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铸钢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3102发布日期:2021-12-14 22: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铸钢丸,其所含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0.25~0.75%c,1.2%<mn≤2.10%,0.25~0.50%si,0.05%<p≤0.10%, s<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冶炼时原料带入的合金元素;其在制备中采用高于常规淬火加热温度的高温或超高温的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全部为板条间含有奥氏体薄膜的低碳马氏体组织;所述常规淬火加热温度是指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的常规淬火加热温度a
c3
+(30~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铸钢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丸中微量添加有ti和/或nb元素,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0.08~0.16%ti,0.02~0.09%nb。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铸钢丸,其特征在于:根据其中碳的质量百分数确定其淬火加热温度:0.25~0.40%c时,其淬火加热温度为高出常规淬火加热温度(10~60)℃;0.40%<c≤0.55%时,其淬火加热温度为(1070~1120)℃;0.55%<c≤0.75%时,其淬火加热温度为(1170~1250)℃。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铸钢丸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冶炼:将原料按照所述各个元素的质量百分比计算称量加入到中频感应电炉中进行冶炼,冶炼温度为(1650~1750)℃,冶炼过程中进行化学成分的调整,直至钢水达到化学成分的要求;s2,铸钢丸成型:将冶炼好的钢水连续不断浇入到高速离心成型机中,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入到40℃以下的水池中凝固获得成型铸钢丸;s3,将铸钢丸从水池中取出、沥水、烘干、粗筛,去掉不合格的铸钢丸;s4,淬火:将铸钢丸加热到高于常规淬火加热温度的高温或超高温,保温后水中冷却;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全部为板条间含有奥氏体薄膜的低碳马氏体组织;s5,回火:将淬火后的铸钢丸加热到(120~560)℃,保温后空冷;s6,对铸钢丸进行分选得到不同型号的铸钢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铸钢丸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铸钢丸所含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0.25~0.75%C;1.2%<Mn≤2.10%;0.25~0.50%Si;0.05%<P≤0.10%;S<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冶炼时原料带入的合金元素;其制备工艺中采用高于常规淬火加热温度的高温或超高温的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全部为板条间含有奥氏体薄膜的低碳马氏体组织。本发明所述铸钢丸具有更高的强韧性配合,使用性能更好,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率高,质量与价格优势兼备,且环境友好,应用广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敏 王小帆 马祎泽 李鸿娟 田如锦 严峰 刘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鲁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