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于机动车车身的结构组件的改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20176发布日期:2022-07-29 2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由铝合金制造用于也称为“白车身”的汽车车身或车体结构的轧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连续步骤:a.铸造具有以下组成(重量%)的锭:si:0.75

1.10;fe:最高0.4;cu:0.5

0.8;mn:0.1

0.4;mg:0.75

1;ti:最高0.15;cr:最高0.1;v:最高0.1;不可避免的元素和杂质各自最高为0.05%且总量最高为0.15%;其余为铝,b.锭的均质化,c.锭的热轧,d.冷轧成板,e.固溶热处理,板的淬火,f.板的预时效,g.板的自然时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的cu最大含量为0.70%和/或cu最小含量为0.55%。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的mn最大含量为0.35%和/或mn最小含量为0.15%,优选0.24%,且更优选0.2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的ti最大含量为0.05%和/或ti最小含量为0.0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v为不可避免的元素或杂质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步骤包括:b.所述锭的均质化是在520至560℃的温度下优选2至8小时,和/或c.所述锭的热轧是直至厚度为3至10mm,和/或d.冷轧成板是直至厚度为1至4mm,和/或e.固溶热处理温度为540至580℃,优选1秒至5分钟,和/或f.预时效是在优选50℃至120℃的温度下至少8小时,优选通过在50℃至120℃的卷取温度下卷取所述板,和/或
g.自然时效是在环境温度下,优选72小时至6个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步骤a为立式半连续铸造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时效通过在70℃至95℃且不包括95℃的卷取温度下卷取所述板而获得。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时效通过在50℃至70℃的卷取温度下卷取所述板而获得。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时效通过在高于95℃且优选95℃至105℃的卷取温度下卷取所述板而获得。11.可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获得的轧制产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通过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轧制产品,其中t4状态的轧制产品的拉伸屈服强度小于165mpa,并且其中t6b状态的轧制产品的拉伸屈服强度为至少345mpa。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通过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轧制产品,其中t8a状态的轧制产品的拉伸屈服强度为至少275mpa。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通过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轧制产品,其中t8c和t8d状态的且由相同的t4状态的轧制产品制成的轧制产品的拉伸屈服强度相差小于5mpa,并且其中t6c和t6d状态的且由相同的t4状态的轧制产品制成的轧制产品的拉伸屈服强度相差小于5mpa,和/或其中t4状态轧制产品的最大拉伸屈服强度为190mpa,和/或其中t6b状态轧制产品的最小拉伸屈服强度为340mpa,和/或其中t8a状态轧制产品的最小拉伸屈服强度为280mpa,优选290mpa。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另外的连续步骤:g.将轧制产品成型为形状物,特别是通过冲压,h.任选地对所述形状物进行人工时效,i.在150℃至190℃且优选170℃至190℃的温度下,在5至30分钟、优选15至30分钟内,将所述形状物涂漆和“烘烤硬化”成部件。16.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部件在汽车中作为以下的用途:作为车身蒙皮部件(或外部车身面板),例如前翼、车顶、发动机罩、后备箱或车门蒙皮,以及衬里部件或车身结构组件,例如车门、发动机罩、后挡板或车顶衬里或加强件,或优选翼梁、隔板、承重地板、套管以及前、中、后支柱,以及最后是冲击吸收器或“碰撞吸能盒”。

技术总结
公开了一种用合金制造用于汽车车身或车体结构的轧制产品的方法,具有从铸锭到成型和涂装车身部件的若干工艺步骤,所述合金包含Si:0.75


技术研发人员:E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布里萨什肯联铝业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2/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