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炉用炉门启闭系统的制作方法](https://img.xjishu.com/img/zl/2022/4/15/g3ef2yug8.jp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淬火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淬火炉用炉门启闭系统。
背景技术:2.淬火炉是根据用户要求专门设计的非标电炉,主要用于铸件业各种工件淬火、加热等热处理用,淬火炉适用于对大、中型铝合金产品零部件的固溶热处理及时效处理。
3.目前使用淬火炉对工件进行淬火时,淬火炉内设置有多层淬火腔室,炉体前侧设置用于封盖淬火腔室的炉门,炉门通过电机带动提拉机构进行运动,淬火腔室内的工件在淬火完成后通过打开炉门,从而将工件从淬火腔室中取出,由于炉门在打开时为完全打开状态,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将淬火炉内的工件一次性取出的情况,若为部分取出工件情况时,由于炉门打开外界空气会进入到淬火腔室内,若工件不需要一次性的取出,存留在淬火腔室内的工件会受进入淬火腔室内的空气影响,导致工件在淬火腔室内发生锈蚀,使得淬火的工件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炉用炉门启闭系统,具有在需要取出部分淬火工件时,打开对应腔室的炉门,减小空气进入其他腔室内的可能,从而实现工件不易受空气影响降低淬火品质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淬火炉用炉门启闭系统,包括主撑架和设置在主撑架两侧的侧撑架,所述主撑架上设置有多层支撑区域,任意一层所述支撑区域中内均放置有驱动机构,两侧所述侧撑架上均设置有多层陈放区域,所述陈放区域与支撑区域一一对应,任意一层所述陈放区域内均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任意一个所述传动机构均还连接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有炉门,所述炉门与侧撑架垂直设置,所述主撑架和两侧的侧撑架围成匚形炉体区域,所述炉体区域内放置有用于对工件淬火的炉体,所述炉体上开设有若干炉口,所述炉口个数与联动机构一致,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带动炉门对炉口进行打开或封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组和驱动转向器,所述驱动电机与主撑架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转向器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组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减速齿轮组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转向器、过渡转向器、连接传动转向器和过渡转向器的连接件,所述驱动转向器和过渡转向器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过渡转向器与传动转向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轴线与传动件的轴线垂直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撑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限位架,若干所述
限位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位于限位架中,所述支撑座与位于底侧的限位架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架包括架体和与架体连接的限位板,所述架体上开设有与陈放区域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件通过安装口连接传动转向器和过渡转向器,所述限位板用于封堵安装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转向器和传动转向器与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震动的缓冲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联动座,所述联动座与限位架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连接座和炉门,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传动转向器与炉门,所述第一联动件与连接座、第一联动件与炉门和第二联动件与炉门之间均设置有固定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杆和与传功杆两端连接的传动万向节,一端所述传动万向节与驱动转向器连接,另一端所述传动万向节与过渡转向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与连接杆两端连接的连接万向节,一端所述连接万向节与过渡转向器连接,另一端所述连接万向节与传动转向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主撑架和侧撑架围设形成匚形的炉体区域,使得炉体能够稳定的放置在炉体区域中,在侧撑架中设置传动机构,主撑架上设置带动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任意一个传动机构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炉门,使得任意一个炉口处均对应的有炉门进行封闭,实现在需要取出炉体内的部分工件时,打开特定的炉门,方便取出炉体内的工件,其他炉门保持封闭状态,减小空气进入到剩余工件所在的淬火腔内,从而实现在淬火时不易出现工件受空气影响降低淬火品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体现驱动炉门打开或关闭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
20.图5为图2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
