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缸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
背景技术:
珩磨是磨削加工的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一种高效加工方法,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珩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有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珩磨机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珩磨机的主轴工作行程较短,适用于珩磨缸体和箱体孔等,镶嵌有油石的珩磨头由竖直安置的主轴带动旋转,同时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往复进给运动。
但是,现有的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还存在着油缸的上部容易发生晃动导致珩磨时容易出现误差、对油缸珩磨时珩磨头要经常上下移动会导致油缸会随着珩磨头上下移动和不方便快速地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以解决现有的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油缸的上部容易发生晃动导致珩磨时容易出现误差、对油缸珩磨时珩磨头要经常上下移动会导致油缸会随着珩磨头上下移动和不方便快速地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的问题。一种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包括工作台,支撑腿,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支撑柱,移动环,夹紧螺栓,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套管,固定螺栓,顶部横梁,珩磨推动气缸,电机,连接管和珩磨头,所述的支撑腿分别焊接在工作台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分别镶嵌在工作台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柱焊接在工作台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环套接在支撑柱的外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夹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柱和移动环的连接处;所述的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分别焊接在移动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套管套接在支撑柱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柱和套管的连接处;所述的顶部横梁分别焊接在套管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螺栓连接在顶部横梁的下部远离支撑柱的一侧;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珩磨推动气缸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连接管螺栓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珩磨头螺栓连接在连接管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架,安装板,定位框,孔板,定位气缸和油缸顶部夹紧板,所述的安装板焊接在支架的右侧;所述的定位框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的孔板分别焊接在定位框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气缸螺栓连接在孔板的外侧,并且输出杆贯穿孔板;所述的油缸顶部夹紧板设置在孔板的内侧,并且与定位气缸的输出杆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包括安装座,放置槽,顶紧气缸,顶板,u型架,连接螺栓,滑动板,弧形板和卡块,所述的放置槽开设在安装座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气缸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下部中间位置,并且输出轴贯穿安装座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顶板的下部螺栓连接顶紧气缸的输出杆;所述的u型架分别开口向上焊接在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u型架的前端;所述的滑动板插接在u型架的内侧;所述的弧形板分别焊接在滑动板的内侧;所述的卡块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卡块分别设置在u型架的内侧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弧形板的内部右侧开设有半圆形的弧形槽,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弧形板对称设置,所述的顶板插接在放置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板的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的连接螺栓贯穿滑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油缸顶部夹紧板分别设置在定位框的下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设置有四个,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顶部横梁的下部;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的输出杆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机的下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工作台和支撑腿的连接处焊接有三角加固板。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分别镶嵌在工作台的内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分别焊接在移动环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气缸和油缸顶部夹紧板的设置,有利于对油缸的上部进行固定,左右两侧的定位气缸分别推动左右两侧的油缸顶部夹紧板将油缸的顶部夹紧,防止对油缸进行珩磨时,油缸的顶部左右晃动,造成油缸内侧出现误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紧气缸、顶板和卡块的设置,有利于固定油缸的位置,顶紧气缸的输出杆推动顶板向上移动,并推动油缸向上移动,使油缸的底座边缘卡在顶板和卡块之间,防止对油缸珩磨时珩磨头上下移动带动油缸上下活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架、连接螺栓、滑动板和弧形板的设置,有利于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向内侧移动滑动板,使左右两侧的弧形板内侧夹紧在油缸的外侧左右两侧,然后拧紧连接螺栓,u型架的上部开口处受力向内侧挤压,将滑动板夹紧,进而快速地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防止油缸出现大范围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框的设置,有利于加工时珩磨头穿过定位框进入油缸的内侧,既可以对油缸的顶部进行固定,还可以对珩磨头进行定位,防止该设备中的珩磨头在对油缸进行珩磨时出现偏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环和夹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调节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整体与工作台之间的间距,上下滑动移动环,拧紧夹紧螺栓固定移动环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使其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油缸的上部进行固定,使该