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48857发布日期:2021-03-12 13:2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铸造型砂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型砂是一种以砂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制作铸型的传统铸造工艺。砂型一般采用重力铸造,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工艺。砂型铸造的适应性很广,小件、大件,简单件、复杂件,单件、大批量都可采用,铸造型砂在使用前需要对铸造型砂进行加工,使铸造型砂进行分离。

现有的砂型铸造型砂加工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对铸造型砂在使用时,往往因为堆积的比较厚,因此就会存在铸造型砂粘合在一起,形成结块,因此在使用的过程前,往往需要对结块的铸造型砂进行分离;

(2)造型砂分离后,对于在使用时,往往因铸造件规格不同,因此需要对造型砂进行分离,因铸造型砂中的砂的颗粒大小不一,对使用的铸造件也因此不同,需要对铸造型砂进行多层次的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设备,该砂型铸造型砂加工设备处理包括箱壳、入料口、出料管道、碾碎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一清理装置、第二分离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采用上述砂型铸造型砂加工设备对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设备处理铸造型砂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进行碾碎:通过电机的转动,可带动滚筒进行转动,对铸造型砂进行碾碎;

s3、分离型砂:在电机的转动的同时,使得第一清理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进行运动,并对铸造型砂进行分离;

所述箱壳的上端中部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位于箱壳的上端的正中心,箱壳的内腔上部设置有一对碾碎装置,碾碎装置的外侧均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箱壳内腔且位于碾碎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离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的外侧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箱壳内腔且位于第一分离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理装置,第一清理装置的外侧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箱壳内腔且位于第一清理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离装置,第二清理装置的外侧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箱壳内腔且位于第二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的外侧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箱壳的内部位于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的下方均设有接料盘,接料盘的外侧与箱壳固定连接,接料盘的内侧均与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的外侧相接触,壳体的外壁设置有通向接料盘的出料管道,壳体,的外壁靠近最下端设置有相同的出料管道;其中:

所述碾碎装置包括有第一伸缩杆、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板、滚筒、电机、第三转轴、第一连接杆和去砂机构,箱壳的上端位于左右两侧安装有电机,两个电机与入料口在一条水平线上,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箱体的第一转轴,其中一根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套接有凸轮,另一根第一转轴的下端与安装在箱壳壁的带座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轴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箱壳的内腔上端且位于入料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相同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第一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中部均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箱壳的内腔设有两个滚筒,两个滚筒的呈上下分布且在同条垂直线上,两个滚筒的内部均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且位于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之间共同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三转轴的正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右侧的第一转轴中部与左侧的第一转轴的底部均为第三往复丝杆,第三往复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外侧与第一连接板通过轴承与相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滚筒相接触的去砂机构;

所述去砂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杆、固定块和第一刮板,连接板的上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相对一侧连接有第一刮板,第一刮板的内侧与滚筒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有第一收纳箱、圆盘、第四转轴、第二连接杆、第二刮板、第一齿轮和第三连接杆,箱壳的内腔且位于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箱,第一收纳箱的上下外壁均开设有圆形槽,第一收纳箱的外侧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啮合有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第二齿轮,箱壳的内壁且位于第二齿轮的上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外壁开设有供第一转轴穿过的孔,第三连接杆远离箱壳的内壁的一端设有与圆形槽相匹配的滚珠,滚珠位于圆形槽内,第一收纳箱的中部贯穿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上端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外壁等距离环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四转轴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相反的一端各连接有第二刮板,第二刮板的与第一收纳箱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收纳箱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清理装置包括有第一套筒、第一针板、第二套筒、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往复丝杆,第四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第一往复丝杆的外侧活动套接套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相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活动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针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有第五转轴、第三固定杆、推板、第一弹簧、第三刮板、第二收纳箱、第二伸缩杆、第二弹簧和第三伸缩杆,第一往复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外侧通过轴承第二收纳箱,第二收纳箱的中部为弹性结构,第五转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收纳箱的上方连接有对称的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远离第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板,第三刮板的与第二收纳箱的内侧相接触,第三伸缩杆的环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个与第三刮板和推板相连接,第二收纳箱的外侧连接有对称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收纳箱的一端共同与箱壳的内壁相连接,第二伸缩杆的外侧环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各与箱壳的内壁和第二收纳箱相连接,第二收纳箱的下端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清理装置包括有第二往复丝杆、第四固定杆、第二针板和第二滑块,第五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箱壳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第二往复丝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外侧连接有对称的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针板,第二针板的针的直径小于第一针板的针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箱壳的下端靠近边缘处环形设置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

优选的,所述接料盘为空心圆台形状,接料盘靠近出料管道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本发明通过电机的启动,使得第一转轴进行转动,通过第三往复丝杆的转动,使得滚筒可上下移动,使得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使得两个相对的滚筒进行转动,对铸造型砂进行滚搓,使成块状的铸造型砂进行搓碎,再通过多个分离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得铸造型砂进行多层次的分离;

