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1152发布日期:2020-12-01 15:3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式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隔膜和铁锈,可能会影响物体部分的完整性,外观,或定义。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目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556820.0的滚筒式抛丸机,包括底座,在底座后部上表面设有支座,支座的前部活动连接有机体,机体为圆柱形,且为内部空心结构,机体的孔口纵向放置,机体的前部活动连接有端盖,机体的前后部外圆周上均设有一圈凸块,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置于支座的前部,并左右放置,每个支撑座均包括两个前后放置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贯穿设有轴。

上述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达到抛丸的目的,但在进行抛丸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灰尘,不方便对抛丸物料进行快速清洗和除尘,同时在对物料进行清洗时不能达到对水的循环利用,进而降低了滚筒式抛丸机的实用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以达到方便对抛丸物料进行快速清洗和除尘,同时在对物料进行清洗时可以达到对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可以对清洗除尘后的物料进行快速烘干,避免水滴长时间附着物料,造成化学腐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滚筒式抛丸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中部插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进丸口,所述进丸口的左侧端设有从动轮,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绕接有传动带,所述进丸口的右侧端连通有网筒,所述网筒的右侧端铰接有盖板,位于所述网筒下方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嵌设有过滤层,且所述通槽与所述底座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高压泵,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后连通有喷头,所述壳体的前后内侧壁对称设有加热板,所述壳体的右侧壁铰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与所述进丸口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优选的,所述通槽开设的口径略小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处垂直投影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依次由发泡珍珠岩滤层、玻璃纤维滤层和蜂窝活性炭滤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喷洒面积至少可覆盖所述网筒的左右两端,所述网筒的孔隙小于抛丸时钢丸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为碳纤维红外线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所述箱门均通过锁扣分别与所述网筒和所述壳体进行扣合。

优选的,还包括抛丸器,所述抛丸器位于所述进丸口的左侧,所述抛丸器抛丸时钢丸可通过所述进丸口对所述网筒内的物料进行抛丸,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高压泵、所述加热板和所述抛丸器分别与外设控制器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的结构和设计使用下,可以达到方便对抛丸物料进行快速清洗和除尘,同时在对物料进行清洗时可以达到对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可以对清洗除尘后的物料进行快速烘干,避免水滴长时间附着物料,造成化学腐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滚筒式抛丸机的实用性;

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轴承座、4-进丸口、5-从动轮、6-驱动电机、7-驱动轮、8-传动带、9-网筒、10-盖板、11-通槽、12-过滤层、13-循环管、14-高压泵、15-喷头、16-加热板、17-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具备清洗功能的滚筒式抛丸机,包括底座1和壳体2,底座1的顶部设有壳体2,壳体2的左侧壁中部插接有轴承座3,轴承座3内安装有进丸口4,进丸口4的左侧端设有从动轮5,壳体2的左侧壁上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端设有驱动轮7,驱动轮7与从动轮5之间绕接有传动带8,进丸口4的右侧端连通有网筒9,网筒9的右侧端铰接有盖板10,位于网筒9下方的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内嵌设有过滤层12,且通槽11与底座1的内腔相连通,底座1的内腔后侧端连通有循环管13,循环管13上设有高压泵14,循环管1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后连通有喷头15,壳体2的前后内侧壁对称设有加热板16,壳体2的右侧壁铰接有箱门17。

具体的,轴承座3内的轴承与进丸口4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具体的,通槽11开设的口径略小于壳体2的顶壁在底座1的顶部处垂直投影的面积。

具体的,过滤层12由上至下依次由发泡珍珠岩滤层、玻璃纤维滤层和蜂窝活性炭滤层组成。

具体的,喷头15的喷洒面积至少可覆盖网筒9的左右两端,网筒9的孔隙小于抛丸时钢丸的直径。

具体的,加热板16为碳纤维红外线加热板16。

具体的,盖板10和箱门17均通过锁扣分别与网筒9和壳体2进行扣合。

具体的,还包括抛丸器(图中未画出),抛丸器位于进丸口4的左侧,抛丸器抛丸时钢丸可通过进丸口4对网筒9内的物料进行抛丸,且驱动电机6、高压泵14、加热板16和抛丸器分别与外设控制器电性相连。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首先打开箱门17和盖板10,将物料放入网筒9内,随后扣合盖板10和箱门17,控制抛丸器抛射钢丸,钢丸可经进丸口4对网筒9内的物料进行抛丸;同步控制驱动电机6工作,驱动电机6带动驱动轮7转动,在传动带8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从动轮5转动,进而带动进丸口4转动,进而带动网筒9转动,进而带动网筒9内的物料进行上下翻滚,进而上述抛射的钢丸可以达到对物料进行抛丸处理的目的;同步控制高压泵14工作,高压泵14带动底座1的内腔内的水通过循环管13输送至喷头15处对转动的网筒9内的物料进行喷洒清洗除尘的目的,灰尘会附着水滴经网筒9的孔隙经过滤层12进行过滤净化后落入至底座1的内腔内,净化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而且使用上述结构可以在对物料抛丸前,控制高压泵14工作,可以达到对物料进行初步清洗除尘的目的,避免在物料进行抛丸时出现过大灰尘现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抛丸清洗效果;

而且上述过滤层12由上至下依次由发泡珍珠岩滤层、玻璃纤维滤层和蜂窝活性炭滤层组成,可以达到对水滴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杀菌净化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其净化过滤效果;

而且上述抛丸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6、抛丸器和高压泵14停止工作,随后控制加热板16进行加热,可以达到对网筒9内部的物料和钢丸进行快速加热烘干的目的;通过加热板16为碳纤维红外线加热板16,进一步提高了加热烘干的效率;

当上述加热烘干结束后,控制加热板16停止工作,打开箱门17和盖板10,对冷却后的物料和钢丸进行出料即可;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下,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以达到方便对抛丸物料进行快速清洗和除尘,同时在对物料进行清洗时可以达到对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可以对清洗除尘后的物料进行快速烘干,避免水滴长时间附着物料,造成化学腐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滚筒式抛丸机的实用性。

上述驱动电机6、高压泵14、加热板16和抛丸器等电器元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与其配套的外设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型号为plc,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对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进行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