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箱合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7617发布日期:2022-03-09 10:5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砂箱合箱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铸造行业中,生产铸件一般需要有上箱和下箱两部分,经过填砂、造型、下芯等工艺步骤形成具有不同形腔的两个型,在注入金属液前通常还要完成合箱工序,目前大多数铸造企业均采用人工合箱的方法完成此工序。
3.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大批量的进行铸造,传统的人工用吊取工具进行吊取合箱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在整个合箱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很有可能会出现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砂箱合箱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砂箱合箱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砂箱合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和第四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进行平行,第三输送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机,第四输送机与第一输送机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输送机的上表面放置有上箱,第一输送机上放置有下箱,第三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第三输送机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行走架,所述行走架上设置有导杆和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且导杆与升降板也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升降板的底面安装有行程开关。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三输送机的底部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轨道小车,所述轨道小车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撑杆。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四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位于升降板上表面的四角处,第一固定块内铰接有夹紧杆,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安装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动力输出端与夹紧杆端部进行铰接。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升降板上表面两侧开设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加强架和滑动板延伸至滑动板的内侧面,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动力输出端与滑动板进行连接。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箱和下箱的其中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和底面开设有与夹紧杆适配的第一卡槽,上箱和下箱的另外两个侧面均开设有与卡块适配的第二卡槽。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撑杆呈“t”字形。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以及第三输送机和第四输送机能够方便上箱和下箱的输送,在第三输送机的底部设置移动装置可以把来自第二输送机输送的上箱进行转运到与第一输送机同一直线的第三输送机上面,方便上箱和下箱进行自动合箱,在行走架的上表面设置的两个导杆能够起到对升降板进行上下运动时候进行导向,使升降板运动更加稳定,升降板上设置的夹紧机构可以对下箱进行固定住,使升降板运动的时候带动下箱运动,通过旋转机构能够把下箱进行翻转,使下箱能够与上箱进行结合,完成合箱操作。
附图说明
14.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合箱装置整体示意图。
15.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俯视示意图。
17.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箱和下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侧视示意图。
20.图7 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输送机;2、第二输送机;3、第三输送机;4、第四输送机;5、支撑架;6、行走架;7、导杆;8、第一液压缸;9、升降板;10、上箱;11、下箱;121、第三液压缸;122、第一固定块;123、夹紧杆;131、滑动板;132、卡块; 134、电机;135、第一滑槽;136、第四液压缸;137、第二滑槽;138、加强架;14、第二卡槽;15、第二固定块;16、第一卡槽;17、移动装置;171、横杆;172、第二液压缸;173、撑杆;174、导轨;175、轨道小车;18、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
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如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一种砂箱合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1、第二输送机2、第三输送机3和第四输送机4,第三输送机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2,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2进行平行,第三输送机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机4,第四输送机4与第一输送机1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输送机2的上表面放置有上箱10,第一输送机1上放置有下箱11,第三输送机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装置17,移动装置17把来自第二输送机2的上箱10进行输送到第三输送机3上,方便砂箱合箱,第三输送机3上方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上表面设置有行走架6,行走架6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装置带动行走架6在支撑架5上进行来回运动,从而完成砂箱合箱,行走架6上设置有导杆7和第一液压缸8,第一液压缸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且导杆7与升降板9也进行固定连接,升降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升降板9的底面安装有行程开关18;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1、第二输送机2、第三输送机3和第四输送机4能够便于上箱10和下箱11进行输送,第一液压缸8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板9进行固定能够带动升降板9进行上下运动,行走架6的上表面设置的导杆7使升降板9进行上下运动的时候使升降板9更加平稳,方便升降板9上下运动,通过升降板9上设置的夹紧机构能够对下箱11进行夹紧吊升,而且通过升降板9上设置的旋转机构对下箱11进行翻转,使下箱11能够与上箱10进行合箱。
30.移动装置17包括第三输送机3的底部设置的导轨174,导轨174上设置有轨道小车175,轨道小车175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72,第二液压缸172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71,横杆17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撑杆173,撑杆173呈“t”字形;轨道小车175能带动轨道小车175上的第二液压缸172进行在导轨174上运动,第二液压缸172伸长使t字形的撑杆173输送到第三输送机3的上箱10进行撑起,撑起的上箱10的高度高于第三输送机3的高度,把上箱10运输到与第一输送机1在同一直线的第三输送机3上,方便上箱10和下箱11进行合箱。
31.夹紧机构包括升降板9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四个第一固定块122,第一固定块122位于升降板9上表面的四角处,第一固定块122内铰接有夹紧杆123,升降板9上表面安装有第三液压缸121,第三液压缸121与升降板9进行铰接,第三液压缸121动力输出端与夹紧杆123端部进行铰接;启动第三液压缸121带动夹紧杆123进行转动,使夹紧杆123与下箱11结合。
32.旋转机构包括升降板9上表面两侧开设的第一滑槽135和第二滑槽137,第一滑槽135和第二滑槽13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31,每个滑动板13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架
138,加强架138能够对电机134的动力输出轴进行支撑,防止电机134动力输出轴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加强架13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34,电机134为伺服电机,电机134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加强架138和滑动板131延伸至滑动板131的内侧面,电机134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32,升降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四液压缸136,第四液压缸136动力输出端与滑动板131进行连接;通过启动第四液压缸136带动滑动板131进行在第一滑槽135和第二滑槽137内进行滑动,使电机134动力输出端的卡块132与下箱11结合固定,启动电机134带动卡块132转动从而对下箱11进行转动,完成对下箱11的翻转。
33.上箱10和下箱11的其中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5的上表面和底面开设有与夹紧杆123适配的第一卡槽16,上箱10和下箱11的另外两个侧面均开设有与卡块132适配的第二卡槽14,通过在第二固定块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的第一卡槽16能够与夹紧杆123结合,方便下箱11的吊取,通过第二卡槽14可以与卡块132进行结合,方便下箱11进行转动翻转。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的时候,首先上箱10从第二输送机2上运输到与第二输送机2在同一直线的第三输送机3上的预定位置,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172带动撑杆173的伸长,撑杆173从第三输送机3的滚筒之间进行向上运动把上箱10撑起,随后启动轨道小车175带动被撑起的上箱10运输到与第一输送机1在同一直线的第三输送机3上,接下里启动行走架6运动到第一输送机1上的下箱11的上方,启动第一液压缸8带动升降板9向下运动,当行程开关18触碰到下箱11上表面的时候,启动第三液压缸121带动夹紧杆123与第二固定块15进行结合,接下来再次启动第一液压缸8带动升降板9向上运动,把升降板9升到一定高度后,启动第四液压缸136使卡块132与第二卡槽14结合,卡块132与第二卡槽14结合后反向运动,使夹紧杆123与第二固定块15分离,启动电机134带动卡块132转动从而带动下箱11进行转动,把下箱11翻转过后,再次启动第一固定块122使夹紧杆123与第二固定块15进行连接,使第四液压缸136反向运动使卡块132脱离第二卡槽14,接下来行走架6带动翻转后的下箱11进行运动到上箱10的上方,启动第一液压缸8带动下箱11向下运动并与上箱10进行扣合,从而完成合箱操作,上箱10和下箱11合箱后使夹紧杆123恢复至初始位置,当需要对下一组上箱10和下箱11进行合箱的时候重复上述操作。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