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铁在生产出来后,都需要进行初步打磨,使其变得光亮美观,但钢铁的重量一般较重,操作工人在打磨时,经常需要对钢铁进行翻转,从而将钢铁的正反面进行打磨,而来回翻转钢铁的过程,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现有的打磨大部分都是依靠手持磨砂轮进行工作,极小部分采用自动化设备,但使用率不高,一是本身操作繁琐,故障率较高,磨砂轮更换较为频繁,二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产品的适应性不高,使得装置本身的使用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铁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铁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定位套筒,四个定位套筒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四个定位杆,四个定位杆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顶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与工作台底端中央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燕尾槽,两个燕尾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燕尾块,两个燕尾块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滑动杆,两个l型滑动杆横杆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两个滑动板,两个滑动板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设置有两个横板,其中一个横板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工作台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反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第二液压缸输出端分别与两个l型滑动杆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横板顶端和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上分别螺接有四个螺纹杆,每个滑动板内顶端和底端均嵌入有两个可以旋转的旋转块,四个螺纹杆分别与四个旋转块相对设置,所述螺纹杆一端伸入滑动板内与旋转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滑动板旋转连接,每个滑动板上两侧两两对称均匀插入有四个可以滑动的第一承载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板相同一端之间设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内固定插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一承载板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相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承载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杆,每侧的四个第一承载板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滑动板一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设置的导向板,两个相对应的导向板之间设有导向辊筒,所述导向辊筒内固定插入有导向转轴,所述导向转轴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导向板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每个滑动板一侧顶端和底端导向板倾斜方向朝向滑动板中央,四个第一承载板设置在四个导向板之间,其中一侧的两个第一承载板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输出端穿过第一承载板与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横板上两两对称均匀插入有四个可以滑动的第二承载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承载板之间设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内固定插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二承载板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相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承载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杆,两个横板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每个横板上的四个第二承载板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横板上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簧筒,每个弹簧筒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弹簧筒内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端与滑块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底端与弹簧筒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顶端穿出弹簧筒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中心杆穿出一端与第二加固杆固定连接,四个导向辊筒之间通过打磨带传动连接,所述打磨带外侧依次固定贴附有输送带和隔热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通过管路与液压站进行连接,打磨电机通过线路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采用pvk输送带材料制成,隔热带采用阻尼材料制成,打磨带采用pvk输送带材料制成且内壁上均匀嵌入有磨砂层或磨砂颗粒。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一加固杆长度与第二加固杆长度相同,打磨带处于绷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导向辊筒外表面均为不光滑表面且能够有效的与输送带产生摩擦并进行传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操作第二液压缸不断的进行收缩伸长,将钢铁的两侧及上下表面进行打磨,这样钢铁的表面即可完成粗磨处理。达到其光滑表面的作用,避免了工人需要对钢铁进行翻转等工作,间接的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了打磨的工作效率,操作简单方便,另外本装置可以旋转四个连接板上的螺纹杆对两个滑动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这样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加契合钢体大小的使用,使得本装置使用起来不在具有局限性,更进一步的本装置因为打磨带时可以产生弯曲的,这样能够对弧形状、v型状等材料进行打磨,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滑动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打磨带的结构图。
