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4528发布日期:2022-04-14 19:4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


背景技术:

2.抛丸器中的双圆盘铆接成一体,构成叶轮体。叶轮体上装有八片叶片,叶轮体与位于抛丸轮中心的分丸轮一起装在由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罩内衬有护板,罩壳上装有定向套及进丸管。工作时,弹丸由进丸管流入抛丸器。跟叶片作同步旋转的分丸轮使弹丸得到初速度。弹丸经定向套的窗口飞出,抛到定向套外面的高速旋转的叶片上,被叶片进一步加速后,抛射到被清理工件的表面上。因为分丸轮和叶片作同步旋转保证了弹丸向叶片的无振动传递,从而减小了对叶片的磨损。
3.抛丸器一般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通过高速运动的抛光砂击打在工件的外表面对工件进行除锈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由于抛光砂击打工件和打磨筒内壁,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十分的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抛丸器一般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通过高速运动的抛光砂击打在工件的外表面对工件进行除锈和打磨,在大漠过程中,由于抛光砂击打工件和打磨筒内壁,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十分的不环保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包括,输料筒、抛丸机、打磨室、收集筒、真空降噪板、阻尼降噪管和金属粒子,所述输料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抛丸机顶部,所述打磨室与所述抛丸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打磨室下方,并与所述打磨室固定连接,所述真空降噪板位于所述打磨室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打磨室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降噪管与所述真空降噪板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金属粒子位于所述阻尼降噪管内部,所述阻尼降噪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料筒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圆管状,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所述输料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所述抛丸机,并与所述抛丸机内部相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筒的底部侧壁上设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与所述收集筒呈向下的十五度夹角,所述排砂管顶端贯穿所述收集筒,并与收集筒内部空腔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降噪板呈圆弧状,所述真空降噪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真空降噪板环绕所述打磨室的外表面等距分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降噪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阻尼降噪管与四个所述真空降噪板相互交替排列,且所述阻尼降噪管与所述真空降噪板之间通
过拉簧活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降噪管的顶部设有管盖,所述管盖底部空腔中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阻尼降噪管顶部开设的螺纹相适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粒子呈圆球状,所述金属粒子的总体积大于所述阻尼降噪管内腔体积的二分之一,小于所述阻尼降噪管内腔体积的五分之四,所述金属粒子的直径大于所述阻尼降噪管上开设的所述吸音孔的内径。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输料筒底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贯穿输料筒,并与输料筒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底部贯穿抛丸机,并与抛丸机固定连接,打磨后,击打在工件上的打磨砂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落至打磨室底部的收集筒内部收集起来,收集筒底部设有排砂管,用于将收集筒内部收集的打磨砂排出,使打磨砂能够循环利用;
15.(2)打磨室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降噪板,真空降噪板内部形成真空状态,能够有效的隔绝噪音,真空降噪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真空降噪板环绕打磨室的外表面等距排列,阻尼降噪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阻尼降噪管与四个真空降噪板交替排列,并通过拉簧与真空降噪板活动连接,阻尼降噪管内部中空,其内部空腔中设有适量的金属粒子,金属粒子的体积为阻尼降噪管内部容积的一半至阻尼降噪管内部容积的五分之四,阻尼降噪管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多个吸音孔环绕阻尼降噪管的外表面均匀排列,且吸引孔的孔径小于金属粒子的直径,当抛丸机抛出的打磨砂击打在工件和打磨室内部产生噪音时,通过真空降噪板隔绝后,将噪音声波的振动能量传递给金属粒子,使金属粒子产生振动实现对声波的削弱,同时该阻尼降噪管通过其体内的金属粒子与金属粒子之间以及金属粒子与内壁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消耗系统能量,增强阻尼控制,来达到衰弱振动目的,这样可以降低再生噪声,优化低频吸声能力,而且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消声效果,避免了传统的抛丸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十分不环保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降噪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