2.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本发明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使得第一收纳箱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收纳箱下端开设的第二通孔,使得铸造型砂进行掉落,进行分离,铸造型砂掉落到第二收纳箱内,由于第一转轴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凸轮带动第二收纳箱进行晃动,使得铸造型砂从第三通孔内流出,对铸造型砂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一转轴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分离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3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箱壳1、入料口2、出料管道3、支撑柱4、碾碎装置5、第一伸缩杆501、第一皮带轮502、第一转轴503、皮带504、第二皮带轮505、第二转轴506、第一锥齿轮507、第二锥齿轮508、第一滑块509、第一连接板510、滚筒511、电机512、第三转轴513、第一连接杆514、去砂机构515、第一固定杆5151、固定块5152、第一刮板5153、第一分离装置6、第一收纳箱61、圆盘62、第四转轴63、第二连接杆64、第二刮板65、第一齿轮66、第三连接杆67、第一清理装置7、第一套筒71、第一针板72、第二套筒73、第二固定杆74、第一往复丝杆75、第二分离装置8、第五转轴801、第三固定杆802、推板803、第一弹簧804、第三刮板805、第二收纳箱806、第二伸缩杆807、第二弹簧808、第三伸缩杆809、支撑盘9、第二齿轮10、凸轮11、第二清理装置12、第二往复丝杆121、第四固定杆122、第二针板123、第二滑块124、接料盘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9,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一种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设备,该砂型铸造型砂加工设备处理包括箱壳1、入料口2、出料管道3、碾碎装置5、第一分离装置6第一清理装置7、第二分离装置8和第二清理装置12,采用上述砂型铸造型砂加工设备制铸造型砂加工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砂型铸造型砂加工处理设备处理铸造型砂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进行碾碎:通过电机512的转动,可带动滚筒511进行转动,对铸造型砂进行碾碎;

s3、分离型砂:在电机512的转动的同时,使得第一清理装置7和第二清理装置12进行运动,并对型砂进行分离;

箱壳1的上端中部设有入料口2,入料口2位于箱壳1的上端的正中心,箱壳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一对碾碎装置5,碾碎装置5的外侧均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箱壳1内腔且位于碾碎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离装置6,第一分离装置6的外侧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箱壳1内腔且位于第一分离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理装置7,第一清理装置7的外侧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箱壳1内腔且位于第一清理装置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分离装置8,第二清理装置12的外侧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箱壳1内腔且位于第二分离装置8的下方设有第二清理装置12,第二清理装置12的外侧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箱壳1的内部位于第一分离装置6和第二分离装置8的下方均设有接料盘13,接料盘13的外侧与箱壳1固定连接,接料盘13的内侧均与第一分离装置6和第二分离装置8的外侧相接触,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通向接料盘13的出料管道3,壳体1的外壁靠近最下端设置有相同的出料管道3;其中:

接料盘13为空心圆台形状,接料盘13靠近出料管道3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利用接料盘13的倾斜度,便于物料的取出。

碾碎装置5包括有第一伸缩杆501、第一皮带轮502、第一转轴503、皮带504、第二皮带轮505、第二转轴506、第一锥齿轮507、第二锥齿轮508、第一滑块509、第一连接板510、滚筒511、电机512、第三转轴513、第一连接杆514和去砂机构515,箱壳1的上端位于左右两侧安装有电机512,两个电机512与入料口2在一条水平线上,电机5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箱体1的第一转轴503,其中一根第一转轴503的下端固定套接有凸轮11,另一根第一转轴503的下端与安装在箱壳1内壁的带座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轴503靠近电机51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505,箱壳1的内腔上端且位于入料口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相同的第一伸缩杆501,第一伸缩杆5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502,第一皮带轮502与第二皮带轮505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504,第一伸缩杆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06,第二转轴506的下端中部均套接有第一锥齿轮507,箱壳1的内腔且位于四个第一伸缩杆501的内部设有两个滚筒511,两个滚筒511的呈上下分布且在同条垂直线上,两个滚筒511的内部均设有第三转轴513,第三转轴513的外侧且位于滚筒511的两端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4,第一连接杆514的之间共同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10,第三转轴513的正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锥齿轮507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08,右侧第一转轴503中部与左侧第一转轴503的底部均为第三往复丝杆,第三往复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09,第一滑块509的外侧与第一连接板510通过轴承与相连接,第一连接板510的上下端设有与滚筒511的外侧相接触的去砂机构515;

去砂机构515包括有第一固定杆5151、固定块5152和第一刮板5153,连接板510的上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151,第一固定杆5151远离连接板5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52,固定块5152的相对一侧连接有第一刮板5153,第一刮板5153的内侧与滚筒511相接触。

