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977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和生活中,通常可以借助支撑台支撑待加工工件等物品,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物品进行打磨加工等操作。但是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完成对物体各侧面进行的加工工作,通常需要移动工件以改变工件的朝向和方位,而在移动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和划伤工件等情况,这会对产品的良品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并且,目前的支撑台的支撑高度无法调节,不能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调整工件的被支撑高度,可能会对加工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承机构,以解决目前为对工件的各侧面进行加工工作需要移动工件,导致工件容易发生磕碰和划伤等情况,以及工件的被支撑高度无法调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支承机构,其包括:

基座;

支承部,用于支承被支承件;

转动部,用以带动所述支承部转动;

间距调节部,所述间距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间距调节部的相背两端之间的间距可调,以在围绕所述支承部的支承方向上,使所述支承部能通过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基座转动,且所述支承部和所述基座之间的间距可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支承机构中,支承部可以用来支承工件等被支承件,由于支承部通过转动部安装在基座上,从而在使用支承机构支承被支承件时,可以采用使支承部沿围绕支承部的支承方向的方向相对基座转动的方式,调节被支承件的朝向,进而使被支承件的不同侧面朝向加工工位,以分别对被支承件的各个侧面进行加工工作。由于在被支承件各侧面的加工过程中无需移动被支承件,进而也基本不会出现磕碰和划伤被支承件的情况,这可以提升被支承件的良品率。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还设有间距调节部,间距调节部的相背两端之间的间距可调,且基座和支承部分别设置在间距调节部的相背两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被支承件与基座之间的间距,提升被支承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承机构、

100-基座、

200-支承部、

300-间距调节部、310-支撑杆、320-调节杆、330-配合部、

400-转动部、410-外圈、420-内圈、

500-被支承件、

600-紧固件、

710-转动块、720-转轴、

810-真空发生部、820-控制部、830-气管、84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支承机构1,其包括基座100、支承部200、间距调节部300和转动部400。其中,转动部400与间距调节部300的一端连接;基座100和支承部200中的一者与间距调节部300的另一端连接,另一者与转动部400连接,形成整个支承机构1。在支承机构1中,支承部200能够为被支承件500提供支承,以使被支承件500可以稳定地被支撑或承载于支承机构1上,被支承件500可以包括待加工工件和被操作设备等,待加工工件可以为电路板或手机壳等,被操作设备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上述可知,基座100和支承部200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部300和转动部400,且由于间距调节部300的相背两端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借助间距调节部300可以调节基座100和支承部200之间的间距,进而在对被支承件5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被支承件500的所在位置,提升被支承件500加工的便利性,进而提升被支承件500的加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间距调节部300的间距调节方向和支承方向均可以为图1中的方向z,在支承机构1的使用过程中,基座100可以支撑在水平地面等支承面上,此时,间距调节部300两端之间的间距则为二者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基座100和支承部200能够借助转动部400在围绕支承部200的支承撑方向的方向上相对转动,进而在对被支承件500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当对被支承件500的一个侧面的加工工作结束之后,可以通过转动被支承件500的方式,使被支承件500的另一个侧面朝向加工工位,或者说,使被支承件500的另一个侧面朝向工作人员,以直接对被支承件500的另一个侧面进行加工工作,而无需移动或翻动被支承件500,进而也基本不会因移动被支承件500而发生磕碰或划伤被支承件500的情况。

具体地,基座100和支承部200均可以为板状等结构,转动部400可以为转动轴组件,其可以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使与之配合的基座100和支承部200能够相对转动。采用液压或气压等驱动方式,可以自动调节间距调节部300的相背两端之间的间距;或者,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改变间距调节部300相背两端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设置于间距调节部300相背两端的基座100和支承部200之间间距的目的。

在支承机构1的组装过程中,间距调节部300的一端与转动部400连接,间距调节部300的另一端既可以直接与基座100连接,也可以直接与支承部200连接。相应地,在间距调节部300直接与基座100连接的情况下,转动部400还可以与支承部200连接;在间距调节部300直接与支承部200连接的情况下,则转动部400还可以与基座100连接。

更具体地,被支承件500可以平放在支承部200上,以借助被支承件500的重力使被支承件500能够固定于支承部200上。可选地,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可以还采用磁吸的方式形成固定关系,以进一步保证对被支承件500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被支承件500不会自支承部200上滑落。或者,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持或粘接等方式形成相对固定关系,保证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可选地,转动部400为轴承,轴承的转动动作稳定,且径向载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轴承的内圈420和外圈410中的一者与间距调节部300连接,另一者与支承部200连接,相应地,间距调节部300的另一端则可以与基座100连接。在支承部200直接与转动部400连接的情况下,支承部200的转动难度相对较低,其灵活性相对较高,且在转动支承部200的过程中,间距调节部300等其他部件基本不会出现转动动作,从而防止因较多部件均发生转动而与加工区域内的工作人员或其他设备产生干涉,影响加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具体地,转动部400、间距调节部300和支承部200之间的组装方式有多种,以转动部400的外圈410为例,其既可以与支承部200连接,也可以连接在间距调节部300的一端。

