁111与炉壳300有较大的焊接面积,使得支撑梁111的焊接更稳定。

在作业楼梯120配置为倾斜设置的方式时,作业人员沿作业楼梯120向下移动,以从球顶200的顶部往下拆除耐材,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上作业时能够方便地将耐材拆除至球顶200的中部的位置。

在作业楼梯120配置为具有与支架平台112相对滑动的第二工作状态的方式时,从球顶200的顶部往下拆除耐材时,调节作业楼梯120靠近耐材的内壁,以使作业人员在作业楼梯120完成预设区域上方的耐材拆除作业更方便。

应用例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设备100,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热风炉的球顶耐材拆除方法,应用在宝武集团韶关钢铁3200m3高炉热风炉上。

作业支架110包括第一支架1101和第二支架1102,每个支架分别通过支撑梁111焊接于炉壳300。支撑梁111的顶端与拱顶朝天孔210所在的位置齐平;作业支架110与支撑梁111垂直,作业支架110的宽度为600mm,其延伸至与拱顶朝天孔210的边缘对应。

拆除作业中,在进行了炉壳300拆除后,作业人员的配置为:每天分2班作业,每班设安全监护人员1名,耐材拆除作业人员6人,搭排栅作业人员4人。采用吊机施工的方式,工期约为4天。本应用中,计划工期4天,由于节省了使用吊机、搭排栅的时间,实际完成工期为2天;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和采用吊机施工相比,除节省吊机外,同时节省搭排栅作业人员4人,而且实际工期节省2天。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