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3956发布日期:2022-03-19 23: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木材加工厂加工木材的产品有多种不同的用途,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但木材加工一般都要经过切削、砂光、锯边等过程,当木材砂光、锯边之后成为砂光边条,会运输到下一加工步骤,将其切成小块,采用人工运输,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连续生产。
3.现阶段,工厂一般采用震动运输,将砂光边条运输到下一条生产线上,由于空间布局等因素,震动运输到下一条生产线之间不是一条直线,所以需要将砂光边条转变方向,现有技术是采用扇形台面的震动运输机,将砂光边条转变方向。虽然方法可行,但扇形台面的震动运输机,由于设备震动幅度较大,导致设备损坏严重,每天频繁维修,经常更换备件。
4.针对以上问题,现需要提供一种减少故障、设计合理的砂光边条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设备损坏严重、频繁维修、更换备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少故障、设计合理的砂光边条运输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包括第一震动运输机、第二震动运输机,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第二震动运输机的运输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的震动台高于第二震动运输机,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第二震动运输机之间还设置有皮带运输机构,所述皮带运输机构与第一震动运输机的运输方向相同,所述皮带运输机构靠近第二震动运输机的一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端与皮带运输机构的机架铰接,所述滑板下端设置于第二震动运输机的震动台边缘处的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运输机构位于第一震动运输机和第二震动运输机之间,皮带运输机构一端可以接住并运输第一震动运输机震动运输过来的物料,另一端可通过设置的滑板将物料运输到第二震动运输机的震动台上,皮带运输机构、第一震动运输机、第二震动运输机均外接电机启动。木板被砂光、锯条之后形成的砂光边条运输到第一震动运输机上,砂光边条在第一震动运输机的震动下向左做直线运动,砂光边条在被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上时,基本能保持与震动的方向平行,在皮带运输机构上的砂光边条会被运输到滑板上,在重力作用下,砂光边条由滑板处滑向第二震动运输机,砂光边条的下端在第二震动运输机的震动下会将砂光边条从滑板上滑入震动台上,砂光边条会沿着震动方向向前运输并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利用皮带运输机构和滑板改变了砂光边条的运输方向,取代了扇形台面的震动运输机,不易发生故障,而且前端的第一震动运输机会间断的将物料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上,这样就不会导致一次性运输过多物料到第二震动运输机上而产生堆积现象,设计合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紧抵滑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计能让滑板更加稳固,从而保证滑板上的砂光边条稳定运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机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设置为铰接,同时支撑杆设置为螺栓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支撑杆的角度或者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杆来对滑板与皮带运输机构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皮带运输机构的皮带设置于第一震动运输机震动台的正下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位于震动台的正下方更容易接住震动运输过来的砂光边条,并且当砂光边条一端位于震动台上,另一端位于皮带上时,一直向左运输着的皮带还能进一步的摆正砂光边条本身的方向。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皮带运输机构的皮带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于机架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板的上半部分两侧对应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设置于滑板两侧边缘。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两侧的挡板可以防止砂光边条掉落,滑板上半部分的挡块能防止砂光边条滑向震动台时掉落下方。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滚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下方设置的滚轮便于皮带运输机构调整位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木板被砂光、锯条之后形成的砂光边条运输到第一震动运输机上,砂光边条在第一震动运输机的震动下向左做直线运动,砂光边条在被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上时,基本能保持与震动的方向平行,在皮带运输机构上的砂光边条会被运输到滑板上,在重力作用下,砂光边条由滑板处滑向第二震动运输机,砂光边条的下端在第二震动运输机的震动下会将砂光边条从滑板上滑入震动台上,砂光边条会沿着震动方向向前运输并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利用皮带运输机构和滑板改变了砂光边条的运输方向,取代了扇形台面的震动运输机,不易发生故障,而且前端的第一震动运输机会间断的将物料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上,这样就不会导致一次性运输过多物料到第二震动运输机上而产生堆积现象,设计合理。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滑板设置为铰接,同时支撑杆设置为螺栓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支撑杆的角度或者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杆来对滑板与皮带运输机构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皮带位于震动台的正下方更容易接住震动运输过来的砂光边条,并且当砂光边条一端位于震动台上,另一端位于皮带上时,一直向左运输着的皮带还能进一步的摆正砂光边条本身的方向。
2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皮带两侧的挡板可以防止砂光边条掉落,滑板上半部分的挡块能防止砂光边条滑向震动台时掉落下方。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皮带运输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第一震动运输机;2、第二震动运输机;3、皮带运输机构;4、滑板;5、机架;6、支撑杆;7、挡板;8、挡块;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光边条运输装置,包括第一震动运输机1、第二震动运输机2,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1、第二震动运输机2的运输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1的震动台高于第二震动运输机2,所述第一震动运输机1、第二震动运输机2之间还设置有皮带运输机构3,所述皮带运输机构3与第一震动运输机1的运输方向相同,所述皮带运输机构3靠近第二震动运输机2的一端设置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上端与皮带运输机构3的机架5铰接,所述滑板4下端设置于第二震动运输机2的震动台边缘处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运输机构3位于第一震动运输机1和第二震动运输机2之间,皮带运输机构3一端可以接住并运输第一震动运输机1震动运输过来的物料,另一端可通过设置的滑板4将物料运输到第二震动运输机2的震动台上。木板被砂光、锯条之后形成的砂光边条运输到第一震动运输机1上,砂光边条在第一震动运输机1的震动下向左做直线运动,砂光边条在被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3上时,基本能保持与震动的方向平行,在皮带运输机构3上的砂光边条会被运输到滑板4上,在重力作用下,砂光边条由滑板4处滑向第二震动运输机2,砂光边条的下端在第二震动运输机2的震动下会将砂光边条从滑板4上滑入震动台上,砂光边条会沿着震动方向向前运输并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利用皮带运输机构3和滑板 4改变了砂光边条的运输方向,取代了扇形台面的震动运输机,不易发生故障,而且前端的第一震动运输机1会间断的将物料运输到皮带运输机构3上,这样就不会导致一次性运输过多物料到第二震动运输机2上而产生堆积现象,设计合理。
29.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与机架5固定连接,另一端紧抵滑板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6的设计能让滑板4更加稳固,从而保证滑板4上的砂光边条稳定运输。
30.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6与机架5采用螺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4设置为铰接,同时支撑杆6设置为螺栓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支撑杆6的角度或者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杆6来对滑板4与皮带运输机构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
31.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运输机构3的皮带设置于第一震动运输机1震动台的正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位于震动台的正下方更容易接住震动运输过来的砂光边条,并且当砂光边条一端位于震动台上,另一端位于皮带上时,一直向左运输着的皮带还能进一步的摆正砂光边条本身的方向。
32.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运输机构3的皮带两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固定设置于机架5上,所述滑板4的上半部分两侧对应设置有挡块8,所述挡块8固定设置于滑板4两侧边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两侧的挡板7可以防止砂光边条掉落,滑板4上半部分的挡块8能防止砂光边条滑向震动台时掉落下方。
33.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5的下方设置有滚轮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5下方设置的滚轮9便于皮带运输机构3调整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