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3586发布日期:2021-12-24 21: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高炉制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高炉开炉快速达产达效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步好转,由于煤比提升,焦比持续降低,料柱透气性变差,给休风后的炉况复原带来一定的困难,要紧表现为前期加风吃力,热平稳操纵不行,复原时刻长等。
3.由于停炉时间较长,造成的炉缸温度严重不足,炉况波动性较大,高炉铁口开口困难等问题,而且在开炉时炉前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消耗量多,影响高炉顺行、高产、稳产,同时也潜在的制约着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具备可以短时间内恢复炉况、迅速达产的优点,解决了开炉时炉前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消耗量多,影响高炉顺行、高产、稳产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短时间内恢复炉况、迅速达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进行高炉炉况恢复前,休风前调整好炉况,确保炉况稳固顺行,炉缸工况良好,煤气流分布合理,为复原炉况时煤气流的迅速重建制造良好的条件,通常休风前24小时,确保铁温≥1480℃,炉温充足,在休风前7小时集中加净焦15吨,休风前最后一炉铁次[si]≥0.4%,铁温≥1480℃,提升休风的安全性,在休风前5小时加入500吨焦炭,随后立即变料轻负荷,轻负荷料10批料后再次集中加净焦200吨,预计休风时间大约240小时;2)休风时做好炉体的密封,休风后立即更换完漏水的风口,并用炮泥将风口堵严,并每隔两小时按对称角度捅开8个风口,观察风口前端焦炭红热状态,及时发现风口上方冷却系统漏水情况;休风后四小时将高压水和软水水泵各停一台,降低冷却水的水压,减少水量,保证最低冷却循环,保持正常的水温差,休风24小时后将炉底水冷降压,减少热损失;为了迅速降低炉顶温度,方便检修,在休风前将料面降低到4米,休风后在炉顶通蒸汽并用冷料加满,最后4批料只加矿石,不加焦炭;3)回复送风时,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氧枪,高炉送风后,立即开始燃烧焦炭,将风量维持在正常风量的20%

35%左右,控制压差,平稳燃烧焦炭,尽量避免风口二套损坏,同时以尽快提高顶温早引煤气;4)送风6小时后,保证风口安全和风速合适,按理论计算反推风量、风速,同时参照风压水平,适当提高标准风速;继续采用锰矿洗炉的同时,保持铁水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视炉缸及风口工作情况开风口,严格按标准风速≤200m/s,按一定比例提高顶压,将风加到
正常风量的80%

90%;5)送风后10

12小时,风量达到3800m3/min

41003/min,适当提高标准风速至全风水平,为了防止在开风口加风的过程中中心气流过分发展,陆续加大矿石批重提高炉渣碱度,降低配料焦比,并适当富氧至3600m3/h

4000m3/h;6)复风后20

24小时加大批重并富氧至6000m3/h,此时送煤未一次喷到正常煤量,适当富氧以减少重负荷料下达对炉缸的影响,此后炉温会逐步下行,回风速度可视情放缓,伴随重负荷逐步下达提高风量、氧量,焦比调到正常水平,炉况接受将风量加全,此阶段恢复过程中,喷煤热效应未表现前,将风量一次提到正常水平;7)随着风量的提高以及重负荷料的影响,炉温不会很快反弹,控制冶强保顺行,操作上应加强控制,利用风温调整好理论燃烧温度,当炉缸热储备正常时,各控制参数趋向正常,炉温趋于平稳,进入正常生产。
[0006]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通过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专利氧枪,可以实现高炉在6

8小时内快速复产见渣铁,24小时左右内恢复正常风压、风口全开,可以短时间内恢复炉况、迅速达产。
[0007]
2.该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通过加风量速度快,负荷调整周期短,避免了开炉时炉前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消耗量多,影响高炉顺行、高产、稳产,同时也潜在的制约着安全生产,同时通过计算,量化操作,节约了原燃料的消耗。
[0008]
3.该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每次可多产铁水约600