可选地,通过沿轴承的径向穿过外圈410的螺钉,可以将轴承的外圈410固定在支承部200上,这使得支承部200与转动部400之间形成有可拆卸连接关系,进而在不同的加工场景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种类和/或尺寸不同的支承部200。

另外,在间距调节部300和轴承的内圈420均为金属材质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内圈420固定在间距调节部300上;再比如,间距调节部300可以包括连接轴,轴承的内圈420可以套接固定在前述连接轴上,这也可以完成支承部200、间距调节部300和转动部400之间的组装固定工作。

如上所述,支承部200可以直接连接于转动部400,进而,基座100和转动部400则分别连接在间距调节部300的相背两端。可选地,间距调节部300包括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基座100和转动部400中的一者可以连接在支撑杆310的一端,另一者可以连接在调节杆320的一端,支撑杆310的另一端和调节杆320的另一端则可以沿间距调节方向可调连接,以实现调节支承部200和基座100之间间距的目的。

具体地,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可以同向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改变二者沿间距调节方向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尺寸,改变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二者相互背离的端部的间距。在完成间距调节工作之后,可以通过卡持固定等方式,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在间距调节方向上形成相对固定关系,从而为支承于支承部200的被支承件500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然,还可以借助螺栓组件等部件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形成锁持固定关系,保证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基本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在通过间距调节部300连接基座100和转动部400的过程中,支撑杆310可以固定连接在基座100上,调节杆320可以安装在转动部400上,且可以使支撑杆310与基座100垂直设置,以提升间距调节部300的最大调节能力。通过改变调节杆320相对支撑杆310的位置,可以调节基座100和支承部200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可以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沿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的方向限位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基本不会出现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相对转动的情况,从而防止因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之间出现相对转动,而对转动部400作为转动调节机构的调节工作产生干扰。采用卡接或,连接件连接等多种方式均可以使支撑杆310与调节杆320能够在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调节杆320可以为中空结构,且可以使调节杆320套设在支撑杆310之外,通过伸入至调节杆320内部的紧固件600,可以将调节杆320固定在支撑杆310上。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移动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的过程中,套设于支撑杆310之外的调节杆320还可以提供导向作用,进一步降低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相对运动的难度,提升间距调节工作的便利性。

并且,由于调节杆320套设在支撑杆310之外,因而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之间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相互限位作用,从而基本不会出现调节杆320相对支撑杆310倾斜较大角度的情况。

具体地,支撑杆310可以焊接固定在基座100上,或者,支撑杆310和基座10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调节杆320的尺寸需大于支撑杆310的尺寸,以保证调节杆320可以套设在支撑杆310之外,且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二者各自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地,通过钻加工等方式能够在调节杆320的预设位置处形成贯穿孔,以使尽紧固件600可以通过贯穿孔伸入至调节杆320内。紧固件600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等,其可以与贯穿孔形成螺纹配合关系,且通过使紧固件600的一端伸入至调节杆320的内部与支撑杆310挤压配合,实现固定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的目的。或者,还可以在支撑杆310上形成螺纹孔,伸入至调节杆320内的紧固件600可以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旋紧紧固件600,使得紧固件600的螺帽可以向调节杆320施加一定的挤压作用力,从而将调节杆320挤压固定与螺帽和支撑杆310之间;相应地,为了使调节杆320能够沿间距调节方向相对支撑杆310运动,可以在调节杆320上形成沿间距调节方向延伸的条形孔321,且使紧固件600能够在条形孔321内移动。

为了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能够在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的方向上形成限位配合关系,可以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各自垂直于间距调节方向的截面的形状相同,且均为多边形结构。在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能够互相限位,以防止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产生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相对转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的过程中,需要使二者的尺寸相互适配,防止因调节杆320的尺寸过大,导致调节杆320与支撑杆310通过各自结构形成的限位关系失效。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能够在围绕间距调节方向的方向上形成限位配合关系。如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伸入调节杆320内部的紧固件600固定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的方式,也可以保证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另外,还可以通过在调节杆320和支撑杆310上分别形成对应配合的限位结构等方式,使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具体地,限位结构可以为凸块和沉槽这类相互配合的机构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1还可以包括转动块710,在支承机构1中,转动块710的一端与转动部400连接,转动块710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部300转动连接,通过使转动块710的转动轴向与转动部400的转动轴向之间设有预设夹角,使得支承于支承部200上的被支承件500的朝向和姿态更加多样化,这可以进一步提升被支承件500的加工便利性。

具体地,转动部400可以为轴承,转动块710和轴承之间可以通过轴连接等方式形成相对固定关系,例如,转动块710朝向轴承的一侧可以设置于连接轴,通过使连接轴插接至轴承的内圈420中,即可完成固定转动部400和转动块710的工作。转动块710和间距调节部300之间可以借助转轴720等部件形成转动连接关系,以使转动块710围绕转轴720相对间距调节部300转动;或者,转动块710和间距调节部300之间也可以借助轴承形成转动配合关系。