图中:底座1、定位套筒2、定位杆3、第一液压缸4、工作台5、燕尾槽6、燕尾块7、l型滑动杆8、第二液压缸9、安装板10、支撑杆11、横板12、连接板13、螺纹杆14、旋转块15、滑动板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承载板18、第一加固杆19、第一辊筒20、第一转轴21、打磨带22、第二固定板23、第二承载板24、第二辊筒25、第二转轴26、第二加固杆27、弹簧筒28、中心杆29、滑块30、复位弹簧31、导向板32、导向辊筒33、导向转轴34、打磨电机35、输送带36、隔热带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钢铁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定位套筒2,四个定位套筒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四个定位杆3,四个定位杆3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5,所述底座1顶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输出端与工作台5底端中央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燕尾槽6,两个燕尾槽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燕尾块7,两个燕尾块7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滑动杆8,两个l型滑动杆8横杆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17,两个第一固定板17之间设有两个滑动板16,两个滑动板16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设置有两个横板12,其中一个横板12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1,四个支撑杆11底端分别与工作台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5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10,两个安装板10相反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9,两个第二液压缸9输出端分别与两个l型滑动杆8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横板12顶端和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13,四个连接板13上分别螺接有四个螺纹杆14,每个滑动板16内顶端和底端均嵌入有两个可以旋转的旋转块15,四个螺纹杆14分别与四个旋转块15相对设置,所述螺纹杆14一端伸入滑动板16内与旋转块1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4与滑动板16旋转连接,每个滑动板16上两侧两两对称均匀插入有四个可以滑动的第一承载板18,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板18相同一端之间设有第一辊筒20,所述第一辊筒20内固定插入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一承载板18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相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承载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杆19,每侧的四个第一承载板18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7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滑动板16一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设置的导向板32,两个相对应的导向板32之间设有导向辊筒33,所述导向辊筒33内固定插入有导向转轴34,所述导向转轴34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导向板32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每个滑动板16一侧顶端和底端导向板32倾斜方向朝向滑动板16中央,四个第一承载板18设置在四个导向板32之间,其中一侧的两个第一承载板18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打磨电机35,所述打磨电机35输出端穿过第一承载板18与第一转轴21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横板12上两两对称均匀插入有四个可以滑动的第二承载板24,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承载板24之间设有第二辊筒25,所述第二辊筒25内固定插入有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二承载板24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相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承载板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杆27,两个横板1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23,每个横板12上的四个第二承载板24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23固定连接,两个横板12上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簧筒28,每个弹簧筒2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0,每个弹簧筒28内均设有复位弹簧31,所述复位弹簧31顶端与滑块3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1底端与弹簧筒28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0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杆29,所述中心杆29顶端穿出弹簧筒2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中心杆29穿出一端与第二加固杆27固定连接,四个导向辊筒33之间通过打磨带22传动连接,所述打磨带22外侧依次固定贴附有输送带36和隔热带37。
所述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9均通过管路与液压站进行连接,打磨电机35通过线路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输送带36采用pvk输送带材料制成,隔热带37采用阻尼材料制成,打磨带22采用pvk输送带材料制成且内壁上均匀嵌入有磨砂层或磨砂颗粒。
所述复位弹簧31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一加固杆19长度与第二加固杆27长度相同,打磨带22处于绷紧状态。
所述第一辊筒20、第二辊筒25和导向辊筒33外表面均为不光滑表面且能够有效的与输送带36产生摩擦并进行传动。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当本装置需要进行打磨工作时,如附图4所示,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两个输送机之间,这样通过输送机上现有的夹紧装置对钢铁进行夹紧,钢铁在粗坯时大多为块状、条状等,并且因为其本身的连续性和自重,只需要设置挡板即可保证钢铁的运输,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描述,当钢铁的一端穿过本装置的打磨带22中时,此时通过第一液压缸4调节本装置的高度,使得钢铁位于打磨带22中心位置,钢铁的上表面到上端的两个第二辊筒25之间距离与钢铁的下表面到下端的两个第二辊筒25之间距离相同即可,接下来如附图1所示,此时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这样操作工人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9向两侧移动,因为打磨带22始终为绷紧状态,并且打磨带22通过多个导向辊筒33进行导向,保证运行使得直线性,启动多个打磨电机35,这样多个第一辊筒20同向进行旋转,并且多个打磨电机35转速相通,从而带动打磨带22进行旋转,这样因为在弹簧筒28内设置有复位弹簧31,从而使得上下两组第二固定板23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复位弹簧31弹力释放,并且使得两组第二辊筒25带动打磨带22与钢铁的上下两个表面进行贴合,从而对其进行打磨,上下两表面打磨完毕后,此时操作第二液压缸9向中间进行回缩,同理,将钢铁的两侧进行打磨,这样即可完成打磨工作,输送机将其上的钢铁继续传送,操作工人重复进行操作即可,钢铁的表面即可完成粗磨处理。达到其光滑表面的作用,避免了工人需要对钢铁进行翻转等工作,间接的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了打磨的工作效率,另外操作简单方便,因为打磨带22在外壁上贴附有输送带36和隔热带37,隔热带37可以有效的隔绝打磨时产生的热量,输送带36可以有效的保证与第一辊筒20之间产生摩擦,使得打磨带2能够正常进行旋转打磨,另外本装置设置有四个连接板13,可以通过旋转四个连接板13上的螺纹杆14对两个滑动板1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这样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加契合钢体大小的使用,使得本装置使用起来不在具有局限性,更进一步的本装置因为打磨带22时可以产生弯曲的,这样能够对弧形状、v型状等材料进行打磨,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具体使用情况为,当打磨弧形面时,此时只启动打磨一侧的第二液压缸9,使其贴向钢铁表面,这样即可完成打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