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1685发布日期:2020-12-29 09:5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镀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



背景技术:

热镀锌又称为热浸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工作原理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到熔化状态下的锌液中,使钢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目前钢板在镀锌后,通常会进行多种工序进行降温,例如通过水淬槽进行水冷,但是在进行水冷时,钢板镀锌后表面上粘附的少许锌粉会落入到水淬槽中,后续随着水淬槽的不断使用,其内部的锌粉会越来越多,最终会对在槽中进行水冷的钢板表面形成黑点,也就行业中常说的“水淬斑”,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现为保证钢板镀锌后的质量,一般是采取频繁更换水淬槽中纯水的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运行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对水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包括水淬槽,所述水淬槽正面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水管,所述第一吸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底部的反面固定安装在水淬槽的正面,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阀管,所述第一出水阀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辅助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过滤网,所述辅助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污阀管,所述辅助槽的反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吸水管,所述第二吸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底部的正面固定安装在水淬槽的反面,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水淬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辅助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三个过滤网,且三个过滤网内部的筛网目数是依次递增,所述过滤网与辅助槽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状。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流支管,且回流支管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水淬槽一侧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板,且支撑架底部的连接板与辅助槽的底面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回流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且回流支管的另一端为曲状并固定套接在水淬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回流管与第一出水阀管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控流阀,且回流管在水淬槽反面的安装高度与第一出水阀管在水淬槽正面的安装高度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第一吸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阀管连接组成的输液结构将水淬槽内部使用过的纯水自动输送至辅助槽的内部,利用辅助槽内部三层过滤网对纯水进行多重过滤处理,进而除去纯水中残留的锌粉使其沉淀到辅助槽的底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淬槽中锌粉含量,避免镀锌钢板水冷时表面出现黑点,再利用第二吸水管、第二水泵、第二出水管的组成回流结构将辅助槽内部过滤后的纯水通过回流管与热交换器组成的降温结构重新送回水淬槽的内部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水资源,降低加工成本。

2、本申请通过回流支管与喷水管形成支流结构,当镀锌后的钢板在水淬槽内部水冷降温时,可将对钢板的表面产生喷刷效果,加强纯水与钢板的换热效果,大幅增加水淬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结构辅助槽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结构过滤网左视示意图。

图中:1、水淬槽;2、第一吸水管;3、第一水泵;4、第一出水阀管;5、辅助槽;6、支撑架;7、回流管;8、热交换器;9、第二吸水管;10、第二水泵;11、第二出水管;12、回流支管;13、喷水管;14、过滤网;15、出污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包括水淬槽1,水淬槽1正面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水管2,第一吸水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底部的反面固定安装在水淬槽1的正面,第一水泵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阀管4,第一出水阀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槽5,辅助槽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板,且支撑架6底部的连接板与辅助槽5的底面活动连接,连接板与辅助槽5底部接触支撑,可提高辅助槽5放置时的稳定性以及增加支撑架6的支撑强度,辅助槽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过滤网14,辅助槽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三个过滤网14,且三个过滤网14内部的筛网目数是依次递增,过滤网14与辅助槽5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状,通过第一吸水管2、第一水泵3、第一出水阀管4连接组成的输液结构将水淬槽1内部使用过的纯水自动输送至辅助槽5的内部,利用辅助槽5内部三层过滤网14对纯水进行多重过滤处理,进而除去纯水中残留的锌粉使其沉淀到辅助槽5的底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淬槽1中锌粉含量,避免镀锌后钢板水冷时表面出现黑点,辅助槽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污阀管15,辅助槽5的反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管7,回流管7与第一出水阀管4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控流阀,且回流管7在水淬槽1反面的安装高度与第一出水阀管4在水淬槽1正面的安装高度相同,利用控流阀可使得辅助槽5与水淬槽1之间的水流循环过滤达到平衡状态,保证装置中基础的水冷功能能够顺利实行,回流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热交换器8,热交换器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吸水管9,第二吸水管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0,第二水泵10底部的正面固定安装在水淬槽1的反面,第二水泵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1,第二出水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流支管12,回流支管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且回流支管12的另一端为曲状并固定套接在水淬槽1的内部,单向阀可避免水淬槽1内部的使用过的水流进入到第二吸水管9、第二水泵10、第二出水管11的组成回流结构中形成逆流现象,保证装置的可行性,且回流支管12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喷水管13,喷水管13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水淬槽1一侧的内部,通过回流支管12与喷水管13形成支流结构,当镀锌后的钢板在水淬槽1内部水冷降温时,可将对钢板的表面产生喷刷效果,加强纯水与钢板的换热效果,大幅增加水淬的效率,第二出水管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水淬槽1的内部。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镀锌工艺水淬槽结构,在使用时,当水淬槽1内部的纯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分别打开第一出水阀管4与回流管7内部的控流阀以及回流支管12一端的单向阀,然后启动第一水泵3与第二水泵10,由第一吸水管2、第一水泵3、第一出水阀管4连接组成输液结构将水淬槽1内部使用过的纯水自动输送至辅助槽5的内部,利用辅助槽5内部的三层过滤网14对纯水进行多重过滤处理,进而除去纯水中残留的锌粉使其沉淀到辅助槽5的底部,随后再利用第二吸水管9、第二水泵10、第二出水管11的组成回流结构将辅助槽5内部提前放置的未使用纯水和后续后的纯水通过回流管7与热交换器8组成的降温结构重新送入水淬槽1的内部进行补充以及降低水淬槽1内部纯水的温度,维持水淬槽1内部水淬降温的效率,而回流支管12与喷水管13形成支流结构则是将一部分过滤后纯水喷向钢板的表面,对钢板的表面产生喷刷效果,加强纯水与钢板的换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