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8217发布日期:2021-12-31 22:2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筷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中国,筷子除了用来吃饭,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中国的传统筷子的形状为"天圆地方",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由于竹的生长比较快和广泛,竹筷的使用率很高。
3.目前,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竹筷大多为手工制作,在竹筷坯料制造成半成品时,需对竹筷前端,即“天圆”的一方进行磨圆处理。手工磨圆不仅耗时长、速度慢并且容易出现磨圆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包括:
7.工作台;
8.旋转机构,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提供旋转动力;
9.装夹机构,与旋转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装夹机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竹筷后端的装夹位,所有装夹位随着旋转机构的旋转进行圆周运动和自转运动;
10.支撑机构,位于装夹机构远离旋转机构的一端,并且与装夹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竹筷前端穿过的支撑位;
11.打磨机构,位于支撑机构远离装夹机构的一端,并且打磨机构与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呈倾斜相交。
12.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
13.第一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上半部一侧开设有一个圆形沉槽,圆形沉槽的槽壁上加工有一圈内齿轮;
14.齿轮架,位于圆形沉槽内,并且齿轮架的中心处与旋转机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架的外端轴接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行星齿轮轴;
15.行星齿轮,数量若干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圆形沉槽内,每个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于与对应的行星齿轮轴固定连接,并且每个行星齿轮均与第一支撑座啮合;
16.防脱料组件,位于第一支撑座的远离圆形沉槽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支撑座轴接;
17.其中,每个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即为上述的装夹位,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用于竹筷穿过的第二通孔。
18.进一步的,所述防脱料组件包括:
19.防脱料圆盘,贴合设置于第一支撑座远离圆形沉槽的一侧,并且与齿轮架共轴线
设置,所述防脱料圆盘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状态分布的扇形凹槽和若干个沿圆周状态分布的第三通孔;
20.扇形压料垫片,为弹性材质,其固定设置于扇形凹槽内;
21.其中,每个所述扇形凹槽和每个所述第二通孔交错设置。
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23.第二支撑座,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
24.支撑内圈,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撑座内侧,并且与齿轮架共轴线设置;
25.其中,所述支撑内圈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轴承,所有轴承与所有行星齿轮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轴,所述每个支撑轴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即为上述支撑位。
26.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
27.驱动电机,呈倾斜状态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
28.磨盘,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9.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架由一个内环和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条形连接杆组成,所有条形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内环固定连接,每个行星齿轮轴均设置于对应的条形连接杆远离内环的一端。
3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为步进电机。
31.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架与支撑内圈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内圈和内环,连接轴、支撑内圈和内环三者共轴线,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撑座并且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竹筷在装夹机构和支撑机构内圆周运动并且自转后,在打磨机构的的运作下,可以省时省力并且均匀的对竹筷前端进行磨圆处理。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装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第一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防脱料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7.图5为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齿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中标号为:
[0040]1‑
工作台;2

