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0371发布日期:2020-11-25 15: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验辅助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以各类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为代表的食品搅拌,具体为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



背景技术:

钳子,是一种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的手工工具。钳子的外形呈v形,通常包括手柄、钳腮和钳嘴三个部分。

钳子一般用碳素结构钢制造,先锻压轧制成钳胚形状,然后经过磨铣、抛光等金属切削加工,最后进行热处理。

在对钳子进行磨削加工时,需要进行传送,定位,装夹以及加工,加工过程中,在刀具轨迹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只能进行重新的定位装夹,无法对机架进行一个移动。目前市面上的装夹工具一般是针对形状较为规则的零件进行定位装夹,而且部分环节像传送,定位等采用的是人工的手段,目前的全面机械化意味着更高成本的投入,故此处提出了一种针对钳子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传送、定位、夹持以及机架可移动的低成本一体化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可以有效解决钳子的自动化传送、装夹以及需要对钳子的位子做出调整的情况。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包括机架(1)、送料装置(2)、定位装置(3)、夹持装置(4)、推料装置(5)、导向装置(6)、机架移动装置(7)、行程开关(8)、以及驱动装置(9);所述机架(1)架设在机架移动装置(7)上;所述导向装置(6)包括两根导向杆(601),所述导向杆(601)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前后壁上;所述驱动装置(9)以及行程开关(8)同向固定在机架(1)的后壁外侧;所述驱动装置(9)与送料装置(2)中的连接板(203)固定,所述连接板(203)设置在机架(1)的前后壁之间并与机架(1)的前后壁同向分布,所述导向杆(601)活动贯穿连接板(203);所述夹持装置(4)固定在连接板(203)上,所述推料装置(5)设置在夹持装置(4)下方;所述定位装置(3)固定在夹持装置(4)以及机架(1)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移动装置(7)包括第一导轨(701)、第一导轨固定架(702)、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第二导轨(704)以及第二导轨固定架(705);所述第二导轨(704)固定在第二导轨固定架(705)两端,所述第二导轨(704)活动贯穿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所述第一导轨固定架(702)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上,所述第一导轨(701)与第二导轨(704)垂直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702)两端,所述第一导轨(701)活动贯穿机架(1)的前后壁。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移动装置(7)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以及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所述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一端可转动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702)的侧壁上,另一端螺纹连接贯穿机架(1)的侧壁;所述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可转动固定在第二导轨固定架(705)的侧壁上,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的侧壁,所述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与第一导轨(701)的安装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与第二导轨(704)的安装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装置(2)包括防后退板(201)、送料板(202)、连接板(203);所述送料板(202)固定在连接板(203)的上表面,所述防后退板(201)固定在机架(1)两侧壁上表面上,所述防后退板(201)呈冂字结构,其开口方向朝向送料方向;所述送料板(202)上表面高度与机架(1)齐平,所述送料板(202)上表面与防后退板(20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高于一个待加工钳子(10)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装置(2)还包括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以及挡料钩子(205),所述防后退板(201)一侧的末端向内延伸出挡料钩子安装板(204),所述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下表面与连接板(203)之间的距离至少为一个待加工钳子(10)的厚度;所述挡料钩子(205)铰接朝前固定在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上;所述挡料钩子(205)的横向投影位于待加工钳子(10)的横向投影范围内,所述挡料钩子(205)至少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可动夹紧块(401)以及固定夹紧块(402),所述可动夹紧块(401)固定在连接板(203)的前面,其上表面高度与机架(1)齐平,所述固定夹紧块(402)与可动夹紧块(401)对应固定在机架(1)的前壁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左右限位片(301)、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所述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依据待加工钳子(10)的形状高低错落固定在可动夹紧块(401)上,所述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在固定夹紧块(402)设置有对应的圆槽;所述左右限位片(301)固定在机架(1)的左右两边与待加工钳子(10)的滑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装置(5)包括推料杆(501)以及推料让位孔(502),所述推料让位孔(502)设置在机架(1)前壁的下方,所述推料杆(501)一端固定在连接板(203)上,一端活动通过推料让位孔(502)到达机架(1)外。

进一步的,所述行程开关(8)包括触发器安装杆(801)、触发器(802)、触发滚轮(803)以及行程杆(804);所述触发器安装杆(801)与驱动装置(9)同向固定在机架(1)的后壁外侧,所述触发器(802)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固定在触发器安装杆(801)的同一侧;所述触发器安装杆(801)一端与连接板(203)固定,另一端贯穿机架(1)的后壁并安装了两个与触发器(802)配合的触发滚轮(803)。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9)为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针对钳子加工过程中需要人为进行送料、定位、夹持以及需要对机架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

1、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机床上增加了送料、定位的装置,并对机架实现了可移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更全面的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根据待加工钳子的形状设置了多个定位杆,在简单的设计下实现了钳子的定位;

3、本实用新型设置防后退板,在放置待加工钳子过早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将待加工钳子留在原地,避免对其它部件的干涉;

4、本实用新型中挡料钩子的使用,可以将待加工钳子及时的拨到定位杆的位置,简单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以及推料装置在不同高度上的设计实现了同一驱动下的不同效果,将驱动效果多样化,避免了多个驱动装置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部分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部分部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部分部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机架;2、送料装置;3、定位装置;4、夹持装置;5、推料装置;6、导向装置;7、机架移动装置;8、行程开关;9、驱动装置;10、待加工钳子;201、防后退板;202、送料板;203、连接板;204、挡料钩子安装板;205、挡料钩子;301、左右限位片;302、头部定位杆;303中部定位杆;304、尾部定位杆;401、可动夹紧块;402、固定夹紧块;501、推料杆;502、推料让位孔;601、导向杆;701、第一导轨;702、第一导轨固定架;703、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4、第二导轨;705、第二导轨固定架;706、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801、触发器安装杆;802、触发器;803、触发滚轮;804、行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

