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7769发布日期:2021-03-02 20: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
[0003]
目前,市场上的圆棒木材加工用自动抛光装置在连接外部风管的时候不是很方便,安装较为麻烦,并且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圆棒木材加工用自动抛光装置在连接外部风管的时候不是很方便,安装较为麻烦,并且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包括底部机体和前后调节座,所述前后调节座安装固定在底部机体的上端中间位置上,所述前后调节座的上端设置有左右调节座,所述左右调节座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输送机构,所述传动输送机构的外端设置有定位橡胶轮,所述传动输送机构的后端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输送机构的内侧位于底部机体上设置有进料托架,所述进料托架的前方位于底部机体上设置有出料托架,所述进料托架的后侧位于底部机体上设置有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的前侧设置有驱动轴杆,所述驱动轴杆的外端设置有抛光砂轮,所述抛光砂轮的外侧位于底部机体上设置有金属吸尘风罩,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金属吸尘风罩包括弧形外壳、调节螺栓、外侧中空管、弹性弧形块和内部套管,所述弧形外壳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外侧中空管,所述外侧中空管的内侧位于弧形外壳上设置有内部套管,所述外侧中空管和内部套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弧形块,所述弹性弧形块的外端位于外侧中空管上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弧形外壳连接在底部机体上。
[0008]
优选的,所述出料托架包括v型托块、限位凹槽、底部固定块和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底部固定块,所述底部固定块的上端中间设置有v型托块,所述v型托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底部支撑块连接在底部机体上。
[0009]
优选的,所述抛光砂轮包括内侧砂轮、外侧固定块和内部通孔,所述内侧砂轮的内
部中间设置有外侧固定块,所述外侧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内部通孔,所述外侧固定块连接在驱动轴杆上。
[0010]
优选的,所述金属吸尘风罩和底部机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吸尘风罩和底部机体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1]
优选的,所述出料托架和进料托架均焊接固定在底部机体上,且所述出料托架和进料托架处于同一直线和同一高度上。
[0012]
优选的,所述底部机体和前后调节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机体为长方形。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
该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通过弧形外壳、调节螺栓、外侧中空管、弹性弧形块和内部套管所组成的金属吸尘风罩便于固定连接使用,金属吸尘风罩的弧形外壳通过下端轴杆焊接连接在底部机体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与外部风管连接时,通过外侧中空管和内部套管的间隙,使得便于套接固定在外侧中空管上,使得外侧中空管位于风管内部,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有效避免灰尘溢出,而固定时,通过调节螺栓进行正向旋转,使得调节螺栓下移,从而抵触弹性弧形块下移,使得弹性弧形块外端的弹簧形变,这样使得弹性弧形块可以有效扣接固定在风管的外侧上,从而在使用的时候,风管不易脱落,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更加方便。
[0015]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圆棒木材加工用自动抛光装置通过出料托架和进料托架的支撑输送,使得在输送木棒物料进行抛光的时候更加方便,而通过定位橡胶轮的辅助转动,从而便于转动定位抛光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金属吸尘风罩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出料托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的抛光砂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金属吸尘风罩;101、弧形外壳;102、调节螺栓;103、外侧中空管;104、弹性弧形块;105、内部套管;2、抛光砂轮;21、内侧砂轮;22、外侧固定块;23、内部通孔;3、驱动轴杆;4、出料托架;41、v型托块;42、限位凹槽;43、底部固定块;44、底部支撑块;5、底部机体;6、定位橡胶轮;7、控制机箱;8、进料托架;9、左右调节座;10、传动输送机构;11、驱动电机;12、前后调节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参照图1-4,一种圆棒木材加工用的自动抛光装置,包括底部机体5和前后调节座12,前后调节座12安装固定在底部机体5的上端中间位置上,前后调节座12的上端设置有左右调节座9,左右调节座9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输送机构10,传动输送机构10的外端设置有定位橡胶轮6,传动输送机构10的后端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1,传动输送机构10的内侧位于底部机体5上设置有进料托架8,进料托架8的前方位于底部机体5上设置有出料托架4,进料托架8的后侧位于底部机体5上设置有控制机箱7,控制机箱7的前侧设置有驱动轴杆3,驱动轴杆3的外端设置有抛光砂轮2,抛光砂轮2的外侧位于底部机体5上设置有金属吸尘风罩1,驱动电机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4]
