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9091发布日期:2021-10-24 07:38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鸟笼是一种观赏鸟进行活动与栖息的主要环境,其次养鸟器具的适用与否,是看能否养好鸟的关键之一,根据鸟的不同体型,习性等把鸟笼分为很多种。
3.但现有技术一般无法将需要抛光的木框进行固定,需要人们手动拿着木框进行抛光,此行为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便会使人们受伤,导致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且手动进行抛光会出现不均匀的效果,影响美观。
4.综合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打磨,且能够固定木框的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需要人们手动握住木框进行抛光,在不小心时便会导致受伤,且在进行抛光过程中不易于固定木框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打磨,且能够固定木框的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包括有底座、伺服电机、旋转组件、抛光组件和扣紧组件,底座顶部前侧设有伺服电机,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旋转组件,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抛光组件,旋转组件上部设有扣紧组件。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旋转组件包括有传动组件、第一转轴、转盘、定位板和第一弹簧,底座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由传动轮与皮带组成,传动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皮带绕在传动轮之间,第一转轴上部设有转盘,转盘上部设有定位板,第一转轴内设有第一弹簧。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抛光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组、第三转轴、第二锥齿轮组和砂轮,底座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底座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位于第一支撑杆右侧,第三转轴下侧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三转轴上部设有砂轮,砂轮与转盘配合。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扣紧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压块和扭簧,定位板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板,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撑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均设有压块,压块左右两侧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均设有扭簧。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套、花键轴、环形导轨、异形架、连接块、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杆和摇杆,第一转轴上部滑动式设有花键轴,花键轴穿过转盘和定位板,花键轴上部设有连接块,第一转轴上部滑动式设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与花键轴转动式连接,环形导轨下部设有异形架,底座顶部左侧设有导向套,导向套
与异形架滑动式连接,压块上均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摇杆,摇杆与连接块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踩踏组件,踩踏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踏板和第二弹簧,底座顶部左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滑动式设有踏板,踏板与异形架配合,踏板与底座之间对称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均套在第二支撑杆上。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达到了能够自动打磨,且能够固定木框的效果。
13.2、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便会带动砂轮转动,砂轮便可以对木框进行打磨,达到了能够自动打磨的效果。
14.3、本发明通过将木框套在定位框上,再使压块将木框上部固定住,防止木框在抛光过程中被甩掉,此便达到了能够固定木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伺服电机,3:旋转组件,301:传动组件,302:第一转轴,303:转盘,304:定位板,305:第一弹簧,4:抛光组件,401:第一支撑杆,402:第二转轴,403:第一锥齿轮组,404:第三转轴,405:第二锥齿轮组,406:砂轮,5:扣紧组件,501:第一支撑板,502:第一连接杆,503:压块,504:扭簧,6:导向组件,601:导向套,602:花键轴,603:环形导轨,604:异形架,605:连接块,606:第二支撑板,607:第二连接杆,608:摇杆,7:踩踏组件,701:第二支撑杆,702:踏板,70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2.实施例1一种鸟笼边缘的抛光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有底座1、伺服电机2、旋转组件3、抛光组件4和扣紧组件5,底座1顶部前侧设有伺服电机2,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旋转组件3,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抛光组件4,旋转组件3上部设有扣紧组件5。
23.当人们需要给鸟笼边缘抛光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将鸟笼木框放置在旋转组件3上,手动反向转动扣紧组件5将木框固定,再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旋转组件3转动,旋转组件3转动便会带动抛光组件4转动,抛光组件4转动则对木框自动进行抛光,抛光完毕后,关闭伺服电机2,手动正向转动扣紧组件5将木框取出即可。
24.旋转组件3包括有传动组件301、第一转轴302、转盘303、定位板304和第一弹簧305,底座1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02,第一转轴302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301,传动组件301由传动轮与皮带组成,传动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302与伺服电
机2的输出轴上,皮带绕在传动轮之间,第一转轴302上部设有转盘303,转盘303上部设有定位板304,第一转轴302内设有第一弹簧305。
25.当将木框放置在转盘303上后,定位板304与扣紧组件5对其进行固定,便可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传动组件301转动,传动组件301便会带动第一转轴30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轴302带动转盘303、定位板304与抛光组件4转动,进而使转盘303带动木框转动,抛光组件4便对木框边缘进行抛光,抛光完毕后便可关闭伺服电机2。
26.抛光组件4包括有第一支撑杆401、第二转轴402、第一锥齿轮组403、第三转轴404、第二锥齿轮组405和砂轮406,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杆401,第一支撑杆40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402,第二转轴402与第一转轴302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403,底座1顶部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404,第三转轴404位于第一支撑杆401右侧,第三转轴404下侧与第二转轴402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405,第三转轴404上部设有砂轮406,砂轮406与转盘303配合。
27.当伺服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0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转轴302带动第一锥齿轮组403转动,第一锥齿轮组403转动便会带动第二转轴402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402带动第二锥齿轮组405转动,第二锥齿轮组405转动则带动第三转轴404逆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三转轴404转动带动砂轮406逆时针转动,砂轮406转动的过程中便对木框边缘进行抛光。
28.扣紧组件5包括有第一支撑板501、第一连接杆502、压块503和扭簧504,定位板304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板501,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01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502,第一连接杆502上均设有压块503,压块503左右两侧与第一支撑板501之间均设有扭簧504。
29.为使木框更好的固定住,手动反向转动压块503,压块503带动第一连接杆502转动,扭簧504发生形变,抛光完毕后,便可以手动正向转动压块503,在扭簧504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接杆502与压块503复位。
30.还包括有导向组件6,导向组件6包括有导向套601、花键轴602、环形导轨603、异形架604、连接块605、第二支撑板606、第二连接杆607和摇杆608,第一转轴302上部滑动式设有花键轴602,花键轴602穿过转盘303和定位板304,花键轴602上部设有连接块605,第一转轴302上部滑动式设有环形导轨603,环形导轨603与花键轴602转动式连接,环形导轨603下部设有异形架604,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导向套601,导向套601与异形架604滑动式连接,压块503上均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板606,第二支撑板606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607,第二连接杆607上均滑动式设有摇杆608,摇杆608与连接块605连接。
31.当第一转轴302转动时带动花键轴602转动时,人们向下按压异形架604时,异形架604带动环形导轨60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305被压缩,环形导轨603则带动花键轴602与连接块605向下移动,连接块605向下移动便会带动摇杆608向外侧移动,从而使摇杆608带动第二连接杆607反向转动,第二连接杆607则带动压块503反向转动,进而使压块503对木框进行固定,打磨完毕后,向上抬升异形架604,在第一弹簧305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异形架604、环形导轨603、花键轴602与连接块605向上复位,连接块605便会带动摇杆608与第二连接杆607复位,第二连接杆607则带动压块503复位,压块503便不再对木框进行固定,人们便可以将木框取出。
32.还包括有踩踏组件7,踩踏组件7包括有第二支撑杆701、踏板702和第二弹簧703,
底座1顶部左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701,第二支撑杆701之间滑动式设有踏板702,踏板702与异形架604配合,踏板702与底座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弹簧703,第二弹簧703均套在第二支撑杆701上。
33.人们用脚踩住踏板702,踏板702便会带动异形架604向下移动,第二弹簧703被压缩,松开踏板702,在第二弹簧703的复位作用下便会带动踏板702与异形架604复位,人们便无需手动按压异形架604。
34.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变型形式将包含在本文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