一种针对钳子传送、装夹并机架可移动的机器,包括机架1、送料装置2、定位装置3、夹持装置4、推料装置5、导向装置6、机架移动装置7、行程开关8、以及驱动装置9;机架1架设在机架移动装置7上;导向装置6包括两根导向杆601,导向杆601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前后壁上;驱动装置9以及行程开关8同向固定在机架1的后壁外侧;驱动装置9与送料装置2中的连接板203固定,连接板203设置在机架1的前后壁之间并与机架1的前后壁同向分布,导向杆601活动贯穿连接板203;夹持装置4固定在连接板203上,推料装置5设置在夹持装置4下方;定位装置3固定在夹持装置4以及机架1上。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移动装置7包括第一导轨701、第一导轨固定架702、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第二导轨704以及第二导轨固定架705;第二导轨704固定在第二导轨固定架705两端,第二导轨704活动贯穿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第一导轨固定架702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上,第一导轨701与第二导轨704垂直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702两端,第一导轨701活动贯穿机架1的前后壁;机架移动装置7通过两个垂直导轨在不同高度上的堆叠来分别实现不同的两个方向上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移动装置7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以及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一端可转动固定在第一导轨固定架702的侧壁上,另一端螺纹连接贯穿机架1的侧壁;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可转动固定在第二导轨固定架705的侧壁上,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的侧壁,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与第一导轨701的安装方向一致,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与第二导轨704的安装方向一致,移动导轨锁紧螺钉通过在一个侧壁上的固定转动,反作用于另一个可移动的侧壁,进而实现第一导轨固定架移动架703以及机架1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装置2包括防后退板201、送料板202、连接板203;送料板202固定在连接板203的上表面,防后退板201固定在机架1两侧壁的上表面上,防后退板201呈冂字结构,其开口方向朝向送料方向;送料板202以及防后退板201为待加工钳子10提供了一个放置的空间,在这个位置放上待加工钳子10,即使待加工钳子10过早的放上,也会因为防后退板201的阻拦将待加工钳子10留在原地;送料板202上表面高度与机架1齐平,送料板202上表面与防后退板20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高于一个待加工钳子1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装置2还包括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以及挡料钩子205,防后退板201一侧的末端向内延伸出挡料钩子安装板204,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下表面与连接板203之间的距离至少为一个待加工钳子10的厚度;挡料钩子205铰接朝前固定在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上;挡料钩子205的横向投影位于待加工钳子10的横向投影范围内且至少设置有两个;当待加工钳子10在待加工钳子10向前送的过程中,待加工钳子10会通过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下表面与连接板203之间的空间,然后被挡料钩子205拦下,从而跌落至定位装置3上。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包括左右限位片301、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依据待加工钳子10的形状高低错落固定在可动夹紧块401上,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在固定夹紧块402中设置有对应的圆槽;左右限位片301固定在机架1的左右两边与待加工钳子10的滑动接触;在待加工钳子10刚被挡料钩子205拦下的时候,会与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接触,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慢慢靠近固定夹紧块402中对应的圆槽;左右限位片301固定在机架1的左右两边与待加工钳子10的滑动接触,对待加工钳子10的左右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4包括可动夹紧块401以及固定夹紧块402,可动夹紧块401固定在连接板203的前面,其上表面高度与机架1齐平,固定夹紧块402与可动夹紧块401对应固定在机架1的前壁内侧;随着可动夹紧块401的前进,可动夹紧块401以及固定夹紧块402便会靠近将待加工钳子10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推料装置5包括推料杆501以及推料让位孔502,推料让位孔502设置在机架1前壁的下方,推料杆501一端固定在连接板203上,一端活动通过推料让位孔502到达机架1外;在待加工钳子10在夹持装置4位置完成加工后,可动夹紧块401会带动各个定位杆后退,待加工钳子10会跌落至推料杆501上。

在本实施例中,行程开关8包括触发器安装杆801、触发器802、触发滚轮803以及行程杆804;触发器安装杆801与驱动装置9同向固定在机架1的后壁外侧,触发器802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固定在触发器安装杆801的同一侧;触发器安装杆801一端与连接板203固定,另一端贯穿机架1的后壁并安装了两个与触发器802配合的触发滚轮803;触发器安装杆801随着连接板203的移动而移动,当触发器802与相应的触发滚轮803接触时,驱动装置9便会停止前进动作或后退动作,进而控制待加工钳子10的传送、夹持以及加工的时间。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9为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

具体使用时:

将待加工钳子10放在送料板202以及防后退板201为待加工钳子10提供的放置空间处,启动开关,驱动装置9推动连接板203向前,继而推动送料板202向前,最终待加工钳子10向前移动;当待加工钳子10移动到挡料钩子安装板204下表面与连接板203之间的空间,随后被挡料钩子205拦下,跌落至定位装置3的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3、以及尾部定位杆304上,同时也受到左右限位片301两边的限位;可动夹紧块401以及固定夹紧块402慢慢靠近,头部定位杆302、中部定位杆304、以及尾部定位杆305慢慢靠近固定夹紧块402中对应的圆槽,进而实现定位;最后可动夹紧块401以及固定夹紧块402将待加工钳子10完全夹紧,行程开关8触发,此时便可以进行其它的加工。

加工完成后,驱动装置9带动连接板203回退,继而带动送料板202回退,最终待加工钳子10跌落至推料杆501上,当连接板203回退到一定的位置,行程开关8再次触发,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当需要对机架1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只需要对第二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6以及第一移动导轨锁紧螺钉707进行转动便可以实现机架1位置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