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7143发布日期:2021-08-13 16:1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金属表面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通过轧制形成管材,轧制方式包括热轧和冷轧,其中在热轧过程中产品温度高,在轧制完成后产品表面覆盖有氧化铁皮。对于一些表面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就需要把表面的氧化铁皮去掉,这就会使用到酸洗。

目前,有一种酸洗池,包括池体和储液箱,池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液管,池体的内壁顶部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储液箱连接,排液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阀门,储液箱内存储有酸液。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管材的长度普遍较长,在完成酸洗后,管材直接从酸液中吊出,容易携带出较多的酸液,因此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先将池体内的酸液通过排液管排空后,再移动管材,然后通过进液管重新向池体内放入酸液。而重新放入酸液时酸液会冲击池体的内壁,容易导致酸液溅射出池体,影响附近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酸液对附近环境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包括池体和储液箱,所述池体上安装有排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储液箱连接,所述池体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滑道,两个滑道平行设置,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池体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滑道的长度大于池体的长度,所述池体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始向池体内加入酸液前,先推动盖板,盖板沿滑道移动并完全覆盖在池体上,然后再添加酸液。酸液即使发生溅射,也会由于盖板的阻挡而溅射到盖板的内侧面上,最终重新滴落回池体内,既减少对附近地面的污染,又能够减少酸液的损耗。

可选的,所述池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两个导向道,两个滑道均处在两个导向道之间,所述盖板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盖板上,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盖板的长度方向,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滚轮,转轴上的两个滚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道上,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承担部分对盖板的支撑,而滚动摩擦相对滑动摩擦更加小,使整体的盖板更加容易进行移动,并且动力装置驱动滚轮转动时,滚轮能够带动盖板进行移动,无需使用人工推动盖板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储液箱处在池体的下方,所述排液管远离池体的端部竖直朝下并连接在储液箱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除池体内酸液时,只需要打开排液管上的阀门,池体内的酸液会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到储液箱内,实现酸液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

可选的,进液管在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淋口,多个喷淋口沿池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酸液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喷淋口能够加快酸液喷淋速度,并且使处在池体内各处的管材能够在差不多时间内接触到酸液,方便对酸洗时间的控制,降低出现局部浸泡时间过长或是浸泡时间过短的情况出现。

可选的,所述滑道包括覆盖段和备用段,所述覆盖段的长度与备用段的长度相同,所述覆盖段处在池体的侧壁上,覆盖段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储液箱连通的排液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在吊出管材时,池体内先进行酸液的排放,管材内部仍会有少量酸液残留,而在吊起管材并移动管材时,管材内的酸液就容易滴落下来,落入到滑道内的酸液可以通过排液通道流回到储液箱中,方便对滑道内酸液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排液通道在覆盖段内壁上的开口为进液口,进液口有多个,多个进液口沿覆盖段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在滑道内任意位置的酸液到最近出液口的的位置变小,方便酸液口从就近的出液口中流入储液箱,减少酸液的流动距离,从而减少酸液在流动过程中的消耗。

可选的,所述排液通道与储液箱连接的端部为出液端,所述出液端处在覆盖段靠近备用段的一侧,所述排液通道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液通道的底面远离出液端的一侧高于靠近出液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到排液通道的酸液能够顺着排液通道的底部流入到出液端,并且盖板在从备用段一侧向覆盖段一侧移动时,盖板会第一时间覆盖在出液端的上方,从而减少储液箱内的酸液通过出液端挥发出来。

可选的,所述盖板远离的备用段的端部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进液口一侧,所述盖板设有斜面的端部的宽度从远离备用段一侧往靠近备用段一侧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盖板在覆盖段中向着远离备用段一侧移动,盖板的端部不断推动覆盖段内的酸液向着排液通道一侧移动,无需借助人力来清理滑道内的酸液。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盖板,在酸洗过程中,能够减少酸液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减少环境的污染;

2.通过设置动力装置和滚轮,方便盖板在滑道中的移动,无需使用人力;