21.附图标记:1、主撑架;11、支撑板;2、侧撑架;21、支撑座;22、限位架;221、架体;222、限位板;223、安装口;23、连接板;24、缓冲垫;3、驱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减速齿轮组;33、驱动转向器;34、防护罩;4、传动机构;41、过渡转向器;42、传动转向器;43、连接件;431、连接杆;432、连接万向节;5、传动件;51、传动杆;52、传动万向节;6、联动机构;61、第一联动件;62、第二联动件;63、联动座;64、固定件;7、炉门;8、炉体;81、炉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淬火炉用炉门启闭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主撑架1和设置在主撑架1两侧的侧撑架2,主撑架1和两侧的侧撑架2之间围设匚形的炉体区域,炉体区域内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淬火的炉体8,炉体8背离主撑架1的一侧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炉口81,主撑架1上设置有多层支撑区域,任意一层的支撑区域中均放置有驱动机构3,两侧的侧撑架2上均设置有多层陈放区域,陈放区域与支撑区域一一对应,任意一层陈放区域内均设置有传动机构4,驱动机构3与传动机构4之间通过传动件5连接,任意一个传动机构4还连接有联动机构6,联动机构6连接有炉门7,炉门7与侧撑架2垂直设置,使得在驱动机构3的带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带动联动机构6运动,从而带动炉门7进行运动,实现对炉口81的打开或封闭。
24.参考图1和图2,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减速齿轮组32和驱动转向器33,驱动电机31与主撑架1之间通过支撑板11连接,使得驱动电机31稳固的进行安装,驱动电机31与驱动转向器33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组32连接,减速齿轮组32包括主齿轮和从齿轮,主齿轮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从齿轮与驱动转向器33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转向器33为现有的转向器,用于改变传动方向,原理在此不做赘述;支撑板11上还设置有防护罩34,防护罩34罩设在减速齿轮组32上,从而对减速齿轮组32进行防护。
25.参考图1至图4,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转向器42、过渡转向器41和连接件43,连接件43用于连接过渡转向器41和传动转向器42,驱动转向器33和过渡转向器41之间通过传动件5连接,传动件5的轴线与连接件43的轴线处置设置,传动件5包括传动杆51和与传动杆51两端连接的传动万向节52,连接件43包括连接杆431和与连接杆431两端连接的连接万向节432,传动杆51一端的传动万向节52与驱动转向器33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的传动万向节52与过渡转向器41的输入轴连接,使得在能够将驱动转向器33的传动力传动至过渡转向器41中,连接件43一端的连接万向节432与过渡转向器4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的连接万向节432与传动转向器42的输入轴连接,传动转向器42的输出轴与联动件连接,从而实现驱动转向器33能够将驱动传动至传动转向器42,进而带动联动件于运动,实现带动炉门7的打开或封闭动作。
26.参考图1至图4,侧撑架2包括支撑座21和若干限位架22,若干限位架22彼此之间通过连接板23进行连接,使得限位架22能够方便的进行拼装,传动机构4位于限位架22中,使得可以根据炉体8上开设的炉口81不同进行增减限位架22,实现能够方便进行增减传动杆51机构,支撑座21与位于底侧的限位架22连接,在支撑座21的作用下实现对限位架22进行稳定支撑的效果。
27.参考图1至图4,限位架22包括架体221和与架体221连接的限位板222,架体221上开设有与陈放区域连通的安装口223,连接件43通过安装口223进行安装,并连接传动转向器42和过渡转向器41,在连接件43安装后,通过将限位板222于架体221连接,实现对安装口223的封堵,实现在不拆卸限位板222时,连接件43不易通过安装口223脱离架体221,传动转向器42和过渡转向器41与架体221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震动的缓冲垫24,缓冲垫2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得在传动转向器42和过渡转向器41工作时不易带动架体221产生震动。
28.参考图1至图5,联动机构6包括第一联动件61、第二联动件62和联动座63,联动座63与限位架22朝向炉体8的一侧连接,第一联动件61连接连接座和炉门7,第一联动件61能够沿连接座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二联动件62连接传动转向器42与炉门7,传动转向器4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平键,在平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联动件62不易与传动转向器42的输出轴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联动件61与连接座、第一联动件61与炉门7和第二联动件62与炉门7之间均设置有固定件64,在固定件64的作用下实现第一联动件61不易与连接座脱离、第一联动件61不易与炉门7脱离以及第二联动件62不易与炉门7脱离,固定件64为圆盘形,并且设置与第一联动件61和第二联动件62两侧,固定件64与第一联动件61、第二联动件62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实现在传动转向器42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联动件6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件61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炉门7的打开或封闭动作。
29.工作原理及其效果:通过主撑架1和侧撑架2围设形成匚形的炉体8区域,使得炉体8能够稳定的放置在炉体8区域中,在侧撑架2中设置传动机构4,主撑架1上设置带动传动机构4运动的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和驱动机构3均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任意一个传动机构4均通过联动机构6连接炉门7,使得任意一个炉口81处均对应的有炉门7进行封闭,在部分炉口81处需要取出炉内工件时,启动控制对应炉门7的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带动驱动转向器33输出驱动力,在传动件5的作用下带动侧撑架2中对应的过渡转向器41运动,在连接件43的作用下带动对应的传动转向器42运动,传动转向器42带动对应的联动机构6运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炉门7进行打开,实现在需要取出炉体8内的部分工件时,打开特定的炉门7,取出炉体8内的工件,其他炉门7保持封闭状态,减小空气进入到剩余工件所在的淬火腔内,在需要关闭炉口81时,启动控制对应炉门7的驱动电机31,实现带动对应的炉门7进行封闭;从而实现在打开或关闭部分炉口81时,其他炉口81内不易进入空气,使得淬火的工件不易出现受空气影响降低淬火品质的效果。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