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抛丸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0418发布日期:2020-11-25 15:2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抛丸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带的除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带除鳞用的可移动的新型抛丸除鳞处理器,特别是涉及对板带喷出砂粒和/或液体进行抛丸除鳞处理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



背景技术:

板带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热轧阶段,会在板带的表面产生一层氧化铁皮,在板带的后续生产、使用过程中,必须将氧化铁皮去除,即除掉板带的鳞皮。目前,能够大批量规模化的去除板带鳞皮的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强酸清洗板带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废酸液,处理成本太高,不处理又会污染环境;另外一种除鳞方法是采用湿抛丸技术,即将钢砂和水混合成浆料,通过抛丸器将混合后的浆料击打在板带表面,当然也可以将钢砂和水分别喷向板带表面,二者在抛向板带表面的过程中或者在钢材表面混合,通过钢砂的击打摩擦作用去除氧化铁皮,水的作用在于输送钢砂、润滑、防止扬尘。

目前,采用抛丸器进行板带除鳞的技术中,抛丸器都是固定式的,是通过调整抛丸器上的喷砂口来适应不同宽度的板带,但这种调整形式,只能减弱抛丸器抛射钢砂的抛射强度,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钢砂的抛射能量对板带进行除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喷砂强度的抛丸器,有效地去除氧化铁皮。

工作原理:抛丸器钢砂击打板带的强度与抛丸器叶轮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强度越高。通过沿着板带宽度方向移动抛丸器,还有通过远离或者靠近板带调整抛丸器,来使抛丸器调整钢砂对板带的抛射强度,从而适应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的板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在第一方向上运行的板带喷出砂粒和/或液体进行抛丸除鳞处理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叶轮的抛丸器;与所述叶轮轴连接,带动所述叶轮旋转的第一电机;载置有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抛丸器的第一活动平台;使得所述抛丸器和所述第一活动平台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调整位置的第一移动机构;载置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活动平台;和使得所述第二活动平台在第三方向上进行转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活动平台通过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安装于固定平台,所述第一方向是板带运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板带宽度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相连,利用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平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调整位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上的使得所述抛丸器平行移动的滑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的下表面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沿着作为导轨的所述滑道移动。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滑道的两侧面各自设置有一个凹槽,使得所述滑道的上半部形成工字形结构,在所述滑块的下部设置有t形槽,所述工字形结构的上边翼缘能够在所述t形槽的水平槽中滑动,所述工字形结构的腹板部在所述t形槽的垂直槽中滑动。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第二活动平台的一端通过第二移动机构绕着另一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进行转动。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的所述一端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安放于固定平台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的所述一端连接;和

位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另一端的摆动铰接点,所述第二活动平台的另一端通过摆动铰接点安装于所述固定平台上。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成台阶形结构,所述台阶形结构包括:安放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固定平台;和安放所述摆动铰接点的第二固定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在第三方向上低于第二固定平台。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在所述于第一液压缸内设置有测量抛丸器移动距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在所述于第二液压缸内设置有测量抛丸器摆动角度的第二位移传感器。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电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电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中,优选所述第二液压缸是两端都带有铰接点、可以旋转的液压缸。

基于上述论述可知,本申请涉及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的结构特点为:1.板带宽度方向采用液压缸或者电机驱动,沿着轨道运行,采用传感器测量运行距离;2.远离或者靠近板带调整,通过液压缸伸缩,绕着铰接点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板带厚度、宽度的不同,调整抛丸器钢砂对板带的击打强度,来有效的利用钢砂的抛射能量,获得需要的板带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能够根据板带的厚度、宽度,调整抛丸器对板带的抛射强度;可以采用液压缸或者电机沿板带宽度方向调整抛丸器;还可以利用液压缸调整抛丸器,使抛丸器远离或者靠近板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从垂直于板带运行方向看抛丸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从平行于板带运行方向看抛丸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抛丸器,102-抛丸器电机,103-第一活动平台,104-抛丸器平行移动液压缸,105-抛丸器平行移动滑道,106-第二活动平台,107-摆动铰接点,108-摆动液压缸,109-固定平台,110-板带,111-抛丸器平行移动滑块,a-两个抛丸器距离;b-板带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喷砂强度的抛丸器,以便于更加有效地去除氧化铁皮。

通过分析可知,抛丸器所抛出的钢砂击打板带的强度与抛丸器的叶轮到板带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击打强度越高,除鳞效果越好。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通过设计一种移动结构,不但可以沿着板带宽度方向移动抛丸器,还可以通过使抛丸器远离或者靠近板带来调整叶轮与板带的距离,从而来调整钢砂对板带的抛射强度,并借此适应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的板带,达到提升除鳞效率的目的。

图1和图2是从不同方向观察抛丸器单元时看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从垂直于板带运行方向看抛丸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从平行于板带运行方向看抛丸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而且图2中,在带宽方向设置有两个抛丸器单元,其中b是带宽,a是两个抛丸器的距离,通过调整a来适应不同宽度b的板带时,也需要用来调整两个抛丸器之间的距离a。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抛丸器单元,包括:带有叶轮的抛丸器101;与叶轮轴连接,带动叶轮旋转的抛丸器电机(第一电机)102;载置有第一电机102和抛丸器101的第一活动平台103;使得抛丸器101和第一活动平台103在与板带运行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与板带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调整位置的第一移动机构105;载置第一移动机构105的第二活动平台106;使得第二活动平台在与板带运行方向和板带宽度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进行转动的第二移动机构(107、108);所述第二活动平台106通过第二移动机构(107、108)安装于固定平台109。

