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1475发布日期:2021-01-15 11: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又称带钢,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带钢一般成卷供应,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钢带按所用材质分为普通带钢和优质带钢两类,按加工方法分热轧钢带、冷轧带钢带两种。钢带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钢带表面存在的铁锈等进行去除,从而需要将钢带进行酸洗而提高其质量。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73915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带酸洗系统,它包括有酸洗机,酸洗机输出端顶部设有废气排放装置,酸洗机输出端端部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输出端的地面上设有风干箱,风干箱入口处设有初步滤水装置,风干箱输出端设有第一中转辊和第二中转辊,第一中转辊安装在风干箱上,第二中转辊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中转辊输出端的地面上,第二中转辊输出设有收卷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钢带进行酸洗时,仅将钢带浸泡在酸液中而对钢带进行酸洗,钢带表面的脏污需要慢慢与酸液反应才能清除,然而仅仅通过浸泡酸洗钢带,钢带表面清洗不完善,且清洗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具有提高钢带酸洗质量和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池,所述酸洗池内转动设置有两个浸泡辊,两个所述浸泡辊的轴线与钢带的行进方向垂直,钢带依次从两个浸泡辊的下侧经过,两个所述浸泡辊之间设有与所述浸泡辊轴线一致的推挤辊,钢带从所述推挤辊的上侧经过,两个所述浸泡辊和所述推挤辊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推挤辊的上侧设有清洗刷,且所述清洗刷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推挤辊的上方,所述滑动组件带动所述清洗刷沿所述推挤辊的轴线往复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洗钢带时,钢带从一个浸泡辊的上侧经过,再从推挤辊的上侧经过,最后从另一个浸泡辊的下侧经过,钢带在两个浸泡辊的作用下被压至酸液内,处于推挤辊上侧的钢带被顶起,且推挤辊上的钢带仍处于酸液内,钢带被推挤辊顶起的部分被拉紧,再通过清洗刷对钢带被顶起的部分进行刷洗,从而钢带表面不易有脏污残留,提高了钢带的酸洗质量,滑动组件带动清洗刷在钢带上刷洗,提高了钢带的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挤辊的半径大于所述浸泡辊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挤辊的半径大于浸泡辊的半径,从而处于推挤辊上侧的钢带被顶起的幅度更大,更易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刷呈弧形设置,且所述清洗刷的内侧弧面与所述推挤辊的周侧面契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的清洗刷增大了与推挤辊上钢带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刷的上侧固定有轴线竖直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周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封口设置,且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清洗刷持续抵紧所述推挤辊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酸洗时,活动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在套筒内下滑,从而使得清洗刷抵紧在推挤辊上的钢带上,方便了清洗刷对钢带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侧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且当所述清洗刷抵接在所述推挤辊的周侧时,所述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弹力驱使活动杆和清洗刷下滑,从而方便了将清洗刷抵紧在推挤辊上的钢带上,方便了对钢带上的脏污的清洗,提高了清洗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酸洗池的相对两个槽壁的上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导向杆、滑动电机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套筒的顶端,所述双向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均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双向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均穿设于所述连接板,其中所述双向丝杆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滑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双向丝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钢带时,推挤辊将钢带顶起,且清洗刷抵紧在钢带上,此时滑动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由于双向丝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从而连接板随着双向丝杆的转动而滑动,此时套筒、活动杆和清洗刷均被带动而沿着推挤辊的轴线滑动,以此方便清洗刷对处于推挤辊周侧的钢带进行清洗,提高了钢带的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拉扯线,所述拉扯线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从所述套筒的顶端穿出且伸至所述酸洗池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钢带之前,通过拉动拉扯线使得活动杆上滑,以此方便将钢带从清洗刷和推挤辊之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刷为耐酸型清洗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刷长时间在酸液中,耐酸型的清洗刷使得清洗刷的寿命更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钢带通过浸泡辊压入酸液内,且钢带通过推挤辊顶起,顶起的钢带被拉紧,从而在清洗刷对其刷洗时,不易有脏污残留,提高了钢带清洗的质量;