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三角加固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工作台和支撑腿连接处的牢固性,增加支撑腿的承重能力,延长支撑腿的使用时间,进而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台;2、支撑腿;21、三角加固板;3、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31、安装座;32、放置槽;33、顶紧气缸;34、顶板;35、u型架;36、连接螺栓;37、滑动板;371、滑槽;38、弧形板;39、卡块;4、支撑柱;5、移动环;6、夹紧螺栓;7、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71、支架;72、安装板;73、定位框;74、孔板;75、定位气缸;76、油缸顶部夹紧板;8、套管;9、固定螺栓;10、顶部横梁;11、珩磨推动气缸;12、电机;13、连接管;14、珩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双油缸加工珩磨机,包括工作台1,支撑腿2,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3,支撑柱4,移动环5,夹紧螺栓6,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7,套管8,固定螺栓9,顶部横梁10,珩磨推动气缸11,电机12,连接管13和珩磨头14,所述的支撑腿2分别焊接在工作台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3分别镶嵌在工作台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柱4焊接在工作台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环5套接在支撑柱4的外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夹紧螺栓6螺纹连接在支撑柱4和移动环5的连接处;所述的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7分别焊接在移动环5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套管8套接在支撑柱4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固定螺栓9螺纹连接在支撑柱4和套管8的连接处;所述的顶部横梁10分别焊接在套管8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11螺栓连接在顶部横梁10的下部远离支撑柱4的一侧;所述的电机12螺栓连接在珩磨推动气缸1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连接管13螺栓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所述的珩磨头14螺栓连接在连接管13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7包括支架71,安装板72,定位框73,孔板74,定位气缸75和油缸顶部夹紧板76,所述的安装板72焊接在支架71的右侧;所述的定位框73螺栓连接在安装板72的右侧;所述的孔板74分别焊接在定位框73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气缸75螺栓连接在孔板74的外侧,并且输出杆贯穿孔板74;所述的油缸顶部夹紧板76设置在孔板74的内侧,并且与定位气缸75的输出杆螺栓连接;启动定位气缸75,左右两侧的定位气缸75分别推动左右两侧的油缸顶部夹紧板76向中间移动,将油缸的顶部夹紧,防止对油缸进行珩磨时,油缸的顶部左右晃动,造成油缸内侧出现误差。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油缸底座固定架结构3包括安装座31,放置槽32,顶紧气缸33,顶板34,u型架35,连接螺栓36,滑动板37,弧形板38和卡块39,所述的放置槽32开设在安装座31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气缸33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1的下部中间位置,并且输出轴贯穿安装座3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顶板34的下部螺栓连接顶紧气缸33的输出杆;所述的u型架35分别开口向上焊接在安装座3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螺栓36螺纹连接在u型架35的前端;所述的滑动板37插接在u型架35的内侧;所述的弧形板38分别焊接在滑动板37的内侧;所述的卡块39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1的上部左右两侧;将油缸放置在放置槽32内侧中滑动板37的上部,将卡块39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1的上部左右两侧,启动顶紧气缸33,顶紧气缸33的输出杆推动顶板34向上移动,并推动油缸向上移动,使油缸的底座边缘卡在顶板34和卡块39之间,防止对油缸珩磨时珩磨头14上下移动带动油缸上下活动,然后向内侧移动滑动板37,使左右两侧的弧形板38内侧夹紧在油缸的外侧左右两侧,然后拧紧连接螺栓36,u型架35的上部开口处受力向内侧挤压,将滑动板37夹紧,进而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防止油缸出现大范围的晃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卡块39分别设置在u型架35的内侧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弧形板38的内部右侧开设有半圆形的弧形槽,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弧形板38对称设置,所述的顶板34插接在放置槽32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动板37的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371,所述的连接螺栓36贯穿滑槽371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油缸顶部夹紧板76分别设置在定位框73的下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11设置有四个,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11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顶部横梁10的下部;所述的珩磨推动气缸11的输出杆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机12的下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工作台1和支撑腿2的连接处焊接有三角加固板2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座31分别镶嵌在工作台1的内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架71分别焊接在移动环5的左右两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油缸放置在放置槽32内侧中滑动板37的上部,将卡块39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1的上部左右两侧,启动顶紧气缸33,顶紧气缸33的输出杆推动顶板34向上移动,并推动油缸向上移动,使油缸的底座边缘卡在顶板34和卡块39之间,防止对油缸珩磨时珩磨头14上下移动带动油缸上下活动,然后向内侧移动滑动板37,使左右两侧的弧形板38内侧夹紧在油缸的外侧左右两侧,然后拧紧连接螺栓36,u型架35的上部开口处受力向内侧挤压,将滑动板37夹紧,进而对油缸进行整体固定,向下滑动移动环5,移动环5带动油缸防晃动支撑架结构7整体向下移动,当定位框73位于油缸的上部时,拧紧夹紧螺栓6固定移动环5在支撑柱4上的位置,启动定位气缸75,左右两侧的定位气缸75分别推动左右两侧的油缸顶部夹紧板76向中间移动,将油缸的顶部夹紧,防止对油缸进行珩磨时,油缸的顶部左右晃动,造成油缸内侧出现误差,最后向下移动套管8,通过顶部横梁10带动珩磨推动气缸11向下移动,与珩磨推动气缸11输出杆连接的电机12也向下移动,当珩磨头14位于定位框73的上部时,拧紧固定螺栓9固定套管8在支撑柱4上的位置,分别启动珩磨推动气缸11和电机12,珩磨推动气缸11推动电机12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电机12通过连接管13带动珩磨头14旋转,并且珩磨头14跟随电机12做往复运动,对油缸的内部进行珩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