第一分离装置6包括有第一收纳箱61、圆盘62、第四转轴63、第二连接杆64、第二刮板65、第一齿轮66和第三连接杆67,箱壳1的内腔且位于滚筒5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箱61,第一收纳箱61的上下外壁均开设有圆形槽,第一收纳箱61的外侧套接有第一齿轮66,第一齿轮66的外侧啮合有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503的第二齿轮10,箱壳1的内壁且位于第二齿轮10的上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7,第三连接杆67的外壁开设有供第一转轴503穿过的孔,第三连接杆67远离箱壳1的内壁的一端设有与圆形槽相匹配的滚珠,滚珠位于圆形槽内,第一收纳箱61的中部贯穿有第四转轴63,第四转轴63的上端连接有圆盘62,圆盘62的外壁等距离环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四转轴63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连接杆64,第二连接杆64的相反的一端各连接有第二刮板65,第二刮板65的与第一收纳箱6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收纳箱61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第二齿轮10的转动,使得第一齿轮66进行转动,第一齿轮66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收纳箱61进行转动,由于第一收纳箱61的转动,使得第一收纳箱61内的造型砂从第一通孔内掉落,同时第一收纳箱61的转动,带动第一收纳箱61内部固定连接的第四转轴63进行转动,由于第二连接杆64与第四转轴6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得第二刮板65对第一收纳箱61内侧的造型砂进行刮取,防止造型砂粘在第一收纳箱61的内壁。

第一清理装置7包括有第一套筒71、第一针板72、第二套筒73、第二固定杆74和第一往复丝杆75,第四转轴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75,第一往复丝杆75的外侧活动套接套接有第一套筒71,第一套筒71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固定杆74,第二固定杆74的相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3,第二套筒73的活动套接在第一转轴503的外侧,第二固定杆7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针板72,通过第四转轴63的转动,使得第一往复丝杆7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往复丝杆75外侧活动连接的第一套筒71左上下移动,同时带动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做上下移动,使第一针板72扎向第一收纳箱61下端开设的第二通孔内,防止第二通孔堵塞。

第二分离装置8包括有第五转轴801、第三固定杆802、推板803、第一弹簧804、第三刮板805、第二收纳箱806、第二伸缩杆807、第二弹簧808和第三伸缩杆809,第一往复丝杆7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801,第五转轴801的外侧通过轴承第二收纳箱806,第二收纳箱806的中部为弹性结构,第五转轴801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收纳箱806的上方连接有对称的第三固定杆802,第三固定杆802远离第五转轴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03,推板8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809,第三伸缩杆8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板805,第三刮板805的与第二收纳箱806的内侧相接触,第三伸缩杆809的环绕有第一弹簧804,第一弹簧804的两端各与第三刮板805和推板803相连接,第二收纳箱806的外侧连接有对称的第二伸缩杆807,第二伸缩杆807远离第二收纳箱806的一端共同与箱壳1的内壁相连接,第二伸缩杆807的外侧环绕有第二弹簧808,第二弹簧808的两端个与箱壳1的内壁和第二收纳箱806相连接,第二收纳箱806的下端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通过第一往复丝杆75的转动,使得第五转轴80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固定杆802的转动,使得第三固定杆80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刮板805对第二收纳箱806内侧粘的造型砂进行刮取,在由于第一转轴503的转动,使得第一转轴503下端固定套接的凸轮11,对第二收纳箱806往复推动,使第二收纳箱806内部的造型砂从第三通孔内掉落。

第二清理装置12包括有第二往复丝杆121、第四固定杆122、第二针板123和第二滑块124,第五转轴8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杆121,第二往复丝杆121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箱壳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第二往复丝杆12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滑块124,第二滑块124的外侧连接有对称的第四固定杆122,第四固定杆1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针板123,第二针板123的针的直径小于第一针板72的针的直径,通过第四转轴63的转动,使得第一往复丝杆75进行转动,使得外侧通过轴承套接的第一套筒71可进行上下移动,使第四固定杆122可上下移动,通过第四固定杆122的上下移动,第二针板123可上下移动,使第二针板123推向第三通孔内,并对第三通孔内的造型砂进行清理,防止第三通孔堵塞。

箱壳1的下端靠近边缘处环形设置有四个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9,通过支撑柱4和支撑盘9的支撑,使得箱壳1在使用中更稳定。

工作原理:

通过启动两个电机512,使电机512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转轴503进行转动,带动外侧固定套接的第二皮带轮505进行转动,通过皮带504的传动连接,使得第一皮带轮502进行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502的转动,使得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伸缩杆501转动,并带动第一伸缩杆501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506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轴506的转动,带动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507和第二锥齿轮50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513进行转动,并带动两个相对的滚筒511进行转动;

同时第一转轴503的转动,使得第二齿轮10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10的转动,带动相啮合的第一齿轮6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收纳箱61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收纳箱61的转动,使内部贯穿的第四转轴63进行转动,通过第四转轴63的转动,使得第一往复丝杆7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往复丝杆75的转动,进而带动外侧的第一套筒7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杆74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针板72上下移动,第一针板72推向第二通孔,对第二通孔内的造型砂进行取出,防止堵塞

通过第一往复丝杆75的转动,带动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杆802进行转动,使得第三刮板805对第二收纳箱806的内侧进行刮取,再通过第一转轴503的转动,第一转轴503下端固有连接的凸轮11进行转动,对第二收纳箱806进行晃动;

再通过第三固定杆802进行转动,使得第二往复丝杆121进行转动,带动外侧第二滑块124可进行上下移动,通过第二针板123,可使第二针板123推向第三通孔,对第三通孔内的造型砂进行取出,防止堵塞。

待铸造型砂加工处理后,砂子从对应的接料盘13流向出料管道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个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