旋转机构;3

第一支撑座;4

齿轮架;5

行星齿轮;6

第一通孔;7

第二通孔;8

防脱料圆盘;9

扇形凹槽;10

第三通孔;11

扇形压料垫片;12

第二支撑座;13

支撑内圈;14

轴承;15

支撑轴;16

第四通孔;17

驱动电机;18

磨盘;19

内环;20

条形连接杆;21

连接轴;22

行星齿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42]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竹筷加工用磨圆装置,包括:
[0043]
工作台1;
[0044]
旋转机构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用于提供旋转动力;
[0045]
装夹机构,与旋转机构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装夹机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竹筷后端的装夹位,所有装夹位随着旋转机构2的旋转进行圆周运动和自转运动;
[0046]
支撑机构,位于装夹机构远离旋转机构2的一端,并且与装夹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竹筷前端穿过的支撑位;
[0047]
打磨机构,位于支撑机构远离装夹机构的一端,并且打磨机构与旋转机构2的旋转轴线呈倾斜相交。
[0048]
工作时,将竹筷半成品穿过装夹机构后,竹筷的前端通过支撑机构支撑,在旋转机构2的带动下,竹筷半成品沿装夹机构和支撑机构的中轴线做圆周运动和自身的旋转运动。同时,竹筷半成品前端接触打磨结构,从而实现前端磨圆的功能。
[0049]
所述装夹机构包括:
[0050]
第一支撑座3,固定在工作台1上,其上半部一侧开设有一个圆形沉槽,圆形沉槽的槽壁上加工有一圈内齿轮;
[0051]
齿轮架4,位于圆形沉槽内,并且齿轮架4的中心处与旋转机构2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架4的外端轴接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行星齿轮轴22;
[0052]
行星齿轮5,数量若干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圆形沉槽内,每个所述行星齿轮5分别于与对应的行星齿轮轴22固定连接,并且每个行星齿轮5均与第一支撑座3啮合;
[0053]
防脱料组件,位于第一支撑座3的远离圆形沉槽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支撑座3轴接;
[0054]
其中,每个所述行星齿轮轴22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6即为上述的装夹位,所述第一支撑座3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通孔6对应的用于竹筷穿过的第二通孔7。
[0055]
齿轮架4在旋转机构2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同时,由于行星齿轮5通过行星齿轮轴22与齿轮架4轴接并且行星齿轮5和第一支撑座3圆形沉槽槽壁上的内齿轮啮合,使得行星齿轮5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自转。
[0056]
所述防脱料组件包括:
[0057]
防脱料圆盘8,贴合设置于第一支撑座3远离圆形沉槽的一侧,并且与齿轮架4共轴线设置,所述防脱料圆盘8靠近第一支撑座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状态分布的扇形凹槽9和若干个沿圆周状态分布的第三通孔10;
[0058]
扇形压料垫片11,为弹性材质,其固定设置于扇形凹槽9内;
[0059]
其中,每个所述扇形凹槽9和每个所述第二通孔7交错设置。
[0060]
装入竹筷半成品时,将防脱料圆盘8旋转至第三通孔10、第二通孔7和第一通孔6对应。待竹筷装夹完成后,再次旋转防脱料圆盘8,使弹性的扇形压料垫片11通过第三通孔10和第二通孔7抵紧竹筷半成品的尾部。
[0061]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0062]
第二支撑座1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上;
[0063]
支撑内圈13,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撑座12内侧,并且与齿轮架4共轴线设置;
[0064]
其中,所述支撑内圈13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轴承14,所有轴承14与所有行星齿轮轴2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轴承14的内圈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轴15,所述每个支
撑轴15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16,所述第四通孔16即为上述支撑位。
[0065]
竹筷半成品插入支撑机构后,旋转机构2在的带动下,支撑内圈13上的支撑轴15沿支撑内圈13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同时,在轴承14的作用下,支撑轴15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自转。
[0066]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
[0067]
驱动电机17,呈倾斜状态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上;
[0068]
磨盘18,与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69]
磨盘18在驱动电机17的带动下高速旋转,随着竹筷半成品接触磨盘18的同时做圆周运动的且自转,便能将竹筷半成品前端均匀的磨圆。
[0070]
所述齿轮架4由一个内环19和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条形连接杆20组成,所有条形连接杆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内环19固定连接,每个行星齿轮轴22均设置于对应的条形连接杆20远离内环19的一端。
[0071]
齿轮架4的内环19与旋转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2的带动下,条形连接杆20沿内环19的轴线做圆周运动。
[0072]
所述旋转机构2为步进电机。齿轮架4通过步进电机的运行而旋转。
[0073]
所述齿轮架4与支撑内圈13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轴21,连接轴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内圈13和内环19,连接轴21、支撑内圈13和内环19三者共轴线,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撑座3并且与连接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
[0074]
连接轴21、支撑内圈13和内环19在步进电机的运行下同速旋转,从而防止竹筷半成品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装夹机构和支撑机构不同步而造成扭曲。
[007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