进一步的,金属吸尘风罩1包括弧形外壳101、调节螺栓102、外侧中空管103、弹性弧形块104和内部套管105,弧形外壳10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外侧中空管103,外侧中空管103的内侧位于弧形外壳101上设置有内部套管105,外侧中空管103和内部套管105之间设置有弹性弧形块104,弹性弧形块104的外端位于外侧中空管103上设置有调节螺栓102,弧形外壳101连接在底部机体5上。安装的时候,金属吸尘风罩1的弧形外壳101通过下端轴杆焊接连接在底部机体5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与外部风管连接时,通过外侧中空管103和内部套管105的间隙,使得便于套接固定在外侧中空管103上,使得外侧中空管103位于风管内部,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有效避免灰尘溢出,而固定时,通过调节螺栓102进行正向旋转,使得调节螺栓102下移,从而抵触弹性弧形块104下移,使得弹性弧形块104外端的弹簧形变,这样使得弹性弧形块104可以有效扣接固定在风管的外侧上,从而在使用的时候,风管不易脱落,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更加方便。
[0025]
进一步的,出料托架4包括v型托块41、限位凹槽42、底部固定块43和底部支撑块44,底部支撑块44的上端设置有底部固定块43,底部固定块43的上端中间设置有v型托块41,v型托块4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42,底部支撑块44连接在底部机体5上。出料托架4的底部支撑块44焊接连接在底部机体5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v型托块41通过内侧的限位凹槽42,从而有效固定住木材圆棒,使得在加工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
[0026]
进一步的,抛光砂轮2包括内侧砂轮21、外侧固定块22和内部通孔23,内侧砂轮2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外侧固定块22,外侧固定块22的内部设置有内部通孔23,外侧固定块22连接在驱动轴杆3上。在使用的时候,抛光砂轮2通过外侧固定块22内部的内部通孔23连接在驱动轴杆3上,并且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在转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抛光时,通过驱动轴杆3的转动,使得有效带动内侧砂轮21圆周转动抛光,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
[0027]
进一步的,金属吸尘风罩1和底部机体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金属吸尘风罩1和底部机体5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在使用的时候,因金属吸尘风罩1和底部机体5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阻碍,从而便于进行操作使用。
[0028]
进一步的,出料托架4和进料托架8均焊接固定在底部机体5上,且出料托架4和进
料托架8处于同一直线和同一高度上。在使用的时候,因出料托架4和进料托架8均焊接固定在底部机体5上,这样不易脱落,而出料托架4和进料托架8处于同一直线和同一高度上,从而便于物料输送使用。
[0029]
进一步的,底部机体5和前后调节座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底部机体5为长方形。在使用时,因底部机体5和前后调节座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固定安装,而底部机体5为长方形,这样便于放置使用。
[0030]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的时候,底部机体5通过外侧形状大小,使得便于放置使用,而放置好后,人员连接好控制机箱7与驱动电机11的连接,使得便于控制使用。而在抛光使用的时候,人员通过左右调节座9和前后调节座12上的轴杆转柄,使得便于转动调节位置间距,从而便于抛光操作使用。这样调节好后,人员将物料放置在进料托架8上,从而打开控制机箱7的开关,使得驱动电机11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输送机构10转动,这样在通过底部机体5使得驱动轴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轴杆3外端的抛光砂轮2进行转动抛光。而物料通过抛光砂轮2进行抛光时,通过定位橡胶轮6的固定,这样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在抛光的时候更加稳定,而抛光后的物料通过出料托架4的支撑,从而在出料的时候更加稳定方便。而抛光产生的碎屑通过金属吸尘风罩1外端的吸尘装置,使得便于输送到外部。金属吸尘风罩1是通过弧形外壳101、调节螺栓102、外侧中空管103、弹性弧形块104和内部套管105所组成,与外部风管连接时,通过外侧中空管103和内部套管105的间隙,使得便于套接固定在外侧中空管103上,使得外侧中空管103位于风管内部,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有效避免灰尘溢出,而固定时,通过调节螺栓102进行正向旋转,使得调节螺栓102下移,从而抵触弹性弧形块104下移,使得弹性弧形块104外端的弹簧形变,这样使得弹性弧形块104可以有效扣接固定在风管的外侧上,从而在使用的时候,风管不易脱落,这样在除尘的时候更加方便。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