1000吨,每次最多可产生效益约40万元,每次开炉可节约焦炭50

100吨左右,按2200元/吨计,每次最多可节约焦炭费用约22万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0]
实施例一: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进行高炉炉况恢复前,休风前调整好炉况,确保炉况稳固顺行,炉缸工况良好,煤气流分布合理,为复原炉况时煤气流的迅速重建制造良好的条件,通常休风前24小时,确保铁温≥1480℃,炉温充足,在休风前7小时集中加净焦15吨,休风前最后一炉铁次[si]≥0.4%,铁温≥1480℃,提升休风的安全性,在休风前5小时加入500吨焦炭,随后立即变料轻负荷,轻负荷料10批料后再次集中加净焦200吨,预计休风时间大约240小时;2)休风时做好炉体的密封,休风后立即更换完漏水的风口,并用炮泥将风口堵严,并每隔两小时按对称角度捅开8个风口,观察风口前端焦炭红热状态,及时发现风口上方冷却系统漏水情况;休风后四小时将高压水和软水水泵各停一台,降低冷却水的水压,减少水量,保证最低冷却循环,保持正常的水温差,休风24小时后将炉底水冷降压,减少热损失;为了迅速降低炉顶温度,方便检修,在休风前将料面降低到4米,休风后在炉顶通蒸汽并用冷
料加满,最后4批料只加矿石,不加焦炭;3)回复送风时,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氧枪,氧枪由内管、外管、喷头和进氧支管组成,外管的内壁填充有密封胶圈,外管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氧枪同时还配置有金属软管、手动球阀和压力表,高炉送风后,立即开始燃烧焦炭,将风量维持在正常风量的20%左右,控制压差,平稳燃烧焦炭,尽量避免风口二套损坏,同时以尽快提高顶温早引煤气;4)送风6小时后,保证风口安全和风速合适,按理论计算反推风量、风速,同时参照风压水平,适当提高标准风速;继续采用锰矿洗炉的同时,保持铁水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视炉缸及风口工作情况开风口,严格按标准风速≤200m/s,按一定比例提高顶压,将风加到正常风量的80%;5)送风后10小时,风量达到3800m3/min,适当提高标准风速至全风水平,为了防止在开风口加风的过程中中心气流过分发展,陆续加大矿石批重提高炉渣碱度,降低配料焦比,并适当富氧至3600m3/h;6)复风后20小时加大批重并富氧至6000m3/h,此时送煤未一次喷到正常煤量,适当富氧以减少重负荷料下达对炉缸的影响,此后炉温会逐步下行,回风速度可视情放缓,伴随重负荷逐步下达提高风量、氧量,焦比调到正常水平,炉况接受将风量加全,此阶段恢复过程中,喷煤热效应未表现前,将风量一次提到正常水平;7)随着风量的提高以及重负荷料的影响,炉温不会很快反弹,控制冶强保顺行,操作上应加强控制,利用风温调整好理论燃烧温度,当炉缸热储备正常时,各控制参数趋向正常,炉温趋于平稳,进入正常生产。
[0011]
实施例二: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进行高炉炉况恢复前,休风前调整好炉况,确保炉况稳固顺行,炉缸工况良好,煤气流分布合理,为复原炉况时煤气流的迅速重建制造良好的条件,通常休风前24小时,确保铁温≥1480℃,炉温充足,在休风前7小时集中加净焦15吨,休风前最后一炉铁次[si]≥0.4%,铁温≥1480℃,提升休风的安全性,在休风前5小时加入500吨焦炭,随后立即变料轻负荷,轻负荷料10批料后再次集中加净焦200吨,预计休风时间大约240小时;2)休风时做好炉体的密封,休风后立即更换完漏水的风口,并用炮泥将风口堵严,并每隔两小时按对称角度捅开8个风口,观察风口前端焦炭红热状态,及时发现风口上方冷却系统漏水情况;休风后四小时将高压水和软水水泵各停一台,降低冷却水的水压,减少水量,保证最低冷却循环,保持正常的水温差,休风24小时后将炉底水冷降压,减少热损失;为了迅速降低炉顶温度,方便检修,在休风前将料面降低到4米,休风后在炉顶通蒸汽并用冷料加满,最后4批料只加矿石,不加焦炭;3)回复送风时,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氧枪,氧枪由内管、外管、喷头和进氧支管组成,外管的内壁填充有密封胶圈,外管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氧枪同时还配置有金属软管、手动球阀和压力表。高炉送风后,立即开始燃烧焦炭,将风量维持在正常风量的28%左右,控制压差,平稳燃烧焦炭,尽量避免风口二套损坏,同时以尽快提高顶温早引煤气;4)送风6小时后,保证风口安全和风速合适,按理论计算反推风量、风速,同时参照风压水平,适当提高标准风速;继续采用锰矿洗炉的同时,保持铁水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视炉缸及风口工作情况开风口,严格按标准风速≤200m/s,按一定比例提高顶压,将风加到正常风量的85%;
