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6436发布日期:2021-05-07 20: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

现有的压铸模具不能够便于对模芯进行更换,增加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不利于生产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解决了压铸模具不便于更换模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工作台,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体,所述上连接体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孔,所述上连接体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上模具在第一空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形连接体,所述柱形连接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支撑平台在第二空腔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模芯,所述模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模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模芯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孔与u型连接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顶部的一侧连通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压铸杆,所述注料管的一侧连通有引料管。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体,所述下模具的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具在凹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下模具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和工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支撑板的外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体,所述卡体的四周活动连接有卡管,所述卡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卡管的底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卡体与卡管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上的螺孔对准u型连接板上的螺孔,然后用螺栓实现模芯的安装,实现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压铸模具的模芯进行更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降低了压铸模具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卡体、卡管和弹簧,能够对压铸模具压铸过程中进行减震,提高了压铸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橡胶垫,能够避免由于压铸力量过大而导致卡体与卡管的碰撞造成的损坏,使压铸模具不易损坏,通过设置气缸、支撑板、通孔和顶杆,能够将压铸好的工件顶出,能够避免工件与下模具进行粘连,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压铸杆,能够将进入注料管中的物料压进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空间处,能够保证压铸工作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压铸模具不便于更换模芯的问题,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模具;2、下模具;3、工作台;4、上连接体;5、第一空腔;6、柱形连接体;7、支撑平台;8、第二空腔;9、模芯;10、凸块;11、u型连接板;12、螺孔;13、u型架;14、连接杆;15、螺栓;16、注料管;17、压铸杆;18、引料管;19、下连接体;20、支撑杆;21、通孔;22、顶杆;23、支撑板;24、气缸;25、连接座;26、卡体;27、卡管;28、橡胶垫;2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可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工作台3,上模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体4,上连接体4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孔,上连接体4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5,上模具1在第一空腔5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形连接体6,柱形连接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7,支撑平台7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8,支撑平台7在第二空腔8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模芯9,模芯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0,支撑平台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板11,u型连接板11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12,模芯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架13,u型架1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远离模芯9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5,螺栓15通过螺孔12与u型连接板11螺纹连接,上模具1顶部的一侧连通有注料管16,注料管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压铸杆17,注料管16的一侧连通有引料管18,通过拉动连接杆14,使连接杆14上的螺孔12对准u型连接板11上的螺孔12,然后用螺栓15实现模芯9的安装,实现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压铸模具的模芯进行更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降低了压铸模具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压铸杆17,能够将进入注料管16中的物料压进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的空间处,能够保证压铸工作的进行;

下模具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体19,下模具2的中心开设有凹槽,下模具2在凹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下模具2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顶杆22,顶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4,气缸24的底部和工作台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气缸24、支撑板23、通孔21和顶杆22,能够将压铸好的工件顶出,能够避免工件与下模具2进行粘连,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下模具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5,连接座25位于支撑板23的外侧,连接座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体26,卡体26的四周活动连接有卡管27,卡管2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8,卡管27的底部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卡体26与卡管27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29,弹簧29的顶部与连接座25固定连接,弹簧29的底部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体26、卡管27和弹簧29,能够对压铸模具压铸过程中进行减震,提高了压铸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橡胶垫28,能够避免由于压铸力量过大而导致卡体26与卡管27的碰撞造成的损坏,使压铸模具不易损坏。

工作原理:根据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选择产品生产的模芯9,先向外侧拉动连接杆14,使连接杆14上的螺孔12与u型连接板11上的螺孔12对齐,然后旋转螺栓15使模芯9固定在支撑平台7下方的第二空腔8处,使上模具1与下模具2进行接触,然后通过引料管18注入定量物料,用压铸杆17将物料完全压进上模具1与下模具2之间的空腔处,当物料冷却成型后,向上移动上模具1,并控制气缸24工作,气缸24带动支撑板23运动,支撑板23带动顶杆22运动,实现对工件的顶出,在顶出的过程中,弹簧29与橡胶垫28对压铸模具的能量进行缓冲,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