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
无缝钢管在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一般只能单独对工件的外壁或者内壁进行打磨,当需要对整个工件的内外均进行打磨时,需要使用两个装置进行,成本较大,实用性不高,且效率不高,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一般采用刚性夹持,容易划花工件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支杆、夹持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支杆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有两个,两个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块和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杆、推杆、移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推杆穿过固定杆,所述推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夹块和移动杆分别设置在推杆的两端,所述夹块的截面为弧形,两个夹块的弧形截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移动杆套设在推杆上,所述移动杆与推杆滑动连接,两个夹持单元的两个夹块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移动杆和推杆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杆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块,所述移动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位于滑槽内,所述移动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拉动单元和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双向丝杆和转轮,所述双向丝杆有两个,两个双向丝杆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双向丝杆穿过同一夹持组件的两个移动杆,所述双向丝杆与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转轮有两个,两个转轮分别套设在两个双向丝杆上,两个转轮分别与两个双向丝杆键连接,两个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拉动单元包括线盘和拉绳,所述线盘套设在其中一个双向丝杆上,所述线盘内设有扭簧,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线盘连接,所述拉绳绕设在线盘上;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连杆,所述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支杆上,所述丝杆安装在第一电机上,所述连杆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连杆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限位管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杆有两个,两个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丝杆的两侧,两个限位杆均与丝杆平行,所述限位管有两个,两个限位管分别套设在两个限位杆上,所述限位管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管连接,所述限位块设在限位管远离支杆的一端,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管连接,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旋转单元和打磨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在限位块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第二电机上,所述驱动轴与丝杆同轴设置,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打磨单元有四个,相邻的两个打磨单元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套管、压杆、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管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压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压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磨块设置在压杆位于套管外的一端,所述磨块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磨块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驱动轴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套管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杆连接。
为了对拉绳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拉绳穿过固定块,所述拉绳远离线盘的一端设有拉块,所述拉块位于固定块远离线盘的一侧,所述拉块与固定块抵靠。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位于滑槽内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槽内设有条形槽,所述滑块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滑块与条形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移动杆的两侧,所述条形槽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两个条形槽内。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的截面为燕尾型,所述条形槽为燕尾槽。
为了对双向丝杆进行支撑,所述底座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位于轴承座内。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底座上设有plc,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plc电连接。
为了提高精度,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为了实现更好的打磨效果,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为了减小摩擦,所述限位杆上涂有润滑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通过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外壁进行夹持和打磨,通过打磨机构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夹持和打磨,与现有的打磨装置相比,该装置可对工件的外壁和内壁均进行打磨,避免了对工件的内壁和外壁打磨需要两个装置,节省了成本,与现有的夹持机构相比,该机构采用柔性夹持,避免了刚性夹持划花工件,对工件进行保护,与现有的打磨机构相比,该机构不仅对工件实现了夹持,同时对工件进行打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的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杆,3.夹块,4.推杆,5.移动杆,6.第一弹簧,7.双向丝杆,8.转轮,9.线盘,10.拉绳,11.第一电机,12.丝杆,13.连杆,14.限位杆,15.限位管,16.限位块,17.第二电机,18.驱动轴,19.套管,20.压杆,21.磨块,22.第二弹簧,23.固定块,24.拉块,2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支杆2、夹持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支杆2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支杆2上;
该装置使用时,通过夹持机构实现对工件的夹持,通过打磨机构对工件的内壁进行打磨,通过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外壁进行打磨。
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有两个,两个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块3和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推杆4、移动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夹块3的截面为弧形,两个夹块3的弧形截面的圆心重合,两个夹持单元的两个夹块3正对设置,所述推杆4设置在夹块3上,所述移动杆5套设在推杆4上,所述移动杆5与推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套在推杆4上,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移动杆5和夹块3之间,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夹块3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移动杆5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杆5远离推杆4的一端位于滑槽内,所述移动杆5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拉动单元和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双向丝杆7和转轮8,所述双向丝杆7有两个,两个双向丝杆7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双向丝杆7穿过同一夹持组件的两个移动杆5,所述双向丝杆7与移动杆5螺纹连接,所述转轮8有两个,两个转轮8分别套设在两个双向丝杆7上,两个转轮8分别与两个双向丝杆7键连接,两个转轮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拉动单元包括线盘9和拉绳10,所述线盘9套设在其中一个双向丝杆7上,所述线盘9内设有扭簧,所述拉绳10的一端与线盘9连接,所述拉绳10绕设在线盘9上;
