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6447发布日期:2021-08-10 14:3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尼龙件的打磨往往是通过将尼龙件靠近打磨设置或者使用打磨装置靠近尼龙件而进行的,这种打磨方式需要人为固定其中一者为操控尼龙件或打磨装置向另一者靠近,加工较为麻烦,而且不安全,大大降低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包括:

基座,具有止挡板,尼龙件适于配置在所述止挡板的一侧;

悬臂,其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基座相联接,其另一端上可枢转地配置有砂轮;

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适于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砂轮相联接,用于驱动所述砂轮转动;

弹性件,其一端与基座相联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悬臂相联接,使得所述悬臂具有向所述止挡板运动的趋势以现实所述砂轮自适应地抵止在尼龙件的待打磨轮廓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先将尼龙件配置在止挡板靠近悬臂的一侧,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悬臂上的砂轮抵止在尼龙件上,此时由驱动件驱动砂轮转动,从而打磨尼龙件;该打磨装置能够自适应地与被打磨尼龙件相接触,操作者只需要沿着止挡板旋转或移动尼龙件即可实现对其的打磨,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操作者远离打磨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悬臂包括:

垂直部和与所述垂直部相联接的水平部;

其中,所述垂直部可枢转地联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水平部上配置有砂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垂直部为伸缩件,用于调节所述水平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驱动电机配置在所述垂直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轮,适于固定联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二驱动轮,适于固定联接在所述砂轮的转轴上;

皮带,缠绕在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

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悬臂相联,其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背离止挡板的一侧相联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

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悬臂相联,其另一端与所述基座靠近止挡板的一侧相联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调节件,其与所述基座相联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调节件相联接,用于调节弹性件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

调节螺栓,其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螺纹联接,且所述弹性件联接在所述调节螺栓的自由端;

其中,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联接板,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联接板相联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限位螺母,其适于套设在调节螺栓上,且位于调节螺栓的头部与联接板之间;

当需要固定所述调节螺栓的位置时,旋拧所述限位螺母使得其端面抵止在联接板上。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尼龙件的打磨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尼龙件200;

打磨装置100;

基座10;

止挡板11;

联接板12;

悬臂20;

垂直部21;

水平部22;

砂轮30;

转轴31;

驱动件40;

驱动电机41;

弹性件50;

驱动机构60;

第一驱动轮61;

第二驱动轮62;

皮带63;

调节件70;

调节螺栓71;

限位螺母72;

轴承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尼龙件200的打磨装置,包括:

基座10,具有止挡板11,尼龙件200适于配置在所述止挡板11的一侧;

悬臂20,其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基座10相联接,其另一端上可枢转地配置有砂轮30;

驱动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适于通过驱动机构60与所述砂轮30相联接,用于驱动所述砂轮30转动;

弹性件50,其一端与基座10相联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悬臂20相联接,使得所述悬臂20具有向所述止挡板11运动的趋势以现实所述砂轮30自适应地抵止在尼龙件200的待打磨轮廓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先将尼龙件200配置在止挡板11靠近悬臂20的一侧,在弹性件50的弹力作用下,悬臂20上的砂轮30抵止在尼龙件200上,此时由驱动件40驱动砂轮30转动,从而打磨尼龙件200;该打磨装置100能够自适应地与被打磨尼龙件200相接触,操作者只需要沿着止挡板11旋转或移动尼龙件200即可实现对其的打磨,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操作者远离打磨装置100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悬臂20包括:

垂直部21和与所述垂直部21相联接的水平部22;

其中,所述垂直部21可枢转地联接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水平部22上配置有砂轮30;

也就是说,垂直部21作为支撑,与基座10垂直联接,在垂直部21与基座10之间通过轴承80进行联接,而水平部22用于安装砂轮30,可以将砂轮30配置在需要延伸至的指定地点,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垂直部21为伸缩件,用于调节所述水平部22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伸缩件包括缸体和可伸缩于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缸体与基座10可枢转地联接,所述水平部22联接在活塞杆上;例如,伸缩件为液压缸,通过液压缸能够调节垂直部21的高度,从而调整砂轮30在高度方向上的打磨高度,使得砂轮30的打磨适应性更强,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驱动电机41配置在所述垂直部21上;

这样可以使得垂直部21支撑驱动电机41,避免驱动电机41安装在水平部22上,增加水平部22的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

第一驱动轮61,适于固定联接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

第二驱动轮62,适于固定联接在所述砂轮30的转轴31上,即转轴31通过轴承80联接在悬臂20上;

皮带63,缠绕在所述第一驱动轮61和所述第二驱动轮62上;

也就是说,由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驱动轮61转动,第一驱动轮61驱动皮带63传输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驱动轮62的转动,继而实现砂轮30的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轮61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驱动轮62的外径尺寸,从而在驱动电机41转动时,起到对驱动电机41减速的目的,使得砂轮30在转速在合理的范围内。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部限制于此,驱动机构60也可以为链条传动,即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其联接方式与上述皮带63传动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当然驱动机构60也可以为齿轮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件50包括:

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悬臂20相联,其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0背离止挡板11的一侧相联接;通过压缩弹簧可以使得悬臂20具有向止挡板11运动的趋势,以实现砂轮30的自适应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件50包括:

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悬臂20相联,其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0靠近止挡板11的一侧相联接;与上述结构类似,通过拉伸弹簧可以使得悬臂20具有向止挡板11运动的趋势,以实现砂轮30的自适应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调节件70,其与所述基座10相联接,所述弹性件50与所述调节件70相联接,用于调节弹性件50的弹性力;

通过调节件70可以实现弹性件50的弹性力调节,从而调节砂轮30与尼龙件200之间的接触松紧程度,以提高该打磨装置100的打磨精度和调节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节件70包括:

调节螺栓71,其与所述基座10之间通过螺纹联接,且所述弹性件50联接在所述调节螺栓71的自由端;

其中,所述基座10上形成有联接板12,所述调节螺栓71与所述联接板12相联接;

具体地,以联接板12配置在背离止挡板11的一侧为例,在止挡板11上配置有螺纹孔,调节螺栓71与螺纹孔相配合,通过旋拧调节螺栓71可以实现调节螺栓71在止挡板11上的伸缩,从而实现对压缩弹簧弹性力的压缩和释放。

当然调节件70也可以包括:

调节杆,与止挡板11上的调节孔相适配,其中,沿着所述调节孔的延伸方向配置有多个凹陷部,调节杆上配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接于任意所述凹陷部;其中,在所述调节孔内配置有弹片,所述弹片通过折弯形成所述凹陷部;

当调节杆进行调节时,凹陷部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凸起部能够沿着弹片所形成的凹陷部运动,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弹片所形成的凹陷部能够将凸起部的位置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限位螺母72,其适于套设在调节螺栓71上,且位于调节螺栓71的头部与联接板12之间;

当需要固定所述调节螺栓71的位置时,旋拧所述限位螺母72使得其端面抵止在联接板12上。

也就是说,设置限位螺母72可以固定调节螺栓71的位置,防止其发生转动,从而提高调节螺栓71的调节精确度和可靠性。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尼龙件200的打磨装置100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