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7808发布日期:2021-05-19 00:0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钢铁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在生产钢铁时,需要给生产出来的钢铁快速降温,可大大增加钢铁的质量,因此需要使用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
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但是这些快速降温装置普遍存在不能快速去除钢材上的水渍,且结构复杂,不方便操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降温装置框架,所述降温装置框架的底端连接有水泥板,所述降温装置框架的上端四角连接有卷扬机,所述降温装置框架的两侧连接有风扇板,所述水泥板的中间开设有水池,所述水池的中心设置有冷却板,所述卷扬机的顶端缠绕连接有铁链,所述风扇板远离冷却板的一端连接有两个电机,且风扇板的另一端连接有保护壳,所述电机的顶端连接有风扇。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装置框架的底端均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水泥板螺钉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板的四角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缠绕连接有铁链。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靠近冷却板的顶端连接有透风网罩,所述保护壳的内侧中间连接有防尘棉,所述防尘棉处于保护壳的中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板的上端两侧均连接有防掉板,所述防掉板的中间连接有第一冷却网,所述防尘棉正对第一冷却网。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板的中间连接有第二冷却网。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保护壳和透风网罩,可以保护风扇增长风扇使用时间,防尘棉吸附粉尘,防止粉尘过多造成风扇故障,风扇正对第一冷却网,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正对冷却板上的钢铁,可快速将钢铁上的水渍蒸发,防止水渍使钢铁生锈影响钢铁的品质,冷却板的四角连接有锁扣,锁扣缠绕连接有铁链,卷扬机启动缠绕铁链,铁链带动冷却板移动,通过防掉板防止冷却板移动过程中钢铁掉落,第二冷却网和第一冷却网可加速冷区钢铁,通过支脚方便固定降温装置框架,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中保护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降温装置框架;2、水泥板;3、水池;4、卷扬机;5、电机;6、风扇板; 7、冷却板;8、防掉板;9、保护壳;10、透风网罩;11、第一冷却网;12、锁扣;13、铁链;14、第二冷却网;15、支脚;16、防尘棉;1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降温装置框架1,降温装置框架1的底端连接有水泥板2,降温装置框架1的上端四角连接有卷扬机4,降温装置框架1的两侧连接有风扇板6,水泥板2的中间开设有水池3,水池3的中心设置有冷却板7,卷扬机4的顶端缠绕连接有铁链13,风扇板6远离冷却板7的一端连接有两个电机5,且风扇板6的另一端连接有保护壳9,电机5的顶端连接有风扇17。
18.在图1中:降温装置框架1的底端均连接有支脚15,支脚15与水泥板2螺钉连接,通过支脚15方便固定降温装置框架1。
19.在图1中:冷却板7的四角连接有锁扣12,锁扣12缠绕连接有铁链13,卷扬机4启动缠绕铁链13,铁链13带动冷却板7移动。
20.在图1中:保护壳9靠近冷却板7的顶端连接有透风网罩10,保护壳9的内侧中间连接有防尘棉16,防尘棉16处于保护壳9的中间,保护壳9可以保护风扇17,增长风扇17 使用时间,防尘棉16吸附粉尘,防止粉尘过多造成风扇17故障。
21.在图2中:冷却板7的上端两侧均连接有防掉板8,防掉板8的中间连接有第一冷却网11,风扇17正对第一冷却网11,风扇17转动,产生的气流正对冷却板7上的钢铁,可快速将钢铁上的水渍蒸发。
22.在图1中:冷却板7的中间连接有第二冷却网14,第二冷却网14可加速冷区钢铁。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钢铁生产用的快速降温装置时,将需要冷却的钢铁放在冷却板7的中间,卷扬机4启动,以相同的速度旋转,控制冷却板7向下移动,直到冷却板7完全进入水中,冷却板7上的钢铁冷却完,卷扬机4反向转动,将冷却板7拉到原来的位置,电机5启动,风扇17旋转,产生的气流正对冷却板7上的钢铁,可快速将钢铁上的水渍蒸发,降温完成。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