可选地,转动块710的转动轴向与转动部400的转动轴向相互垂直,在这种情况下,支承部200的调节范围相对较大,且使得支承部200和支承于支承部200的被支承件500的重心均相对居中,防止出现因支承部200转动过至某些位置时容易导致支承机构1倾倒的现象。

可选地,在基座100支撑于水平面上的情况下,间距调节部300可以相对基座100垂直设置,且可以使转动块710的转轴720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在基座100和支承部200均为平板状结构的情况下,且转动块710转动至支承部200与基座100相对的位置处时,转动部400的轴向可以与重力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间距调节部300靠近支承部200的一端可以包括两个配合部330,且可以使两个配合部330相对设置。在组装转动块710和间距调节部300的过程中,可以使转动块710的一部分伸入至两个配合部330之间,借助转轴720能够使两个配合部330与转动块710形成转动配合关系。

如上所述,间距调节部300可以包括支撑杆310和调节杆320,两个配合部33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调节杆320背离基座100的一端,且使两个配合部330之间形成有容纳转动块710的间隙。并且,两个配合部330的内壁上均可以设置有安装转轴720的孔状或槽状结构。

可选地,借助穿过配合部330的紧固件600能够使配合部330和转动块71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保证在对被支承件500的加工过程中,转动块710不会相对间距调节部300发生转动动作。具体地,可以通过钻加工等方式在配合部330上形成贯穿孔,且使螺钉等紧固件600穿过配合部330,通过使紧固件600与转动块710相互挤压,能够使转动块710与配合部33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

进一步地,两个配合部330上均可以设置有贯穿孔,且可以在两个配合部330上均设置紧固件600,在两个紧固件600分别穿过两个配合部330,且均与转动块710紧固配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转动块710和配合部330之间固定关系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还可以使分别设置于两个配合部330上的紧固件600沿转轴720的轴向相对设置,这使得两个紧固件600在转动块710上的着力点更加靠近,可以进一步提升紧固件600提供的紧固效果,保证配合部330和转动块710之间的固定关系更稳定。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承机构1还可以包括真空发生部810,真空发生部810可以安装在基座100上,或者,真空发生部810也可以设置在基座100之外,且通过管道等部件与支承部200配合。支承部200的支承面上可以设置吸附孔(图中未示出),吸附孔与真空发生部810连通。在支承机构1支承被支承件500时,真空发生部810工作,可以使吸附孔产生负压效果,从而使支承于支承面上的被支承件500被吸附在支承部200上。在负压作用下,能够保证被支承件500和支承部200之间的固定关系更稳定,从而在被支承件500的加工过程中,以及转动部400和转动块710产生转动动作的过程中,基本可以防止被支承件500从支承部200上脱落。

具体地,真空发生部810可以通过气管830与吸附孔连通,吸附孔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吸附孔可以居中设置在支承部200上。

优选地,吸附孔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吸附孔可以呈行列式均匀排布在支承部200上,且使多个吸附孔均与真空发生部810连通,在多个吸附孔的作用下,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更为可靠。

具体地,支承部200内部可以设置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多个吸附孔均连通,且气体通道可以借助数量较少的连通孔(图中未示出)与真空发生部810连通,在真空发生部810的作用下,可以使多个吸附孔产生负压效果。

更具体地,连通孔可以设置在支承部200朝向基座100的一侧,且连通孔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通孔均可以通过气管830与真空发生部810连通,这可以减少气管830的数量,降低成本,且可以降低支承机构1的组装和维护难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固定关系的稳定性,可以在支承部200上固定定位销840,且可以在被支承件500形成配合孔,配合孔可以为盲孔或贯穿孔。通过使定位销840伸入至配合孔,可以进一步提升被支承件500和支承部200之间固定关系的稳定性,从而即便被支承件500处于倾斜甚至竖直状态,也基本不会出现被支承件500自支承部200上脱落的情况。更进一步地,定位销840和配合孔均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销840和多个配合孔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支承机构1还可以包括控制部820,控制部820与真空发生部810连接,借助控制部820可以控制真空发生部810处于开启或关闭的工作状态,便于完成被支承件500和支承部200之间的拆装工作。

具体地,控制部820可以为手动阀,真空发生部810与手动阀可以通过气管830连通。在支承机构1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被支承件500,仅需关闭手动阀,吸附孔脱离负压状态,被支承件500与支承部200之间的吸附效果消失,便于自支承部200上取下被支承件500,然后,可以将未加工的被支承件500安装在支承部200上,开启手动阀,吸附孔进入负压状态,使被支承件500稳定地固定在支承部200上。采用上述方案后,在被支承件500的更换过程中,无需关闭真空发生部810,从而可以尽量降低吸附孔进入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而提升被支承件500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