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969019发布日期:2022-02-19 15: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银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制硝酸银溶液:将硝酸银加入水中,调节温度至10-20℃;配制分散剂溶液:将分散剂加入水中,调节温度至30-60℃;配制形貌调节剂溶液:将形貌调节剂加入水中,调节温度至25-35℃;配制ph调节剂溶液:将ph调节剂加入水中,调节温度至30-60℃;配制还原剂溶液:将还原剂加入水中,调节温度至55-65℃;混合:将所述ph调节剂溶液加入所述硝酸银溶液,搅拌,加入所述形貌调节剂溶液、所述还原剂溶液、所述分散剂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温度至30-60℃,反应30-90min;清洗分离:清洗反应后的产物,当产物的电导率<50μs/cm时停止清洗,沉降分离;表面处理:将表面处理剂加入分离后的产物,烘干,打粉过筛,即得银微粉;所述形貌调节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1种: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所述形貌调节剂与所述银微粉的质量比为0.1-0.5: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溶液与所述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0.15-0.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1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油酸;所述分散剂与所述银微粉的质量比为0.2-1.5: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1种:抗坏血酸、柠檬酸、氢醌、羟胺;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还原所述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的1.0-1.3个当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1种:油酸、硬脂酸、十六醇;所述表面处理剂与所述银微粉的质量比为0.25-0.8: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1种:碳酸钠、氨水、氢氧化钠;所述ph调节剂与所述银微粉的质量比为5-10:10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步骤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250-350rp/min;所述表面处理步骤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5-85℃。8.一种银微粉,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银微粉为片状和/或棒状,比表面积≥5m2/g,粒度分布d50为3.5-5μm。9.一种银微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包括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银微粉制备导电浆料、导电油墨或导电涂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所述导电浆料制备太阳能电池、触摸屏、柔性电路或柔性薄膜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配制温度为10-20℃的硝酸银溶液、温度为30-60℃的分散剂溶液、温度为25-35℃的形貌调节剂溶液、温度为30-60℃的pH调节剂溶液、温度为55-65℃的还原剂溶液;将pH调节剂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加入形貌调节剂溶液、还原剂溶液、分散剂溶液,混合,温度调至30-60℃,反应30-90min;清洗直至反应后的产物电导率<50μs/cm,沉降分离;加入表面处理剂,烘干,打粉过筛,即得;形貌调节剂的质量为银微粉质量的0.1%-0.5%,包括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中的至少1种。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霞 娄红涛 韦博 邱衍嵩 梁家辉 韦书佳 黄文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