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5932发布日期:2021-04-21 04:1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退火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退火是一种预备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为最终热处理进行准备,对金属材料进行退火主要是消除金属材料残余内应力,退火完成后的金属材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
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真空退火炉冷却装置:
4.(1)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不便于对内部的一些部位均匀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容易导致部分位置的裸铜线氧化的情况发生,使用效果较差;
5.(2)现有的能却装置在对正空退火炉进行冷却的过程中,不便于快速对冷却的范围进行调节,由于退火过程中部分位置温度高低不同,现有的冷却装置不便于进行针对性冷却工作。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真空退火炉冷却装置不便于对内部的一些部位进行均匀冷却,而且冷却范围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滚轮、弹簧、上盖和气泵,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架的上方螺栓固定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筒,并且内筒的表面和外壳的表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并且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搭接槽,且搭接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搭接块,并且搭接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和内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外壳左侧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且外壳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盖,并且后盖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气泵。
9.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下半部分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互相贴合,且固定架通过卡槽与支撑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径等于内筒的外径,且外壳和内筒上的开口均一一对应,并且开口在外壳和内筒的表面均均呈中心对称状分布。
11.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壁互相贴合,所述挡板通过滑槽和滑块与环形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搭接槽呈圆弧状,且搭接槽圆弧的圆心与固定杆纵截面的圆心在同一点上,并且固定杆贯穿于内筒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卡杆通过弹簧与内筒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内筒通过卡杆和限位孔与外壳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
15.(1)在装置上设置有可以互相卡和的外壳和内筒,可以通过装置上的弹簧下压卡杆使得卡杆稳定卡合在限位孔的内部,而且由于限位孔在搭接槽的内部等间距分布,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卡合的位置来对开口整体的大小进行调节和固定,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对称状分布的挡板,而且挡板和内筒的内壁之间保持贴合,同时可以通过滑块和滑槽来对部分挡板进行拆卸或安装,从而对内部的部分位置进行散热工作,而且可以调节散热的部位,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和内筒卡合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支撑板;2、固定架;3、滚轮;4、卡槽;5、外壳;6、内筒;7、开口;8、固定杆;9、连接杆;10、环形板;11、滑槽;12、滑块;13、挡板;14、搭接槽;15、搭接块;16、卡杆;17、弹簧;18、限位孔;19、后盖;20、上盖;2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1、固定架2、滚轮3、卡槽4、外壳5、内筒6、开口7、固定杆8、连接杆9、环形板10、滑槽11、滑块12、挡板13、搭接槽14、搭接块15、卡杆16、弹簧17、限位孔18、后盖19、上盖20和气泵21,支撑板1的上方放置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滚轮3,支撑板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4,固定架2的上方螺栓固定有外壳5,且外壳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筒6,并且内筒6的表面和外壳5的表面均开设有开口7,外壳5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并且连接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环形板1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12,并且滑块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3,外壳5的左侧开设有搭接槽14,且搭接槽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搭接块15,并且搭接块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卡杆16,卡杆16和内筒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7,外壳5左侧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8,且外壳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盖19,并且后盖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20,支撑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气泵21。
25.固定架2下半部分的外壁与卡槽4的内壁互相贴合,且固定架2通过卡槽4与支撑板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避免装置整体前轻后重导致整体倾翻,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的同时方便对装置的上半部分进行前后滑动。
26.外壳5的内径等于内筒6的外径,且外壳5和内筒6上的开口7均一一对应,并且开口7在外壳5和内筒6的表面均均呈中心对称状分布,可以通过等角度分布的开口7配合气泵21来对内部进行充分冷却工作。
27.滑槽11的内壁与滑块12的外壁互相贴合,挡板13通过滑槽11和滑块12与环形板10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可以通过装置上的滑槽11来对挡板13安装的个数以及安装的部位进行调节。
28.搭接槽14呈圆弧状,且搭接槽14圆弧的圆心与固定杆8纵截面的圆心在同一点上,并且固定杆8贯穿于内筒6的内部,可以通过装置上的搭接槽14配合装置上的滑块12来对内筒6整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内外侧的开口7交错,从而进一步对开口7重合部分的尺寸进行调节,提升了装置的可调节性。
29.卡杆16通过弹簧17与内筒6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内筒6通过卡杆16和限位孔18与外壳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装置上的卡合结构来对内筒6在外壳5内部转动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工作。
3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管式真空退火炉快速冷却装置时,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该装置固定架2下方的滚轮3配合卡槽4使得固定架2可以与支撑板1保持卡合的同时还能进行滑动,从而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首先将装置整体移动到真空退火炉的前方,然后推动固定架2,使得外壳5和内筒6移动到退火炉的内部,此时可以此时,退火炉的内壁与外壳5之间存在空隙,通过上盖20上固定的后盖19来对退火炉的后侧进行遮挡,启动气泵21使得气体进入到环形板10和内筒6之间的空腔内,气体通过空腔从开口7处进入到退火炉的内部,从而对内部进行充分冷却和散热;
31.如图1

4所示,需要对散热效果进行调节时,通过内筒6左侧的凸出板块来对搭接块15在外壳5内搭接槽14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外壳5和内筒6表面开口7交错的大小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弹簧17压住卡杆16,使得卡杆16的前端卡进限位孔18的内部,完成对外壳5和内筒6的固定工作,该装置还可以根据发热部位来对散热时的工作部位进行调节,固定杆8外侧的连接杆9用于对环形板10和外壳5进行搭接,通过滑槽11内的滑块12来对挡板13进行安装,通过调节挡板13的安装部位以及安装个数,来进行局部散热工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