5)送风后11小时,风量达到3900m3/min,适当提高标准风速至全风水平,为了防止在开风口加风的过程中中心气流过分发展,陆续加大矿石批重提高炉渣碱度,降低配料焦比,并适当富氧至3800m3/h;6)复风后22小时加大批重并富氧至6000m3/h,此时送煤未一次喷到正常煤量,适当富氧以减少重负荷料下达对炉缸的影响,此后炉温会逐步下行,回风速度可视情放缓,伴随重负荷逐步下达提高风量、氧量,焦比调到正常水平,炉况接受将风量加全,此阶段恢复过程中,喷煤热效应未表现前,将风量一次提到正常水平。
[0012]
7)随着风量的提高以及重负荷料的影响,炉温不会很快反弹,控制冶强保顺行,操作上应加强控制,利用风温调整好理论燃烧温度,当炉缸热储备正常时,各控制参数趋向正常,炉温趋于平稳,进入正常生产。
[0013]
实施例三:一种快速恢复炉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进行高炉炉况恢复前,休风前调整好炉况,确保炉况稳固顺行,炉缸工况良好,煤气流分布合理,为复原炉况时煤气流的迅速重建制造良好的条件,通常休风前24小时,确保铁温≥1480℃,炉温充足,在休风前7小时集中加净焦15吨,休风前最后一炉铁次[si]≥0.4%,铁温≥1480℃,提升休风的安全性,在休风前5小时加入500吨焦炭,随后立即变料轻负荷,轻负荷料10批料后再次集中加净焦200吨,预计休风时间大约240小时;2)休风时做好炉体的密封,休风后立即更换完漏水的风口,并用炮泥将风口堵严,并每隔两小时按对称角度捅开8个风口,观察风口前端焦炭红热状态,及时发现风口上方冷却系统漏水情况;休风后四小时将高压水和软水水泵各停一台,降低冷却水的水压,减少水量,保证最低冷却循环,保持正常的水温差,休风24小时后将炉底水冷降压,减少热损失;为了迅速降低炉顶温度,方便检修,在休风前将料面降低到4米,休风后在炉顶通蒸汽并用冷料加满,最后4批料只加矿石,不加焦炭;3)回复送风时,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氧枪,氧枪由内管、外管、喷头和进氧支管组成,外管的内壁填充有密封胶圈,外管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氧枪同时还配置有金属软管、手动球阀和压力表。高炉送风后,立即开始燃烧焦炭,将风量维持在正常风量的35%左右,控制压差,平稳燃烧焦炭,尽量避免风口二套损坏,同时以尽快提高顶温早引煤气;4)送风6小时后,保证风口安全和风速合适,按理论计算反推风量、风速,同时参照风压水平,适当提高标准风速;继续采用锰矿洗炉的同时,保持铁水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视炉缸及风口工作情况开风口,严格按标准风速≤200m/s,按一定比例提高顶压,将风加到正常风量的85%;5)送风后12小时,风量达到4100m3/min,适当提高标准风速至全风水平,为了防止在开风口加风的过程中中心气流过分发展,陆续加大矿石批重提高炉渣碱度,降低配料焦比,并适当富氧至4000m3/h;6)复风后24小时加大批重并富氧至6000m3/h,此时送煤未一次喷到正常煤量,适当富氧以减少重负荷料下达对炉缸的影响,此后炉温会逐步下行,回风速度可视情放缓,伴随重负荷逐步下达提高风量、氧量,焦比调到正常水平,炉况接受将风量加全,此阶段恢复过程中,喷煤热效应未表现前,将风量一次提到正常水平。
[0014]
7)随着风量的提高以及重负荷料的影响,炉温不会很快反弹,控制冶强保顺行,操作上应加强控制,利用风温调整好理论燃烧温度,当炉缸热储备正常时,各控制参数趋向正
常,炉温趋于平稳,进入正常生产。
[0015]
判断标准:通过判断各控制参数趋向正常,炉温趋于平稳,进入正常生产的时间,可以得出,实施例三为最佳实施例。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开炉前从铁口埋入专利氧枪,可以实现高炉在6

8小时内快速复产见渣铁,24小时左右内恢复正常风压、风口全开,可以短时间内恢复炉况、迅速达产;通过加风量速度快,负荷调整周期短,避免了开炉时炉前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消耗量多,影响高炉顺行、高产、稳产,同时也潜在的制约着安全生产,同时通过计算,量化操作,节约了原燃料的消耗;每次可多产铁水约600

1000吨,每次最多可产生效益约40万元,每次开炉可节约焦炭50

100吨左右,按2200元/吨计,每次最多可节约焦炭费用约22万元。
[001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