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2225发布日期:2021-05-04 10:0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汽车成为日常家庭所需的物品,在工厂进行汽车的生产时,需要对汽车的各部位零件进行加工后,再进行抛光组装,最后形成一辆辆汽车供人们使用,因此可知现在的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现在的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由于工作台表面未设置集尘装置导致工厂工人在进行使用打磨装置后,令工作台的表面灰尘遍布,且灰尘面积过大,需要工厂工人需要大面积进行清理。

问题二:由于以往的汽车零件抛光装置,需要工厂工人进行手动拿取零件进行抛光,易对工厂工人的手部造成损伤,因此亟需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作台表面未设置集尘装置和工作台表面未设置夹持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主体和抛光装置主体,所述工作台主体顶端固连有抛光装置主体,所述工作台主体顶端设置有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延长板、观察窗、u形把手、防滑套、第一腔室、滑槽、滑块、固定块、第二调节板、凹槽、拉杆、拉板、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弹簧、弧形把手、软套和第二腔室,所述抛光装置主体左侧固连有第一调节板,且第一调节板左侧贴合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右侧固连有第二防护板,且第二防护板内部插设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右侧固连有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左侧固连有u形把手,且u形把手外壁胶粘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调节板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且第一腔室内壁贴合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远离第一腔室内壁的一端固连有第一防护板,且第二调节板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调节板内部贯穿有拉杆,且拉杆底端插设于凹槽内部,所述拉杆顶端固连有拉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柱,且第一伸缩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顶端固连于拉板底端,且第二伸缩柱外壁缠绕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主体顶端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螺杆、支撑板、十字旋钮、固定板、套块、固定杆、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转珠、压板和橡胶垫,所述第一防护板内部贯穿有螺杆,且螺杆左侧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侧固连有十字旋钮,所述螺杆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板,且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内部贯穿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左侧固连于第一防护板右侧,所述套块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铰接杆,且第一铰接杆远离套块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固定板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且第二铰接杆内部插设有转珠,所述转珠底端固连有压板,且压板底端胶粘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板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第一腔室内壁固连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左侧贴合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拉板顶端固连有弧形把手,且弧形把手外壁胶粘有软套。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设置为倒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设置有集尘装置第一调节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延长板、观察窗、u形把手、防滑套、第一腔室、滑槽、滑块、固定块、第二调节板、凹槽、拉杆、拉板、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弹簧、弧形把手、软套和第二腔室,拉动弧形把手,通过拉板带动第二伸缩柱在第一伸缩柱内部进行滑动,使弹簧产生弹性形变,使拉杆脱离凹槽的内部,再拉动u形把手,令第二调节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直至适当距离后,再松开弧形把手,令拉杆进入凹槽内部,解决了工作台表面未设置集尘装置的问题,令打磨装置产生的灰尘碎屑集中于该装置的内部,令工厂工人在进行抛光完毕后,较于以往减少打扫的面积,进一步减轻了工厂工人的工作量;