拉动夹块3,使得两个夹块3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两个夹块3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将工件放置在两个夹块3之间,夹块3移动驱动推杆4移动,推杆4驱动第一弹簧6移动,第一弹簧6驱动移动杆5移动,移动杆5驱动双向丝杆7旋转,双向丝杆7驱动线盘9旋转,使得线盘9上的扭簧发生形变,然后松手,扭簧的弹性回复力对线盘9产生回复力,从而使得双向丝杆7反向旋转,双向丝杆7驱动移动杆5反向移动,移动杆5驱动第一弹簧6反向移动,第一弹簧6驱动夹块3反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夹块3相互靠近,从而对工件的两侧进行夹持。
移动杆5移动驱动滑块25移动,滑块25位于燕尾槽内,从而使得滑块25只能沿着燕尾槽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滑块25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移动杆5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
如图3-4所示,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11、丝杆12和连杆13,所述第一电机11水平设置在支杆2上,所述丝杆12安装在第一电机11上,所述连杆13套设在丝杆12上,所述连杆13与丝杆12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4、限位管15和限位块16,所述限位杆14有两个,两个限位杆14分别设置在丝杆12的两侧,两个限位杆14均与丝杆12平行,所述限位管15有两个,两个限位管15分别套设在两个限位杆14上,所述限位管15与限位杆14滑动连接,所述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管15连接,所述限位块16设在限位管15远离支杆2的一端,所述限位块1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管15连接,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旋转单元和打磨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7和驱动轴18,所述第二电机17水平设置在限位块16上,所述驱动轴18安装在第二电机17上,所述驱动轴18与丝杆12同轴设置,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驱动轴18上,所述打磨单元有四个,相邻的两个打磨单元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套管19、压杆20、磨块21和第二弹簧22,所述套管19设置在驱动轴18上,所述压杆20的一端位于套管19内,所述压杆20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9外,所述压杆20与套管19滑动连接,所述磨块21设置在压杆20位于套管19外的一端,所述磨块21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磨块21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驱动轴18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弹簧22设置在套管19内,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与套管19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与压杆20连接。
按压磨块21,然后将工件套设在磨块21上,磨块21驱动压杆20下压,使得第二弹簧22压缩,第二弹簧22的回复力对磨块21产生推力,然后松手,在第二弹簧22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弹簧22驱动压杆20向上移动,压杆20驱动磨块2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磨块21贴紧工件的内壁,从而从工件的内部对工件进行夹紧,从而通过夹块3和磨块21对工件的内外两侧均进行夹持,从而实现更好的夹持效果。
然后运行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驱动驱动轴18旋转,驱动轴18驱动套管19旋转,套管19驱动压杆20旋转,压杆20驱动磨块21旋转,此时,第一弹簧6对夹块3的推力,小于第二弹簧22对磨块21的推力,使得夹块3虽然贴紧工件,但是无法阻挡工件旋转,而磨块21能够夹紧工件的内壁,同时驱动工件旋转,从而使得夹块3对工件的外壁进行打磨,外壁打磨结束后,拉动固定块23,固定块23拉动拉绳10,使得拉绳10由线盘9上放出,从而使得线盘9旋转,线盘9驱动与之连接的双向丝杆7旋转,双向丝杆7驱动两个移动杆5继续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第一弹簧6进一步压缩,第一弹簧6对移动杆5产生夹块3产生推力增大,从而使得夹块3夹紧工件,此时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大于第二弹簧22的回复力,从而使得夹块3能夹紧工件的外部,使得工件无法旋转,从而使得磨块21在工件的内壁上旋转,从而对工件的内壁实现打磨,然后运行第一电机11,电机驱动驱动丝杆12旋转,丝杆12驱动连杆13移动,连杆13驱动限位管15移动,限位管15套设在限位杆14上,从而对限位管15的移动进行限位,限位管15移动驱动限位块16移动,限位块16驱动第二电机17移动,第二电机17驱动驱动轴18移动,驱动轴18驱动套管19移动,套管19驱动压杆20移动,压杆20驱动磨块21移动,从而对整个工件的内壁进行旋转打磨,从而完成对工件外壁和内部的打磨,实现了更好的打磨效果。
这里线盘9旋转驱动与之连接的双向丝杆7旋转,该双向丝杆7驱动与之连接的转轮8旋转,该转轮8通过皮带驱动另一个转轮8旋转,另一个转轮8驱动另一个双向丝杆7旋转,另一个双向丝杆7驱动另一个夹持组件的移动杆5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夹持组件同时运行,对工件的两侧实现更好的夹持效果。
为了对拉绳10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底座1上设有固定块23,所述拉绳10穿过固定块23,所述拉绳10远离线盘9的一端设有拉块24,所述拉块24位于固定块23远离线盘9的一侧,所述拉块24与固定块23抵靠。
为了对移动杆5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5位于滑槽内的一端设有滑块25,所述滑槽内设有条形槽,所述滑块25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滑块25与条形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5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25有两个,两个滑块25分别设置在移动杆5的两侧,所述条形槽有两个,两个滑块25分别位于两个条形槽内。
为了对移动杆5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25的截面为燕尾型,所述条形槽为燕尾槽。
为了对双向丝杆7进行支撑,所述底座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双向丝杆7的两端均位于轴承座内。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底座1上设有plc,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7均与plc电连接。
为了提高精度,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7均为伺服电机。
为了实现更好的打磨效果,所述第二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
为了减小摩擦,所述限位杆14上涂有润滑油。
该装置使用时,通过夹持组件对工件的外部进行夹持,通过打磨单元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夹持,从而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运行旋转单元,旋转单元驱动打磨单元旋转,此时第二弹簧22的形变回复力大于第一弹簧6的形变回复力,从而使得打磨单元可夹紧工件的内壁,同时驱动工件旋转,从而使得夹块3对工件的外壁进行打磨,然后拉动拉动单元,拉动单元驱动转动单元旋转,从而使得移动杆5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第一弹簧6的弹性回复力增大,当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大与第二弹簧22的回复力时,第一弹簧6就会驱动夹块3夹紧工件外壁,使得工件无法旋转,从而使得旋转单元只能驱动打磨单元旋转,从而使得磨块21在工件的内壁旋转,从而对工件的内壁进行打磨,然后运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限位单元移动,限位单元驱动打磨组件移动,从而使得磨块21移动,从而使得磨块21对整个工件的内壁均进行打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无缝钢管内外打磨装置,通过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外壁进行夹持和打磨,通过打磨机构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夹持和打磨,与现有的打磨装置相比,该装置可对工件的外壁和内壁均进行打磨,避免了对工件的内壁和外壁打磨需要两个装置,节省了成本,与现有的夹持机构相比,该机构采用柔性夹持,避免了刚性夹持划花工件,对工件进行保护,与现有的打磨机构相比,该机构不仅对工件实现了夹持,同时对工件进行打磨,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