2.滑动组件带动清洗刷滑动时,清洗刷对钢带的顶起部分进行往复刷洗,从而提高了钢带的刷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刷、活动杆、套筒和弹簧之间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酸洗池;2、浸泡辊;3、推挤辊;4、清洗刷;5、活动杆;6、套筒;7、弹簧;8、安装板;9、双向丝杆;10、导向杆;11、滑动电机;12、连接板;13、拉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钢带生产线中整形酸洗装置,包括上侧开口设置长方体状的酸洗池1。酸洗池1内转动设置有两个浸泡辊2,两个浸泡辊2的轴线与钢带的行进方向垂直,钢带依次从两个浸泡辊2的下侧经过。两个浸泡辊2之间设有与浸泡辊2轴线一致的推挤辊3,推挤辊3转动安装在酸洗池1内。钢带从推挤辊3的上侧经过,两个浸泡辊2和推挤辊3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推挤辊3的半径大于浸泡辊2的半径。酸洗钢带时,钢带从一个浸泡辊2的上侧经过,再从推挤辊3的上侧经过,最后从另一个浸泡辊2的下侧经过。钢带在两个浸泡辊2的作用下被压至酸液内,处于推挤辊3上侧的钢带被顶起,且推挤辊3上的钢带仍处于酸液内。由于推挤辊3上的钢带被拉紧,方便了后续对钢带的清洗。

参照图1和图4,推挤辊3的上侧设有清洗刷4,清洗刷4通过表面涂有耐酸涂层而成为耐酸型清洗刷4。清洗刷4呈弧形设置,且清洗刷4的内侧弧面与推挤辊3的周侧面契合设置。清洗刷4的上侧固定有轴线竖直的活动杆5,活动杆5的周侧套设有套筒6,套筒6的顶端封口设置。活动杆5和套筒6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清洗刷4持续抵紧推挤辊3的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7,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套筒6的内侧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杆5的顶端,且当清洗刷4抵接在推挤辊3的周侧时,弹簧7处于正常状态。弹簧7的弹力使得活动杆5下滑,以此使清洗刷4抵紧在推挤辊3上的钢带上,方便了对钢带进行刷洗。

参照图1和图4,为了方便将钢带从清洗刷4和推挤辊3之间穿过,活动杆5的顶端固定有拉扯线13,拉扯线13远离活动杆5的一端从套筒6的顶端穿出且伸至酸洗池1的外侧。通过拉动拉扯线13,带动活动杆5和清洗刷4上滑,以此方便了钢带从清洗刷4和推挤辊3之间穿过。

参照图1和图3,酸洗池1的相对两个槽壁的上侧均固定有安装板8,两个安装板8正对设置。清洗刷4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推挤辊3的上方,滑动组件带动清洗刷4沿推挤辊3的轴线往复滑动。滑动组件包括双向丝杆9、导向杆10、滑动电机11和连接板12,连接板12固定在套筒6的顶端,双向丝杆9和导向杆10均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板8之间,双向丝杆9和导向杆10均穿设于连接板12,其中双向丝杆9与连接板12螺纹连接,滑动电机11固定在一个安装板8的一侧且滑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9同轴固定。滑动电机11带动双向丝杆9转动,由于双向丝杆9与连接板12螺纹连接,从而连接板12随着双向丝杆9的转动而滑动,此时套筒6、活动杆5和清洗刷4均被带动而沿着推挤辊3的轴线滑动,以此方便清洗刷4对处于推挤辊3周侧的钢带进行清洗,提高了钢带的清洗效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酸洗钢带时,钢带从一个浸泡辊2的上侧经过,再从推挤辊3的上侧经过,最后从另一个浸泡辊2的下侧经过,钢带在两个浸泡辊2的作用下被压至酸液内,处于推挤辊3上侧的钢带被顶起,且推挤辊3上的钢带仍处于酸液内,钢带被推挤辊3顶起的部分被拉紧,再通过清洗刷4对钢带被顶起的部分进行刷洗,从而钢带表面不易有脏污残留,提高了钢带的酸洗质量,滑动组件带动清洗刷4在钢带上刷洗,提高了钢带的清洗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