3.通过开设排液通道,实现滴落到滑道中的酸液的回收,减少对盖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的局部仰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闭合在池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2、储液箱;3、排液管;4、进液管;41、喷淋口;42、分叉管;5、滑道;51、覆盖段;52、备用段;6、导向道;7、盖板;71、斜面;72、动力装置;73、转轴;74、滚轮;8、排液通道;81、进液口;82、出液端;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参照图1、图2,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包括池体1和储液箱2,池体1设置在储液箱2的正上方。池体1上安装有排液管3和进液管4,进液管4通过酸液泵从储液箱2中抽取酸液并注入到储液箱2中,而排液管3一端连接在池体1底部,排液管3另一端竖直朝下连通在储液箱2顶部。排液管3和进液管4上均安装有阀门,阀门开启后,酸液才能在相应的排液管3或进液管4中流动。

参见图1、图2,池体1上架设有支架9,支架9沿池体1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池体1一侧延伸并支撑在地面上。支架9上开设有两个滑道5,两个滑道5分别处在池体1的两侧,两个滑道5上共同滑动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形状与池体1的顶部开口的形状相适配。

当然,储液箱2也可以预埋在地下,而池体1则为挖掘在地面上的池塘。这样,滑道5的铺设就不需要使用到支架9,而是可以同池体1一样直接在地面上挖掘出来。本实施例中仍采用支架9将池体1支撑在地面上的结构。

参见图1、图2,滑道5包括覆盖段51和备用段52,覆盖段51的长度与备用段52的长度相同,覆盖段51的长度与池体1的长度相同,覆盖段51处在池体1的一侧的支架9上,而备用段52处在远离池体1的支架9上。

参见图2、图3,覆盖段5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储液箱2连通的排液通道8。排液通道8的长度与覆盖端的长度相同,且排液通道8在覆盖段51内壁上的开口为进液口81,进液口81有多个,多个进液口81沿覆盖段5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排液通道8与储液箱2连接的端部为出液端82,出液端82处在覆盖段51靠近备用段52的一侧,排液通道8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排液通道8的底面远离出液端82的一侧高于靠近出液端82的一侧。

参见图4、图5,支架9上还开设有导向道6,导向道6有两个,两个导向道6分别处在两个滑到远离池体1的一侧。盖板7上安装有动力装置72和转轴73,转轴73有两个,两个转轴73分别处在盖板7长度方向的两端上。转轴73转动连接在盖板7上,转轴7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盖板7的长度方向,转轴73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滚轮74,转轴73上的两个滚轮7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道6上。动力装置72为电机,电机通过链轮结构驱动任意一个转轴73转动。盖板7远离的备用段52的端部上设有两个斜面71,两个斜面71分别设置在位于两个滑道5中的盖板7部位上。且斜面71均朝向池体1一侧。盖板7设有斜面71的端部的宽度从远离备用段52一侧往靠近备用段52一侧逐渐变大。

参见图1、图2,进液管4具有三个端部,其中一个端部处在池体1远离备用段52的一侧,且该端部通过酸液泵与储液箱2连通,而另外两个端部分别沿两个排液通道8向备用段52一侧延伸。处在排液通道8内的进液管4上连接有多个支管,多个支管沿池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支管远离进液管4的端部在池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口4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去除管坯氧化层的酸液池的实施原理为:管材放置到池体1内后并在进行酸洗前,先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转轴73带动滚轮74转动,使得盖板7从备用段52向覆盖段51移动。在盖板7移动过程中,盖板7带有斜面71的端面接触覆盖段51中残留的酸液并将这部分酸液推入到排液通道8中,酸液再顺着排液通道8回到储液箱2内。盖板7闭合后,此时状态如图5所示,进液管4上的阀门开启,酸液泵启动,将酸液从储液箱2内抽到池体1内,从而进行酸洗。酸洗结束后,先排空池体1内的酸液,再打开盖板7,进行管材吊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