20.11、输料筒;12、连接管;13、抛丸机;14、打磨室;15、收集筒;16、排砂管;17、真空降噪板;18、阻尼降噪管;19、管盖;20、金属粒子;21、吸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包括一种节能环保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筒11、抛丸机13、打磨室14、收集筒15、真空降噪板17、阻尼降噪管18和金属粒子
20,输料筒11固定连接于抛丸机13顶部,打磨室14与抛丸机13底部固定连接,收集筒15位于打磨室14下方,并与打磨室14固定连接,真空降噪板17位于打磨室14的外表面,并与打磨室14固定连接,用于收集打磨后下落的打磨砂,并将收集的打磨砂进过处理后实现重复利用,避免了造成资源的浪费,阻尼降噪管18与真空降噪板17的侧壁活动连接,用于阻挡和隔绝打磨室14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金属粒子20位于阻尼降噪管18内部,当打磨室14在打磨过程中产生噪音时,通过金属粒子震动摩擦,吸收产生的噪音,从而达到降噪的作用,阻尼降噪管18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21,能够对降低后的噪音进一步的吸收,再次降低打磨室14内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污染。
23.具体的,请参阅图1,输料筒11底部设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呈圆管状,连接管12的顶端贯穿输料筒11,并与输料筒11固定连接,连接管12的底部贯穿抛丸机13,并与抛丸机13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打磨砂通过输料筒11导入至抛丸机13内部,通过抛丸机13高速运转,将抛光砂以高速移动的状态输送至打磨室14内部进行打磨,击打在工件上的打磨砂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落至打磨室14底部的收集筒15内部,收集筒15底部设有排砂管16,排砂管16与收集筒15呈向下的十五度夹角,排砂管16顶端贯穿收集筒15,并与收集筒15内部空腔相连通,用于将收集筒11内部收集的打磨砂排出,使打磨砂能够循环利用。
24.具体的,请参阅图1-2,打磨室1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降噪板17,真空降噪板17呈圆弧状,真空降噪板1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真空降噪板17环绕打磨室14的外表面等距分布,真空降噪板17内部形成真空状态,能够有效的隔绝噪音,阻尼降噪管1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阻尼降噪管18与四个真空降噪板17交替排列,并通过拉簧与真空降噪板17活动连接,用于消耗系统能量,降低噪声,优化低频吸声能力,而且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消声效果,避免了传统的抛丸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的问题。
25.具体的,请参阅图2-3,阻尼降噪管18内部中空,其内部空腔中设有适量的金属粒子20,金属粒子20的体积为阻尼降噪管18内部容积的一半至阻尼降噪管18内部容积的五分之四,阻尼降噪管18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21,多个吸音孔21环绕阻尼降噪管18的外表面均匀排列,且吸引孔21的孔径小于金属粒子21的直径,当抛丸机13抛出的打磨砂击打在工件和打磨室14内部产生噪音时,通过真空降噪板17隔绝后,将噪音声波的振动能量传递给金属粒子21,使金属粒子21产生振动实现对声波的削弱,同时该阻尼降噪管18通过其体内的金属粒子21与金属粒子21之间以及金属粒子21与阻尼降噪管18内壁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消耗系统能量,增强阻尼控制,来达到衰弱振动目的,这样可以降低再生噪声,优化低频吸声能力,而且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消声效果,降噪后的微弱噪音通过开设在阻尼降噪管18上的吸音孔21再度吸收,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噪音,阻尼降噪管18顶部螺接有管盖19,用于对阻尼降噪管18进行密封,避免在阻尼降噪管18震动除噪的过程中,将其内部金属离子20抛出的问题。
26.工作原理:打磨室1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降噪板17,真空降噪板17内部形成真空状态,能够有效的隔绝噪音,真空降噪板环绕打磨室14的外表面等距排列,当抛丸机13抛出的打磨砂击打在工件和打磨室14内部产生噪音时,通过真空降噪板17隔绝后,将噪音声波的振动能量传递给金属粒子21,使金属粒子21产生振动实现对声波的削弱,同时该阻尼降噪管18通过其体内的金属粒子21与金属粒子21之间以及金属粒子21与阻尼降噪管18
内壁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消耗系统能量,增强阻尼控制,来达到衰弱振动目的,这样可以降低再生噪声,优化低频吸声能力,而且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消声效果,降噪后的微弱噪音通过开设在阻尼降噪管18上的吸音孔21再度吸收,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噪音,避免了传统的抛丸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的问题。
27.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