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3627发布日期:2021-11-10 02:0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


背景技术:

2.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碳纤维因耐高温而居所有化纤之首。碳纤维一般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3.碳纤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目前的碳纤维表面抛光通常都借助抛光胶轮,而现有的抛光胶轮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在进行抛光处理时,容易与轮轴之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巨大的噪音,并且抛光胶轮在转动时,往往会与周围的空气产生挤压和摩擦,同样也会产生噪音,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其轮壁边缘处设置有一圈抛光胶,所述抛光胶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抛光槽,每个所述抛光槽内均开设有降噪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轮体的上方和下方,其直径均大于通孔的直径,且所述定位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轮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螺栓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筒的中心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底端设置有降噪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架,所述支架为l形,并以通孔为中心呈环状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轮轴的轴身,且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降噪罩。
7.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罩为弧形,其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吸音棉。
8.进一步的,所述轮体的中心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降噪杆,每根所述降噪杆的末端表面均设置有吸音块。
9.进一步的,所述降噪杆与降噪孔的数量相同,其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每根所述降噪杆均延伸至对应的降噪孔中。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与螺纹孔的数量与直径均相等,并均以通孔为中心呈环状设置,且所述定位孔与对应的螺纹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的筒身直径与通孔的内径相等,所述轮轴的直径与轴孔的内劲相等。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通过螺栓、定位孔与螺母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轮体牢
牢固定在定位筒的外壁,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发生晃动而与轮轴之间产生碰撞;
14.2、降噪效果好,通过降噪杆末端的吸音块可有效吸收各个降噪孔内的噪音;
15.3、通过吸音棉可吸收轮体旋转时因与空气之间的挤压和摩擦而产生的噪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抛光胶轮的降噪效果。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轮体的俯视图;
20.图4为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定位筒的俯视图。
22.图中:1、轮体;2、通孔;3、抛光胶;4、抛光槽;5、降噪孔;6、定位筒;7、螺纹孔;8、螺栓;9、螺母;10、定位孔;11、轴孔;12、轮轴;13、支架;14、降噪罩;15、降噪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碳纤维加工用降噪抛光胶轮,包括轮体1,轮体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2,其轮壁边缘处设置有一圈抛光胶3,轮体1转动时可利用抛光胶3与碳纤维表面之间的摩擦来对其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胶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抛光槽4,每个抛光槽4内均开设有降噪孔5,轮体1的中心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降噪杆15,每根降噪杆15的末端表面均设置有吸音块,降噪杆15与降噪孔5的数量相同,其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每根降噪杆15均延伸至对应的降噪孔5中,通过降噪杆15末端的吸音块可有效吸收各个降噪孔5内的噪音,通孔2内插入有定位筒6,定位筒6的筒身直径与通孔2的内径相等,定位筒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轮体1的上方和下方,其直径均大于通孔2的直径,且定位筒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7,每个螺纹孔7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螺栓8的末端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
母9,轮体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螺栓8相配合的定位孔10,定位孔10与螺纹孔7的数量与直径均相等,并均以通孔2为中心呈环状设置,且定位孔10与对应的螺纹孔7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螺栓8可穿过对应的定位孔10,通过螺栓8、定位孔10与螺母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轮体1牢牢固定在定位筒6的外壁,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发生晃动而与相关部件之间产生碰撞,定位筒6的中心开设有轴孔11,轴孔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轮轴12,轮轴12的直径与轴孔11的内劲相等,轮轴12外接驱动设备,通过外接驱动设备可带动轮轴12连同轮体1一起旋转,轮轴12的底端设置有降噪机构,降噪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架13,支架13为l形,并以通孔2为中心呈环状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轮轴12的轴身,且支架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降噪罩14,降噪罩14为弧形,其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吸音棉,通过吸音棉可吸收轮体1旋转时因与空气之间的挤压和摩擦而产生的噪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抛光胶轮的降噪效果。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外接驱动设备带动轮轴12、定位筒6连同轮体1一起旋转,轮体1转动时可利用其轮壁边缘处的抛光胶3与碳纤维表面之间的摩擦来对碳纤维进行抛光处理,通过螺栓8、定位孔10与螺母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轮体1牢牢固定在定位筒6的外壁,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发生晃动而与轮轴12之间产生碰撞,从而有效减少了噪音来源,与此同时,通过降噪罩14内的吸音棉和降噪杆15末端的吸音块可有效吸收轮体1旋转时因与空气之间的挤压和摩擦而产生的噪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抛光胶轮的降噪效果。
28.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