2、该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设置有夹持装置螺杆、支撑板、十字旋钮、固定板、套块、固定杆、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转珠、压板和橡胶垫,旋转十字旋钮,令螺杆进行转动,使套块在螺杆外壁进行移动,带动套块在固定杆上进行移动,令固定杆顶端转轴连接的第一铰接杆拉动第二铰接杆进行移动,解决了工作台表面未设置夹持装置的问题,较于以往人工手动打磨,该装置能够夹持不同的零件,且可对不同的大小零件进行手动调节,有较高的适应性,避免了工厂工人手部损伤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装置和夹持装置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腔室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铰接杆、转珠、压板和橡胶垫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主体;2、抛光装置主体;311、第一调节板;312、第一防护板;313、第二防护板;314、第三防护板;315、延长板;316、观察窗;317、u形把手;318、防滑套;319、第一腔室;320、滑槽;321、滑块;322、固定块;323、第二调节板;324、凹槽;325、拉杆;326、拉板;327、第一伸缩柱;328、第二伸缩柱;329、弹簧;330、弧形把手;331、软套;332、第二腔室;411、螺杆;412、支撑板;413、十字旋钮;414、固定板;415、套块;416、固定杆;417、第一铰接杆;418、第二铰接杆;419、转珠;420、压板;42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主体1和抛光装置主体2,工作台主体1顶端固连有抛光装置主体2,工作台主体1顶端设置有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311、第一防护板312、第二防护板313、第三防护板314、延长板315、观察窗316、u形把手317、防滑套318、第一腔室319、滑槽320、滑块321、固定块322、第二调节板323、凹槽324、拉杆325、拉板326、第一伸缩柱327、第二伸缩柱328、弹簧329、弧形把手330、软套331和第二腔室332,抛光装置主体2左侧固连有第一调节板311,且第一调节板311左侧贴合有第一防护板312,第一防护板312右侧固连有第二防护板313,且第二防护板313内部插设有延长板315,延长板315右侧固连有第三防护板314,第一防护板312左侧固连有u形把手317,且u形把手317外壁胶粘有防滑套318,第一调节板311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319,且第一腔室319内壁贴合有第二调节板323,第二调节板323远离第一腔室319内壁的一端固连有第一防护板312,且第二调节板323内部开设有凹槽324,第一调节板311内部贯穿有拉杆325,且拉杆325底端插设于凹槽324内部,拉杆325顶端固连有拉板326,第一调节板311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柱327,且第一伸缩柱327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柱328,第二伸缩柱328顶端固连于拉板326底端,且第二伸缩柱328外壁缠绕有弹簧329。

工作台主体1顶端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螺杆411、支撑板412、十字旋钮413、固定板414、套块415、固定杆416、第一铰接杆417、第二铰接杆418、转珠419、压板420和橡胶垫421,第一防护板312内部贯穿有螺杆411,且螺杆411左侧固连有支撑板412,支撑板412左侧固连有十字旋钮413,螺杆411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板414,且螺杆411外壁螺纹连接有套块415,套块415内部贯穿有固定杆416,且固定杆416左侧固连于第一防护板312右侧,套块415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铰接杆417,且第一铰接杆417远离套块41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418,固定板414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418,且第二铰接杆418内部插设有转珠419,转珠419底端固连有压板420,且压板420底端胶粘有橡胶垫421。

第二防护板313正面设置有观察窗316,且观察窗316为玻璃材质,便于工厂工人对内部抛光零件进行观察,利于后期进行调整。

第一腔室319内部开设有滑槽320,且滑槽320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21,且第一腔室319内壁固连有固定块322,且固定块322左侧贴合有滑块321,便于第二调节板323在第一腔室319内部进行滑动,减少对第一腔室319内壁的摩擦。

拉板326顶端固连有弧形把手330,且弧形把手330外壁胶粘有软套331,便于操作者进行拉取,弧形的设计更加工厂工人的手形,增加舒适度。

工作台主体1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332,且第二腔室332设置为倒梯形,便于灰尘集中落下,利于后期工厂工人进行收集清洁。

工作原理:需要调整第一调节板311的位置时,先拉动弧形把手330,通过拉板326带动第二伸缩柱328在第一伸缩柱327内部进行滑动,使弹簧329产生弹性形变,使拉杆325脱离凹槽324的内部,再拉动u形把手317,令第二调节板323带动滑块321在滑槽320内部进行滑动,直至适当距离后,再松开弧形把手330,令拉杆325进入凹槽324内部。

需要对零件进行夹持时,先旋转十字旋钮413,令螺杆411进行转动,使套块415在螺杆411外壁进行移动,带动套块415在固定杆416上进行移动,令固定杆416顶端转轴连接的第一铰接杆417拉动第二铰接杆418进行移动,直至压板420底端的橡胶垫421贴合零件外壁后,停止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