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527发布日期:2021-02-03 07: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0002]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广泛应用于木材和家具行业;现有技术中的抛光机多为单面抛光机;在使用时,一次只能够对板材的单面进行抛光,一面抛光完成后更换另一面才能够再次进行抛光;不仅抛光效率较慢,而且抛光效果也不佳;因此,设计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安装方便,固定牢固;在使用时,能够对板材的两面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板材抛光的效率。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包括壳体、升降槽、第一抛光组件、支撑架、安装组件、横梁架、第二抛光组件、板材本体和基座,所述壳体的顶部端面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抛光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端面两侧边缘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且安装组件的一侧连接安装有板材本体,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梁架,所述横梁架的端面底部设置有第二抛光组件;
[0006]
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导轨滑座、升降导轨、安装底架、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杆、第一抛光电机、第一抛光轴和第一抛光盘,所述安装底架设置在升降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底架的顶部端面中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抛光电机,所述第一抛光电机的顶部连接安装有第一抛光轴,所述第一抛光轴的顶部连接安装有第一抛光盘,所述安装底架的底部端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底部通过螺钉与升降槽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端面四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基座。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升降槽的内壁两侧,所述升降导轨的外侧连接安装有导轨滑座,且安装底架的两侧端面均通过螺钉与导轨滑座固定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电动推杆、连接端、固定架、紧固框和紧固销,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内侧端面,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且连接端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端面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紧固框,且板材本体位于紧固框之间。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框的端面插接安装有若干个紧固销,且紧固销的一端穿过紧固框与板材本体的端面紧固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杆、安装顶板、第二抛光电机、第二抛光轴和第二抛光盘,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横梁架的顶部端面中央位置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一端穿过横梁架连接安装有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的底部端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抛光电机,所述第二抛光电机的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抛光轴,且第二抛光轴的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抛光盘。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全自动双面抛光机,在安装时,通过安装组件能够将需要抛光的板材本体安装固定,安装方便,固定牢固,板材不易脱落;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抛光组件能够对板材本体的底部端面进行抛光,通过第二抛光组件能够对板材本体的顶部端面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好,通过对板材本体的两端端面同时进行抛光,大大提高了板材抛光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抛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壳体;2、升降槽;3、第一抛光组件;4、支撑架;5、安装组件;6、横梁架;7、第二抛光组件;8、板材本体;9、基座;31、导轨滑座;32、升降导轨;33、安装底架;34、第一液压缸;35、第一液压杆;36、第一抛光电机;37、第一抛光轴;38、第一抛光盘;51、电动推杆;52、连接端;53、固定架;54、紧固框;55、紧固销;71、第二液压缸;72、第二液压杆;73、安装顶板;74、第二抛光电机;75、第二抛光轴;76、第二抛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全自动双面抛光机,包括壳体1、升降槽2、第一抛光组件3、支撑架4、安装组件5、横梁架6、第二抛光组件7、板材本体8和基座9,壳体1的顶部端面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升降槽2,升降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抛光组件3,第一抛光组件3包括导轨滑座31、升降导轨32、安装底架33、第一液压缸34、第一液压杆35、第一抛光电机36、第一抛光轴37和第一抛光盘38,安装底架33设置在升降槽2的内部,升降导轨3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升降槽2的内壁两侧,升降导轨32的外侧连接安装有导轨滑座31,且安装底架33的两侧端面均通过螺钉与导轨滑座31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底架33升降滑动;安装底架33的顶部端面中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抛光电机36,第一抛光电机36的顶部连接安装有第一抛光轴37,第一抛光轴37的顶部连接安装有第一抛光盘38,安装底架33的底部端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35,第一液压杆3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液压缸34,且第一液压缸34的底部通过螺钉与升
降槽2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壳体1的顶部端面两侧边缘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5,且安装组件5的一侧连接安装有板材本体8,安装组件5包括电动推杆51、连接端52、固定架53、紧固框54和紧固销55,电动推杆5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的内侧端面,电动推杆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52,且连接端5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3,固定架53的一侧端面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紧固框54,且板材本体8位于紧固框54之间,便于将板材本体8安装;紧固框54的端面插接安装有若干个紧固销55,且紧固销55的一端穿过紧固框54与板材本体8的端面紧固连接,能够便于将板材本体8固定;支撑架4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梁架6,横梁架6的端面底部设置有第二抛光组件7;第二抛光组件7包括第二液压缸71、第二液压杆72、安装顶板73、第二抛光电机74、第二抛光轴75和第二抛光盘76,第二液压缸7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横梁架6的顶部端面中央位置处,第二液压缸71的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液压杆72,且第二液压杆72的一端穿过横梁架6连接安装有安装顶板73,安装顶板73的底部端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抛光电机74,第二抛光电机74的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抛光轴75,且第二抛光轴75的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抛光盘76,便于将板材本体8抛光;壳体1的底部端面四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基座9,能够将壳体1支撑。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基座9能够对壳体1进行支撑,使用时,通过安装组件5将需要抛光的板材本体8进行安装,在支撑架4的一侧位置处,将板材本体8放置在固定架53一侧的紧固框54之间,通过拧动紧固销55,使得紧固销55将板材本体8顶紧固定在固定架53与紧固框54之间,通过横梁架6一侧的第二抛光组件7和升降槽2内部的第一抛光组件3对板材本体8进行抛光,第二抛光电机74工作,通过第二抛光轴75带动第二抛光盘76高速转动,第二液压缸71通过液压油管与外界液压站连接,使得第二液压缸71推动第二液压杆72下移,从而通过安装顶板73带动第二抛光电机74下移,进而使得第二抛光盘76与板材本体8的顶部端面接触,第二液压缸71停止推动第二液压杆72下移,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抛光盘76对板材本体8的顶部端面进行抛光,在升降槽2的内部,第一抛光电机36工作,通过第一抛光轴37带动第一抛光盘38高速转动,第一液压缸34通过液压油管与外界液压站连接,使得第一液压缸34推动第一液压杆35上移,从而通过安装底架33带动第一抛光电机36上移,安装底架33上移时,通过导轨滑座31与升降导轨32发生移动,能够使得安装底架33移动更加稳定,进而使得第一抛光盘38与板材本体8的底部端面接触,第一液压缸34停止推动第一液压杆35上移,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抛光盘38对板材本体8的底部端面进行抛光,电动推杆51通过连接端52推动固定架53和紧固框54发生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板材本体8移动,进而改变抛光位置。
[0022]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