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铸铝导条模具。
背景技术:2.异步电动机是国民经济各生产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动力设备,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转子由铝、铜等金属铸造。转子是决定电机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铸造转子的材料更是关键所在。其中转子分为绕线转子和鼠笼转子,鼠笼转子又分为铸造转子和铜条转子,由于鼠笼铸造转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是异步电机转子的主要生产方式,目前生产鼠笼转子的工艺主要有压铸和离心浇铸两种。
3.现有的模具在浇铸时,溶液从浇铸口浇铸,并且浇铸后,需要使模具自然冷却到常温最后得到转子的铁芯槽中的导条。现有的模具在浇铸时通常是将熔融态的溶液从浇注口从上到下进行浇铸,但是在浇铸时转子槽底容易出现空缺,且生产成本高,一般用于大功率电机的生产,对于导条细长,槽底宽度不到1mm的转子,无论采用压力铸造还是离心铸造,都很难满足质量要求,现有的专利通过将装配好的浸铝铸,用夹具夹持浸铝铸造操作杆和封堵拉杆,将整个浸铝铸造模缓慢放入铝液中,向下推动封堵拉杆,让铝液从下封堵头与转子铁芯叠片间隙通过转子导条,再进入上端环成型开口环空间,将上端环成型开口环浸满,整个型腔中的气体通过上端环成型开口环上部排气孔自然溢出,当铝液浸满上端环成型开口环时,将封堵拉杆拉起,封住铝液入口,将整个模具拉出,置于冷却架,先进行喷水冷却至300℃左右,然后进入自然冷却,到接近常温时,将浸铝铸造模取出,完成一个转子铸造任务。但是该方法在浇铸时,需要手持夹具夹持浸铝铸造操作杆和封堵拉杆,操作较麻烦,容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铸铝导条模具,本装置在从下至上进行浇铸,得到质量更高的导条,同时在使用时能根据便捷快速的进行模具转移,更便于操作。
5.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包括铸造模具,铸造模具上设置有下封堵头、空心假轴和封堵连杆,下封堵头和封堵连杆连接,封堵连杆套于空心假轴内,封堵连杆能够带动下封堵头在空心假轴内上下移动,实现溶液进出口的开启或闭合,铸造模具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件,模具还包括用于容纳溶液的上端开口的放置腔,固定件与放置腔的侧面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件上均设置有滑槽,封堵连杆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固定件上的滑槽内,并且连接杆的两端能够在滑槽中上下滑动,连接杆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时,封堵连杆带动下封堵头在空心假轴内上下移动。
6.放置腔中装有溶液,铸造模具侧面上的固定件与放置腔的侧面连接,连接后,整个铸造模具位于放置腔中的溶液中,然后向下推动封堵拉杆,即推动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在两个固定件的滑槽上向下滑动,进而使下封堵头与模具下端的溶液进出口分离,溶液从下封堵头与模具的溶液进出口中流入模具中,整个型腔中的气体通过上端环成型开口环上部
排气孔自然溢出,当溶液浸满模具时,将连接杆向上拉起,连接杆的两端在滑槽中向上移动,即使封堵连杆在空心假轴内向上移动,下封堵头与模具下方的溶液进出口相接触,进而使下封堵头封住模具的溶液进出口,分离固定件与放置腔,进而将整个模具拉出,置于冷却架中,最后得到转子导条。
7.本装置的模具只需提拉连接杆即可,不需要用夹具夹持封堵连杆,并且在拉出模具时,可通过模具自身的重力作用在模具与下封堵头上,避免模具中的溶液流出。同时,由于固定件与放置腔固定,因此不管在将模具放置在放置腔或取出的过程中,能更便于快速取出模具,使用效率更高,更便于操作。
8.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简化操作,本装置的固定件为u型,u型固定件的开槽卡合在放置腔的侧面上。固定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和一个第二板,第二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板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板和一个第二板构成一个u型结构,固定件与放置腔的侧面连接时,两个第一板一个位于放置腔的内侧面一个位于放置腔的外侧面上,第二板位于放置腔的上端,进而实现卡合连接。这样的设置当模具位于放置腔内时,固定件直接与放置腔卡合连接,当需要取出模具时,在外力作用在封堵连杆向外提拉时,可直接作用在封堵连杆上,进而直接取出即可,更便于操作。固定件与放置腔的外侧面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小滚轮。即与放置腔外侧面相接触的第一板上设置有小滚轮,当固定件卡合在放置腔上时,能更有利于快速固定放置。
9.更进一步的,固定件与放置腔连接后,铸造模具位于放置腔内,当连接杆位于滑槽的下端时,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滑槽的上端为远离放置腔内底部的一端,滑槽的下端为靠近放置槽内底部的一端,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分离,溶液进出口开启;优选的,当连接杆位于滑槽的下端时,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内底部相接触。这样在操作时,能更好的确保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分离,溶液能够进入模具内。
10.并且,当连接杆位于滑槽的上端时,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相接触,溶液进出口的闭合。滑槽的上端操作人员可直接观察,这样能避免在模具取出放置腔之前,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还未接触的现象,进一步的确保本装置的使用效率。