作为抛丸器101,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将砂粒和液体通过砂粒和液体各自的喷出口或者共同的喷出口抛向板带表面,对板带表面的氧化铁皮等待去除物质形成击打作用,从而达到除鳞的目的。

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104,安装于第二活动平台106,其活塞杆与第一活动平台103相连(优选与第一活动平台的中部相连),利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动平台103在与板带运行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与板带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调整位置;和设置于第二活动平台上的抛丸器平行移动滑道105,在第一液压缸104带动第一活动平台103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设置于第一活动平台103下表面两端的滑块111沿着作为导轨的滑道105移动,确保位于第一活动平台上的抛丸器101在板带宽度方向上移动调整位置。

作为滑块111与滑道105的配合滑动方式,可以是滑道105的两侧面各自设置有一个凹槽,也就是说,在滑道105的上半部形成有工字形结构,而在滑块111的下部设置有与上述两个凹槽相对应的t形槽,使得工字形的上边翼缘能够在t形槽的水平槽中滑动,腹板部分在t形槽的垂直槽中滑动。

作为上述滑块,还可以是设置于平台103两端下表面的一个简单的、具有一定强度以能支撑第一活动平台103及其上设置有的部件的重量、能在滑道105内自如滑动的条形板即可。

另外,也可以采用在平台103两端下表面设置能在滑道105内的凹槽内滑动的滑轮来代替上述滑块。

抛丸器101和电机102作为一个整体安放于第一活动平台103,这个平台的下表面通过滑道105的形式与第二活动平台106连接,第一液压缸104推动第一活动平台103在滑道上运动,由于板带的运行方向与滑道的方向垂直布置,即可实现抛丸器在板带宽度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第二活动平台106的一端通过第二移动机构绕着另一端在与板带运行方向和板带宽度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进行转动。

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二活动平台106一端的第二液压缸108,第二液压缸108安放于固定平台109上,第二液压缸108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平台106的所述一端连接;和位于第二活动平台106另一端的摆动铰接点107,第二活动平台106的另一端通过摆动铰接点107安装于固定平台109上,也就是说摆动铰接点107将第二活动平台106的另一端与固定平台109连在一起,通过调整第二液压缸108的活塞杆的高度,使得第二活动平台106的一端绕着其另一端转动(或者说是摆动),从而使得抛丸器单元101的叶轮轴的轴线相对于板带所在的平面转动,进而调节了抛丸器单元101的砂粒和液体各自的喷出口或者共同的喷出口与板带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而来调整砂粒对板带的抛射强度,并借此适应不同厚度或者不同宽度的板带,实现提升除鳞效率的目的

简而言之,在第二活动平台106和固定平台109之间设置液压缸、铰接点,液压缸伸缩,带动第二活动平台以上的所有部件(第一液压缸104、第一移动机构、第一活动平台以及位于其上的抛丸器单元与电机)摆动,来实现抛丸器和板带之间的距离。

实际工作中,第二活动平台106就是左高右低的状态,使得叶轮轴线与板带表面之间成一定角度的夹角,一般情况下该夹角在0°~45°之间,优选20°。对于如何使得该夹角为0°,可以如图所示那样,将固定平台设置成台阶形,安放第二液压缸108的第一固定平台和安放摆动铰接点107的第二固定平台构成一个台阶形的固定平台,其中第一固定平台在上下方向上低于第二固定平台,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铰接件的不同高度,来使第二活动平台达到水平,即0°。

另外,第二液压缸可以是两端都带有铰接点、可以旋转的液压缸,液压缸伸缩时,可以带动液压缸本身转动,以满足第二活动平台精确旋转的要求。

在基于需要使抛丸器远离或者靠近板带而加以调整时,通过第二液压缸伸缩,可以使得抛丸器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随着转动的角度不同,叶轮与板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钢砂在板带表面形成的冲击面发生变化。叶轮与板带的距离小,则钢砂在板带表面的冲击面小,但冲击力度大,除锈效果好;反之,若叶轮与板带的距离大,则钢砂在板带表面的冲击面大,但冲击力度相对较小,除锈效果差。

在如上所述的抛丸器单元中,优选进一步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以精确测量抛丸器的移动距离、摆动角度,该第一、第二位移传感器优选分别内置于第一、二液压缸内,可以精确测量液压缸的运动行程,根据该行程来计算测量抛丸器沿着板带宽度方向的移动距离、在垂直于板带平面的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以确保抛丸器位于合适的位置,使得钢砂的击打强度符合除鳞的需要。

优选在图1所示的抛丸器单元中,还设置有与上述第一液压缸、上述第二液压缸以及上述电机连接的控制单元,并且优选该控制单元与上述第一、第二位移传感器电连接,在技术人员根据板带厚度、宽度的不同以及除鳞效果要求确定了需要抛丸器移动的预定距离、转动的预定角度后,将此预定距离值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启动上述第一、二液压缸来驱动抛丸器沿着板带宽度方向、沿着垂直于板带表面的方向调整第一活动平台、第二活动平台的位置,在调整过程中由位移传感器测量调整移动距离,并将此距离输入到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将之与上述预定距离进行比较,待二者相等后,停止液压缸的动作,然后启动与抛丸器的叶轮连接的电机,使得进入叶轮的钢砂和液体喷向板带,从而能够以预定的强度使得钢砂打到板带表面,由此高效地利用钢砂的抛射能量来进行除鳞,进而获得需要的板带表面质量。

作为上述位移传感器测量移动距离的方法,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各种常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