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覆铜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厚度极差较优异的覆铜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电路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覆铜板是制造电路集板的原材料,因此对覆铜板要求不断在提高,随着社会生产的需要,覆铜板加工技术进行不断和改进。
3.但是现有的覆铜板制备方法对覆铜板制加工时,存在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极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布袋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覆铜板制备方法对覆铜板制加工时,存在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极差较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厚度极差较优异的覆铜板制备方法,覆铜板板芯打磨后,覆铜板磨边装置对覆铜板板芯进行磨边;所述覆铜板磨边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1顶端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自动调节磨边单元,所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一侧设有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台顶端中部设有滑动夹紧单元。
6.优选的,所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设有多个磨轮单元。
7.优选的,所述磨轮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形连接杆,两个所述方形连接杆之间设有打磨轮。
8.优选的,所述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一端与l型检测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检测板内壁设有测距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滑动夹紧单元包括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顶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一端内壁与转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另一端设有转动辅助单元。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外壁与所述转动单元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辅助单元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与第四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
接。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辅助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对称设有缓冲块,所述第二连接杆顶端与第五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一侧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一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动夹紧单元中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夹板移动,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覆铜板板芯进行夹紧,通过传输带对覆铜板板芯运输,使得覆铜板板芯经过l型检测板内部,同时覆铜板板芯进行转动,通过测距传感器测出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通过控制器对自动调节磨边单元进行调节,从而对覆铜板板芯边缘磨边,使得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极差减少,从而使得制备的覆铜板性能更优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磨边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磨轮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滑动夹紧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移动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转动辅助单元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第一支撑台,2、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1、第一电动伸缩杆,22、第一连接块,23、第二电动伸缩杆,24、第一连接板,25、磨轮单元,251、第一电机,252、第一转轴,253、第二连接板,254、方形连接杆,255、打磨轮,3、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31、第一支撑杆,32、第一横杆,33、第三电动伸缩杆,34、l型检测板,35、测距传感器,4、滑动夹紧单元,41、第一移动板,411、第一电机,412、第一丝杆,42、第一滑槽,43、转动单元,431、第一连接杆,432、第四电动伸缩杆,433、第一支撑块,434、第二电机,435、第一转动杆,436、第一夹板,44、转动辅助单元,441、第二连接杆,442、缓冲块,443、第五电动伸缩杆,444、第二支撑块,445、第二转动杆,446、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请参阅图1
‑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厚度极差较优异的覆铜板制备方法,覆铜板板芯打磨后,覆铜板磨边装置对覆铜板板芯进行磨边;所述覆铜板磨边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1,所述第一支撑台1顶端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所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一侧设有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3,所述
第一支撑台1顶端中部设有滑动夹紧单元4。
18.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本技术方案覆铜板制备方法与现有覆铜板制备方法相比,采用覆铜板磨边装置对覆铜板板芯边缘进行磨边,解决了现有覆铜板制备方法对覆铜板板芯边缘打磨不充分,而造成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极差较大,使得制备的覆铜板整体品质下降。
19.具体的,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用于对覆铜板板芯边缘磨边,使得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极差减少一定范围,且具体厚度极差范围本技术方案不做限定,由具体实际应用而定。
20.具体的,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3用于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进行测量,从而辅助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更精确对覆铜板板芯边缘磨边。
21.具体的,滑动夹紧单元4用于对覆铜板板芯夹紧,同时转动覆铜板板芯,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对覆铜板板芯四周边缘自动磨边。
22.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2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3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4内侧设有多个磨轮单元25。
23.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对第一电动伸缩杆2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3具体结构和伸缩原理不做限定,只要可以进行伸缩运动即可。
24.具体的,通过传输带对覆铜板板芯运动到自动调节磨边单元2处时,磨轮单元25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3带动下,调节对覆铜板板芯打磨位置,便于磨轮单元25对覆铜板板芯边缘打磨。
25.实施例,请参阅图3,所述磨轮单元25包括第一电机251,所述第一电机251输出端与第一转轴252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251与第二连接板25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2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形连接杆254,两个所述方形连接杆254之间设有打磨轮255。
26.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第一转轴252与另一第二连接板253可转动连接,方形连接杆254一侧设有小电机,小电机用于带动打磨轮转动,第一电机251用于调节打磨轮255打磨角度,使得打磨轮255与磨面更加贴合,第一转轴252与另一第二连接板253可转动连接。
27.具体的,通过第一电机251带动第一转轴252转动,通过第一转轴252带动方形连接杆254转动,通过方形连接杆254带动打磨轮255,进而调节打磨轮255打磨角度。
28.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述覆铜板板芯厚度检测单元3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31,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一端与第一横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33,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33一端与l型检测板34固定连接,所述l型检测板34内壁设有测距传感器35。
29.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测距传感器35具体结构和测量原理不做限定,只要可以进行测量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即可。
30.具体的,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带动l型检测板34移动,调节测距传感器35测量覆铜板板芯边缘厚度位置,使得测量更加准确。
31.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述滑动夹紧单元4包括第一移动板41,所述第一移动板顶端开设有第一滑槽42,所述第一滑槽42一端内壁与转动单元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2另
一端设有转动辅助单元44。
32.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第一滑槽42用于对转动单元43限位,转动辅助单元44底端与第一移动板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33.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移动板4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411,所述第一电机411输出端与第一丝杆412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2外壁与所述转动单元4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2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辅助单元44连接。
34.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第一电机411和第一丝杆412可用气缸、波纹伸缩气囊、滑动杆代替,其结构为气缸输出端与波纹伸缩气囊连接,波纹伸缩气囊中部贯穿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外壁与转动单元4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一端与转动辅助单元44固定连接。
35.具体的,通过第一电机411带动转动单元43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板435和第二夹板446对覆铜板板芯进行夹紧。
36.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述转动单元43包括第一连接杆431,所述第一连接杆431顶端与第四电动伸缩杆43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432一端与第一支撑块4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433一侧设有第二电机434,所述第二电机434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435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35一端与第一夹板436固定连接。
37.实施例,请参阅图8,所述转动辅助单元44包括第二连接杆441,所述第二连接杆441一侧对称设有缓冲块442,所述第二连接杆441顶端与第五电动伸缩杆4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电动伸缩杆443一端与第二支撑块4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444一侧与第二转动杆4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445一端与第二夹板446固定连接。
38.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是缓冲块442用于防止转动单元43与转动辅助单元44碰撞,而造成损坏。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