11.同时,当连接杆位于滑槽的下端时,连接杆位于铸造模具的上方。由于操作人员通过提拉连接杆进行操作,因此当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相接触时,连接杆位于铸造模具的上方时,能更便于操作人员直接提拉连接杆,更便于操作使用,其次,本装置的连接杆上设置有提拉把手,因此在提拉时能避免提拉把手或连接杆上温度较高,不利于操作人员搬运。
12.优选的,固定件的下端位于铸造模具的下端的上方。当将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放置在地面上时,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相接触,并且,固定件的下端位于铸造模具的下端的上方,固定件不会影响铸造模具的放置,当需要自然冷却时,能更有利于放置。
13.其次,本装置的铸造模具上设置有加热层。在浇铸前对模具进行加热,能使浇铸的效果更好,并且放置腔的下侧面设置有溶液排出口。更便于操作使用。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铸铝导条模具,本装置从下到上浇铸溶液,能更好的避免模具中存在气体,提高成品质量,同时本装置的模具通过固定件可拆卸的放置在放置腔中,能更好的对模具进行定位,便于模具快速的从放置腔中取出,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本装置通过
连接杆将模具从放置腔中取出,在取出时更便于操作,同时能直接通过连接杆取出,不需要夹具进行夹持取出,避免了夹持脱落的问题,并且在提拉过程中,模具不容易左右摇晃,能进一步的保障浇铸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铸造模具位于放置腔中,下封堵头与铸造模具的下端分离时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铸造模具位于放置腔外,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1.1-放置腔,2-铸造模具,3-下封堵头,4-封堵连杆,5-连接杆,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本装置包括铸造模具2,铸造模具2上设置有下封堵头3、空心假轴和封堵连杆4,下封堵头3和封堵连杆4连接,封堵连杆4套于空心假轴内,封堵连杆4能够带动下封堵头2在空心假轴内上下移动,实现溶液进出口的开启或闭合。模具还包括用于容纳铝合金的上端开口的放置腔1。
26.如图1所示,铸造模具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件6,本装置的固定件为u型,固定件6与放置腔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件6上沿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滑槽,封堵连杆4上设置有连接杆5,封堵连杆4与连接杆5垂直连接,
27.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固定件6上的滑槽内,并且连接杆的两端能够在滑槽中上下滑动,两个滑槽位置、高度以及形状均相同。连接杆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时,封堵连杆4带动下封堵头2在空心假轴内上下移动。
28.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连接杆,将铸造模具放置在放置腔中,放置时,固定件的开槽卡合在放置腔1的侧面上,操作人员手持连接杆时,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下端的溶液进出口相接触,外界液体不能进入铸造模具中,此时如图1所示,放置好后,操作人员向下推动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在滑槽中向下滑动,连接杆带动封堵连杆4在空心假轴内向下移动,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下端分离,进而将铸造模具下端的溶液进出口漏出,此时如图2
所示,铝合金通过溶液进出口进入铸造模具中,当填满铸造模具后,再向上提拉连接杆,连接杆在滑槽中向上滑动,连接杆带动封堵连杆4在空心假轴内向上移动,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下端相接触,下封堵头3将铸造模具2下端的溶液进出口堵住,进而操作人员通过连接杆能快速的将铸造模具取出,如图3所示。取出后,将本装置放置在冷却处进行冷却,最后得到成品。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固定件6与放置腔1连接后,铸造模具2位于放置腔1内,当连接杆5位于滑槽的下端时,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的下端分离,溶液进出口开启;当连接杆5位于滑槽的上端时,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的下端相接触,溶液进出口的闭合。当连接杆5位于滑槽的下端时,连接杆5位于铸造模具2的上方。当连接杆5位于滑槽的下端时,下封堵头3与铸造模具2的内底部相接触。固定件6的下端位于铸造模具2的下端的上方。
31.【实施例3】
3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铸造模具2上设置有加热层。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层为均匀分布在铸造模具2上的电阻丝,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上设置有提拉把手,提拉把手上设置有木制材料层,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提拉把手进行提拉,或通过其他器械提拉提拉把手,更便于操作使用。
33.其次,本实施例中,放置腔1的下侧面设置有溶液排出口。当需要更换溶液时,直接将溶液排出口打开,即可排出溶液,更便于操作使用。
34.并且,固定件6与放置腔1的外侧面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小滚轮。当固定件卡合在放置腔外侧面上时,小滚轮能够提高连接效率,避免固定件与放置腔之间的磨损。
35.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3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